钩虫蛲虫冯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57658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钩虫蛲虫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钩虫蛲虫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钩虫蛲虫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钩虫蛲虫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钩虫蛲虫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钩虫蛲虫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钩虫蛲虫冯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钩虫 Hookworm,南通大学 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系 冯金荣 jinrong532163,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感染人数估计有13亿之多。钩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危害极大。,Introduction,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面 部 腊 黄,消 瘦,浮 肿,慢 性 贫 血,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危害性最大。成虫吸食血液或组织液,可使人长期慢性失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贫血相关症状【面蜡黄/浮肿/丧失劳动力】 (“黄肿病”/“黄胖病”/“懒黄病”) 。,Introduction,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 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两

2、种: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另外锡兰钩口线虫和犬钩口线虫也偶尔寄生于人体。,Introduction,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简称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一、钩虫形态,(一)成虫形态 1.成虫细长、线状,长约1。活体为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头腺1对,主要分泌抗凝素(便于吸血) 咽腺3个,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干扰神经递质的传递,以降低肠蠕动,有利于虫体的附着 排泄腺1对,主要分泌蛋白酶 能抑制宿主的血液凝固,钩虫成虫,一、钩虫形态,(一)成虫形态 2.虫体弯曲,头端略背曲 十

3、二指肠钩虫头尾端均背曲,呈“C”形 美洲钩虫头端背曲,尾端腹曲,呈“S”形,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一)成虫形态 3.成虫顶端有一发达口囊 十二指肠钩虫口囊呈扁卵圆形,其腹侧缘有钩齿2对。 美洲钩虫口囊呈椭圆形,腹侧缘有板齿1对,一、钩虫形态,一、钩虫形态,(一)成虫形态 4.钩虫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虫 雄虫生殖系统为单管型,雌虫为双管型,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C”,一、钩虫形态,(一)成虫形态 5.雄虫尾端膨大,为膜质的交合伞。其内有肌性指状辐肋,分别称背辐肋、侧辐肋、腹辐肋。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为圆形,背辐肋远端分两支,每支再分三小支。 美洲钩虫交合伞为扁圆形,背辐肋由基部先

4、分两支,每支再分两小支。,十二指肠钩虫雄虫交合伞,一、钩虫形态,(一)成虫形态,两刺长鬃状 末端分开,一刺末端形成倒钩 与另一刺末端相并,6.交合刺: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刺两根,呈长鬃状 美洲钩虫交合刺两根,一刺为钩状与另一刺合并,雄虫的交合伞和交合刺,右图美洲钩虫交合伞:撑开时略呈扁圆形;交合刺:一刺末端呈钩状,常包套于另一刺的凹槽内,左图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撑开时略呈扁圆形 ;背辐肋:远端分两支,每支分三小支,两种钩虫成虫鉴别,1、形状:为椭圆形 2、大小:6040m 3、颜色:无色透明 4、卵壳:极薄 5、内容物:卵壳内为2-4个细胞。细胞与卵壳之间有明显的空隙。若便秘或粪便放置过久,卵内

5、细胞可分裂为多细胞期(桑椹期)。,一、钩虫形态,(二)虫卵形态,(三)幼虫形态 钩虫的幼虫通称钩蚴,分杆状蚴和丝状蚴 杆状蚴有两期, 第一期杆状蚴:约0.23mm,刚刚从卵内孵出幼虫 第二期杆状蚴:约0.4mm,经脱皮后形成 头钝园,尾尖细,口腔细长,能以土壤中的细菌或有机物为食。,一、钩虫形态,杆状蚴-1,杆状蚴-2,(三)幼虫形态 钩虫的幼虫分杆状蚴和丝状蚴 丝状蚴0.5-0.7mm,外被鞘膜,口腔封闭,有2个角质矛状结构称口矛或咽管矛,有助虫体穿刺人体皮肤 丝状蚴为钩虫的感染期,并有向温性、向湿性与向组织性,一、钩虫形态,口腔封闭的丝状蚴,二、钩虫生活史,(一)生活史图解,12, 1-3

6、万天,丝状蚴通过与人体皮肤接触,受皮肤温度刺激,运动增强,侵入皮肤使人受到感染.,成虫,咽,皮下组织,小血管淋巴管,肺,肺泡,虫卵,随血流经右心,外界适宜条件25-30隐蔽、潮湿、氧气充足的土壤中,杆1,皮下移行24H,杆2,经24H,经48H,经5-6D,5-7W,美, 0.5- 1万天,经肤,血肺移行,小肠上端,成虫 (小肠上段),虫卵,幼虫 (皮下组织移行),杆状蚴,丝状蚴,体内移行,蜕皮2次,二、钩虫生活史,人体,土壤,56天,3天,经皮肤,(一)生活史图解,交配,雌虫产卵,钩虫生活史,钩虫成虫寄生于小肠,虫卵在土壤中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一期杆状蚴,杆状蚴经两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期蚴 丝状

7、蚴,丝状蚴经皮肤进入人体,在人体的钩蚴经幼虫移行定居在小肠,二、钩虫生活史,(二)生活史小结,1 成虫: 寄生部位: 小肠上段 食 物: 以宿主血液、淋巴液、肠粘膜 及脱落的上皮细胞为食。 产 卵 量: 十二指肠钩虫 1-3万/条.日 美洲钩虫 0.5-1万/条.日 寿 命: 十二指肠钩虫 7年。 美洲钩虫 15年。,二、钩虫生活史,(二)生活史小结,2 感染期:丝状蚴 3 感染途径: 经皮肤感染:这是主要途径。 经口感染:以十二指肠钩虫最为常见。 经口吞食; 生食转续宿主的肉类 婴儿感染途径:胎盘、乳汁(经口),二、钩虫生活史,(二)生活史小结,4 幼虫移行:皮肤血循环右心肺气管咽食道胃小肠

8、。 5 迁延移行现象:十二指肠钩虫幼虫在进入人体后,部分幼虫可潜留于某些组织暂停发育,经一段时间后或受到某种刺激后才继续移行、发育进入小肠。 一般需时5-7周,但有的长达279天。 6 致病阶段:成虫、丝状蚴 7 诊断阶段:虫卵、丝状蚴、成虫,三、钩虫致病,(一)幼虫致病 1、钩蚴性皮炎 丝状蚴侵入皮肤,几十分钟内引起皮肤发痒、烧灼感并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疮,最后结痂自愈,俗称“粪毒”、“地痒疹” 。,钩虫幼虫、成虫均致病,以成虫致病为主。而且十二指肠钩虫致病较美洲钩虫重。,钩蚴性皮炎,三、钩虫致病,(一)幼虫致病 2、呼吸道症状 大量钩蚴到达肺时,幼虫穿过肺部的毛细血管进入

9、肺泡,可引起肺部局部出血及炎症病变。患者症状有咳嗽、血痰、并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也叫钩蚴性肺炎。严重时可持续干咳和哮喘。受染后35天出现症状,数日至10多日自愈。,呼吸道症状,(二)成虫致病 1、贫血(钩虫主要危害),三、钩虫致病,钩虫引起人体慢性贫血的机制:,边吸血边排血,钩虫口囊发达,有抽筒作用,泵吸血液;并迅速经其消化道排出。,虫体经常更换咬附部位,原伤口还继续渗出少量血液。,钩虫以锐利的钩齿或板齿咬破肠粘膜,损伤小血管,引起出血,偶尔出现肠段大量出血。,分泌抗凝素,有利于吸血和渗血。渗血量与吸血量大致相当。,美洲钩虫每天每条约造成失血0.02-0.1ml 十二指肠钩虫是美洲钩虫

10、的6-7倍 国内有感染钩虫14907条的报导。,三、钩虫致病,(二)成虫致病 1、贫血(钩虫主要危害),正常人体内有多少mL血液,(二)成虫致病 1、贫血(钩虫主要危害),三、钩虫致病,症状:,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供应不足,血红蛋白合成速度慢于红细胞新生速度,红细胞体积变小、色泽变浅,呈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缺铁性贫血)。 (轻)皮肤蜡黄,黏膜苍白,头晕,乏力,劳动力减退等 (重)心慌气短,面部、下肢乃至于全身浮肿。晚期可有心力衰 竭等贫血性心脏病表现。重度感染的儿童可影响发育,妇女则可引起停经、流产等,营养不良面部水肿,似有腹水。 皮肤蜡黄,指甲苍白。,(二)成虫致病 2、消化道症状,

11、三、钩虫致病,钩虫以钩齿或板齿咬附肠粘膜,造成肠壁出血和小溃疡。 主要症状:初期为上腹不适及腹痛,继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二)成虫致病,三、钩虫致病,有少数患者出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嗜好,称为“异嗜症”。,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二)成虫致病,三、钩虫致病,有报道,14岁小学生吃铅笔屑,学桌木屑。经查,患儿粪中含大量钩虫卵。进行驱虫治疗,驱出钩虫成虫200余条。同时补充铁剂,1月后症状消失。,三、钩虫致病,(二)成虫致病 3、婴儿钩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

12、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好发年龄出生后512M,死亡率高(4-6%)。 特点: 贫血较严重; 合并症较多; 预后差。,(一)直接涂片法 适用于感染率较高的地区,检出率低,轻度感染者易漏检,不宜普查。,四、实验诊断,直接涂片法,粪便中找到钩虫卵或粪中孵出幼虫可确诊!,(二)饱和盐水浮聚法 由于钩虫卵比重为1.06,故可用饱和盐水(1.20)使虫卵漂浮于水面,以提高检出率,四、实验诊断,饱和盐水浮聚法,(三)钩蚴培养法,四、实验诊断,钩虫卵在适宜条件下较短时间内孵出幼虫。2530,相对湿度6080,56天。 观察幼虫形态鉴定虫种,检出率同饱和盐

13、水浮聚法。,(四)痰中查钩蚴,四、实验诊断,指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查虫卵: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首选) 查钩蚴:钩蚴培养法 痰检 查钩蚴:有呼吸道症状,病原学诊断,粪检,五、钩虫病的流行,钩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布遍及全世界,主要存在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我国在大部分地区有钩虫存在与流行,也是我国要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主要分布于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坝地区。其中以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徽、云南、海南和台湾省较为严重。 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多为十二指肠钩虫。不少地区两种钩虫混合感染。,(一)分布:,五、钩虫病的

14、流行,(一)分布:,钩虫感染的地区分布,海南,四川,五、钩虫病的流行,(二)流行环节:,传染源: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 传播途径: 用未处理的人粪施肥,赤足下地种植旱地作物时极易感染。 由于条件适宜,矿井下也是感染钩虫的场所,如四川曾调查煤矿工人平均感染率高达52% 也可经口感染(吃生菜) 经胎盘,经母乳,男女老幼,易感人群:,五、钩虫病的流行,(三)影响流行的因素:,1.适宜虫卵和幼虫发育存活的自然条件。,适宜虫卵发育的温度为2530,10以下虫卵停止发育。,两种钩蚴发育适宜温度略有不同:十二指肠钩蚴 2226。,美洲钩蚴 3134.5.,2.粪便污染土壤的程度。,3.人们接触疫土的生活方式和

15、生产方式。,4.个体的抵抗力。,六、钩虫病的防治原则,(一)及时治疗患者(带虫者),以消灭传染源。,1.驱虫:常用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肠虫清400mg qd3d)、噻苯咪唑等,对病人要适当补充铁剂、维生素和蛋白质等。,2.治疗钩蚴性皮炎:首选药为噻苯哒唑(内服或外敷)。也可在感染后24小时内用透热疗法,如受染部位浸于53热水中20分钟或艾薰5分钟,可能杀死局部组织内幼虫。,六、钩虫病的防治原则,(二)卫生宣传,加强个人防护 穿鞋或使用工具,避免手、足直接与泥土接触;,(三)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不用鲜粪施肥,(粪便无害化处理)。,(四)研制新药、疫苗,阻断流行 消化道线虫的抗药性,钩

16、虫寄生部位、感染期、感染方式和途径 钩蚴性皮炎 钩虫成虫对人体危害 钩虫引起贫血机制 异嗜症 婴儿钩虫病 钩虫病的诊断 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蠕形住肠线虫,简称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蠕形住肠线虫概述,蠕形住肠线虫简称蛲虫,寄生于人盲肠、结肠、回肠下段,可引起蛲虫病(enterobiasis)。分布于全世界,感染率儿童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特别是集体生活的儿童最容易感染。,蛲虫病虽不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但蛲虫生活史有其独特之处(生活史简单,流行不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虫卵不离开人体即能发育),可造成反复自身感染。,蠕形住肠线虫概述,一、蛲虫形态,成虫细小、乳白色,长约1cm。头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咽管球。,(一)成虫形态,咽管球,头翼,一、蛲虫形态,雄虫较小,呈“6”字形,尾端向腹面弯曲,有一交合刺 雌虫较大,呈“纺锤”形,尾端直而尖细。阴门位于虫体前中1/3处,肛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