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脂类代谢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55359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脂类代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八章 脂类代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八章 脂类代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八章 脂类代谢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八章 脂类代谢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脂类代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脂类代谢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脂类代谢,1.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过程 2.掌握脂肪酸的-氧化的概念、过程、能量变化 3.了解脂肪酸的分解代谢的主要内容 4.掌握脂肪的生物合成 5.了解磷脂和胆固醇代谢,8.1 脂类的消化、吸收,一、脂类的消化,小肠上段是主要的消化场所,脂 类,微团,甘油一脂、溶血磷脂、 长链脂肪酸、胆固醇等,混合微团,胆汁酸盐乳化,胰脂肪酶、磷脂酶等水解,乳化,乳化 脂肪的消化主要在肠中进行,胰液和胆汁经胰管和胆管分泌到十二指肠,胰液中含有胰脂肪酶,能水解部分脂肪成为甘油及游离脂肪酸,但大部分脂肪仅局部水解成甘油一酯,甘油一酯进一步由另一种脂酶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二、 脂类的吸收,在十二指肠下段及

2、空肠上段吸收,混合 微团,小肠粘膜 细胞内,乳糜微粒,门静脉,肝脏,扩散,重新酯化,载脂蛋白结合,脂类的消化、吸收,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的种类,三、脂类的转运和脂蛋白的作用,节首,章首,下一页,上一页,(按密度大小分),CM VLDL LDL HDL,蛋白质 12 10 25 50,脂肪 8485 50 5 3,胆固醇脂 4 14 40 17,磷脂 8 18 21 27,合成部位 小肠粘膜 肝细胞 肝 肝细胞,功能 转运外源 转运内源 转运内源 逆向转运 甘油三脂 甘油三脂 胆固醇 胆固醇 小肠 肝及肝外组织 肝 各组织 肝

3、各组织,胆固醇 2 8 9 3,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性质及功能,8.2 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的酶促降解 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的其他氧化方式 乙酰CoA的去向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一、脂肪的酶促降解 1.脂肪水解 在动物体内 ,脂肪在脂肪酶、甘油二酯脂肪酶、甘油单酯脂肪酶的作用下,最后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在植物体内由a-脂肪酶完成。,2.甘油的分解,章首,二、 脂肪酸的-氧化,1.-氧化作用概念及实验依据 (1)概念 脂肪酸在体内氧化时从羧基端的-碳原子上开始,碳链逐次断裂,产物是乙酰CoA和少了一个二碳单位的脂酰CoA 的过程称作-氧化,(2)试验证据 1904年F.Knoop用苯环标记脂

4、肪酸饲喂狗,根据尿中产物,推导出了-氧化学说。,节首,2.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 长链脂肪酸氧化前必须进行活化,活化在细胞质中进行。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在ATP、CoASH、Mg2+存在条件下,催化脂肪酸活化,生成脂酰CoA。,RCOOH,+,CoASH,RCOSCoA,脂酰CoA合成酶,ATP,AMP+PPi,Mg2+,H2O,2Pi,反应不可逆,脂肪酸,脂酰CoA,脂肪酸氧化酶系存在线粒体基质内,但胞浆中活化的长链脂酰CoA(12C以上) 却不能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必须与肉毒碱(carnitine) 结合成脂酰肉毒碱才能进入线粒体基质内。,RCO-SCoA,CoA-

5、SH,肉毒碱脂酰 转移酶,(CH3)3N+,CH2CH,CH2COOH,OH,肉毒碱,(CH3)3N+,CH2CH,CH2COOH,RCO-O,脂酰肉毒碱,反应由肉毒碱脂酰转移酶(CAT-和CAT-II)催化:,3.脂酰CoA穿膜进入线粒体,肉毒碱转运脂酰辅酶A 进入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的限速步骤,CAT-是限速 酶,丙二酸单酰CoA 是其强烈的竞争性抑制剂。,4.脂肪酸的氧化过程 (1)脱氢 脂酰CoA经脂酰CoA脱氢酶催化,在其和碳原子上脱氢,生成2反烯脂酰CoA,该脱氢反应的辅基为FAD。 (2)加水(水合反应) 2反烯脂酰CoA在2反烯脂酰CoA水合酶催化下,在双键上加水生成L-羟脂酰

6、CoA。,2,(3)脱氢 L-羟脂酰CoA在L-羟脂酰CoA脱氢酶催化下,脱去碳原子与羟基上的氢原子生成-酮脂酰CoA,该反应的辅酶为NAD+。 (4)硫解 在-酮脂酰CoA硫解酶催化下,-酮脂酰CoA与CoA作用,硫解产生 1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2,2,2,-氧化(1),(1) 脱氢,(2) 水合,OH,RCH2,CH2,COSCoA,L-羟脂酰CoA,2ATP,呼吸链, R-CH2 - CH2C-SCoA,|,-氧化(2),OH,RCH2,CH,CH2,COSCoA,L-羟脂酰CoA,(3) 再脱氢,(4) 硫解,(1)(2)(3)(4),-酮脂酰CoA,RC

7、H2C,SCoA,O,CH2CO,CoA-SH,-酮脂酰 CoA硫解酶,3ATP,呼吸链,重复反应,脂肪酸氧化的彻底氧化,脂肪酸-氧化的能量生成,1分子软脂酸(16C)活化生成的软脂酰 CoA 经7次-氧化。总反应式如下:,软脂酰CoA + 7FAD+7NAD+ + 7CoA-SH + 7H2O 8乙酰CoA + 7FADH2 + 7(NADH + H+),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共生成: (27)+(37)+(128)=131分子ATP,减去脂肪酸活化时消耗 ATP 的 2 个高能磷酸键净生成 129分子ATP。,总结:,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氧化最终全部生成乙酰CoA 奇数碳脂

8、肪酸经过反复的氧化可以产生丙酰CoA,丙酰CoA有两条代谢途径: (1)丙酰CoA转化成琥珀酰CoA,进入TCA。 动物体内存在这条途径,因此,在动物肝脏中奇数碳脂肪酸最终能够异生为糖。,(2) 丙酰CoA转化成乙酰CoA,进入TCA 这条途径在植物、微生物中较普遍。,三、 脂肪酸的其它氧化分解方式 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的-氧化,1.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氧化作用从-碳原子上开始,产生CO2和比原来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称为-氧化。,RCH2COO-,RCH(OH)COO-,RCOCOO-,RCOO-,CO2,O2,NAD +,NADH +H+,NAD +,NADH +H+,RCH(OO

9、H)COO-,CO2,RCHO,O2,NAD +,NADH +H+,过氧化,羟化,2.脂肪酸的氧化作用,脂肪酸的-氧化指脂肪酸的末端甲基(-端)经氧化转变成羟基,继而再氧化成羧基,形成,-二羧酸的过程。,CH3(CH2)n COO-,HOCH2(CH2)n COO-,OHC(CH2)n COO-,-OOC(CH2)n COO-,O2,NAD(P) +,NAD(P)H+H+,NAPD +,NADPH+H+,NAD(P) +,NAD(P)H+H+,混合功能氧化酶,醇酸脱氢酶,醛酸脱氢酶,四、 乙酰CoA的去路 1.进入TCA循环。脂肪酸氧化产生的乙酰CoA,在肌肉细胞中可进入TCA循环最终氧化生成

10、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大量的ATP。 2.生成酮体参与代谢(动物体内) 在肝脏及肾脏细胞形成乙酰乙酸(约占30)、D-羟丁酸(约占总量70)和丙酮,这三者统称为酮体。,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脂肪酸,乙酰乙酰CoA硫解酶,2CH3COSCoA,CH3COCH2COSCoA,乙酰乙酰CoA,HMGCoA合成酶,CH3COSCoA,CoASH,-氧化,CoASH,(1)酮体的生成过程,肝脏线粒体,(2)酮体的分解利用 肝脏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使酮体进一步氧化分解,而是采用酮体的形式将乙酰CoA经血液运送到肝外组织,作为它们的能源,尤其是肾、心肌、脑等组织。在这些细胞中,酮体进一步分解

11、成乙酰CoA参加三羧酸循环。长期饥饿时,酮体供给脑组织5070%的能量。酮体具水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及毛细血管壁,是输出脂肪能源的一种形式。禁食、应激及糖尿病时,心、肾、骨骼肌摄取酮体代替葡萄糖供能,节省葡萄糖以供脑和红细胞所需,并可防止肌肉蛋白的过多消耗。(应激是指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应激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乙酰乙酸在肌肉线粒体中经3-酮脂酰CoA转移酶催化,能被琥珀酰CoA活化成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被氧化酶系中的硫解酶裂解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羟丁酸在-羟丁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氢生成乙酰乙酸,然后再转变成乙酰CoA而被氧化。 丙酮

12、可在一系列酶作用下转变成丙酮酸或乳酸,进而异生成糖。,CH3COCH2COOH 乙酰 乙酸,CH3COCH2COSCoA 乙酰乙酰CoA,ATP+CoASH,PPi+AMP,2 Pi,乙酰 CoA CH3COCoA,-羟丁酸 CH3CH(OH)CH2COOH, -羟丁酸脱氢酶,NAD+,NADH+H+,琥珀酰CoA,琥珀酸,3-酮脂酰CoA转移酶,乙酰 乙酰 CoA硫激酶,H2O,HSCoA,硫解酶,心、肾、脑和骨胳 肌此酶活性高(10倍),酮体的利用,一、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机体内脂类的合成是十分活跃的,特别是在高等动物的肝脏、脂肪组织和乳腺中占优势。脂肪酸合成的碳源主要来自糖酵解产生的乙

13、酰CoA。脂肪酸合成步骤与氧化降解步骤完全不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在胞浆中进行,需要CO2和柠檬酸参加;而氧化降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8.3 脂肪的生物合成,1.脂肪酸合成酶系,动物细胞脂肪酸合成酶系包括 7种不同功能的酶和酰基载体蛋白(ACP),都存在于一条肽链上的七个功能区(结构域),由一个基因编码;酵母细胞中该酶系包含六个酶和ACP,定位于两条肽链上;大肠杆菌的该酶系含六个酶及ACP共七条肽链。,脂肪酸合成酶系结构模式,ACP,ACP脂酰基转移酶 ACP丙二酰转移酶 -酮脂酰-ACP合成酶 -酮脂酰-ACP还原酶 -羟脂酰-ACP脱水酶 烯脂酰-ACP还原酶 长链脂酰基硫解酶,CoAS

14、H与ACPSH的比较,辅基: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2.脂肪酸合成的原料来源 (1) 碳源:乙酰CoA。主要来自糖氧化分解、-氧化和氨基酸氧化分解产生,它们都存在于线粒体中。,(2)NADPH:主要来自胞浆中的磷酸戊糖途径,3.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原料的准备乙酰CoA羧化生成丙二酸单酰CoA(在胞浆中进行),由乙酰CoA羧化酶催化,辅基为生物素,是一个不可逆反应。 乙酰CoA羧化酶可分成三个不同的亚基:,生物素羧化酶(BC) 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 羧基转移酶(CT),乙酰CoA的穿膜转运:线粒体中的乙酰CoA需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或称柠檬酸穿梭系统)运到胞

15、浆中,才能供脂肪酸合成所需。,柠檬酸丙酮酸循环,(2)合成阶段 以软脂酸(16碳)的合成为例(在胞浆中进行)。催化该合成反应的是一个多酶体系,共有七种蛋白质参与反应,以没有酶活性的脂酰基载体蛋白(ACP)为中心,组成一簇。 原初反应(初始反应) 缩合反应 还原反应 脱水反应 还原反应,转移酶,至此,生成的丁酰-ACP比开始的乙酰-ACP多了两个碳原子;然后丁酰基再从ACP上转移到-酮脂酰合成酶的-SH上,再重复以上的缩合、还原、脱水、还原4步反应,每次重复增加两个碳原子,释放一分子CO2,消耗两分子NADPH,经过7次重复后合成软脂酰-ACP,最后经硫脂酶催化脱去ACP生成软脂酸(16碳)。,脂肪酸的合成过程,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软脂肪酸,硫解,ACP脂酰基转移酶,ACP丙二酰转移酶,-酮脂酰-ACP合成酶,-酮脂酰-ACP还原酶,-羟脂酰-ACP脱水酶,烯脂酰-ACP还原酶,长链脂酰基硫解酶,乙酰CoA7丙二酸单酰CoA 14NADPH14H+H2O,软脂酸14NADP+7CO27H2O8CoA-SH,脂肪酸合成酶系 (7次循环),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3)脂肪酸碳链延长 16碳以下的饱和脂肪酸(软脂酰CoA或软脂酸)生成后可在内质网及线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