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6147292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53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处理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参数、运行状态、设备选型,畜禽污水处理沼气工程设计,畜禽污水处理沼气工程组成,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第一节 格栅、沉砂池和集水井 1.1 集水井容积按不小于最大泵5min的流量设计。 第二节 平流式沉淀酸化调节池 2.1 池子的长宽比不小于4,以45为宜。当长宽比过小时,池内水流的均匀性差,容积效率低,影响沉降效果。大型沉淀池可考虑设导流墙。 2.2 采用机械排泥时,宽度根据排泥设备确定。 2.3 池子的长深比一般采用812。,2.4 池底纵坡:采用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一般采用0.010.02。 2.5 刮泥机的进行速度不大于1.2米/分钟,一般采用0.60.9米/分钟。 2

2、.6 入口的整流措施,可以采用溢流式入流装置,并设置多孔整流墙(穿孔墙);底孔式入流装置,底部设有挡流板;淹没孔与挡流板的组合;淹没孔与有孔整流墙的组合。有孔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池断面积的620%。 2.7 出口的整流措施可采用溢流式集水槽。其中锯齿形三角,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同沉降,在堰口处需设置使堰板能上下移动的调整装置。 2.8 进出口处应设置挡板,高出池内水面0.10.15米。挡板淹没深度:进口处视沉淀池深度而定,不小于0.25米,一般为0.51.0米;出口处一般为0.30.4米。挡板位置:距进水口为0.51.

3、0米;距出水口为0.250.5米。 2.9 在出水堰前应设置收集与排除浮渣的设施。当采用机械排泥时,可一并结合考虑。,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2.10 当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污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水一般不宜多于两排。 2.11 设计流量:当污水为自流进入时,应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一般规定) 2.12 当无实测资料时,城市污水沉淀池的设计数据可参照下2-1表选用。(一般规定) 2.13 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宜小于55 。(一般规定),2.14 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

4、一般按不大于2日的污泥量计算,采用机械排泥时,可按4小时污泥量计算。(一般规定) 2.15 沉淀池的污泥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除,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米。(一般规定) 2.16 初次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升/秒米。为减轻堰的负荷,或为改善水质,可采用多槽沿程出水布置。 2.17 当采用重力排泥时,污泥斗的排泥管一般采用铸铁管,其下端伸入斗内,顶端敞口,伸出水面,以便于疏通。,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在水面以下1.52.0米处,由排泥管接出水平排出管,污泥藉静水压力由此排出池外。(一般规定),前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3.1 每个沼气搅拌口服务面积为58。(考虑安全性,一般

5、以下限值为准) 3.2 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器(简称CSTR)停留时间一般要1015d或更长的时间。 3.3 CSTR池中温发酵时负荷为34kgCOD/(m3d),高温发酵为56kgCOD/(m3d)。 3.4 厌氧生物滤器(简称AF)最佳荷质比F/M为0.30.5kg COD/(kg MLVSSd),MLVSS值为36g/L。,厌氧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3.5 AF池有机容积负荷率最佳取值范围一般26kg COD/(m3d)。 3.6 AF池回流比R值为24,混合液SVI值为70150mg/g,消化温度不低于20为好。,厌氧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4.1 湿法投配混凝剂药液调配:水力、机械和

6、压缩空气。工程主要采用压缩空气,鼓风强度810L/(sm2);管内气速1015m/L;孔眼流速2030m/s。 4.2 混凝剂混合设备:浆板式机械混合槽、分流隔板混合槽和水泵混合。机械搅拌混合,混合搅拌时间(t)一般为1030s,工业应用常取2min。工程主要采用压缩空气。 4.3 混凝剂反应设备:平流式与竖流式隔板反应池、回转式隔板反应池、涡流反应池和机械反应池。隔板反应池设计要点:池数不少于2个,反应时间2030min,池内,曝气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流速按变速计算,进口流速0.50.6m/s,出口流速0.20.3m/s,隔板转弯处过水断面积,应为平直段的1.21.5倍。参考水处理工程师

7、手册p117-133 4.4 A2/O工艺中,好氧段污泥负荷Ns应0.18kgBOD5/(kgMLSSd)。 4.5 A2/O工艺的污泥龄一般宜为1015d。 4.6 A2/O工艺中,好氧段的DO应为2mg/L左右为宜,厌氧段的DO一般要求0.2mg/L,缺氧段的DO0.5mg/L。 4.7 A2/O工艺中,混合液回流比(R)为200%,不超过600%。,曝气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4.8 A2/O工艺中,一般采用污泥回流比r=(60100)%为宜,最低也应在40%以上。 4.9 A2/O工艺中,好氧段的硝化反应,过高的NH4-N浓度对硝化菌会产生抑制作用,实验表明TKN/MLSS负荷率应0.

8、05kgTKN/(kgMLSSd),否则会影响氨氮的硝化。 4.10 A2/O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一般为68h,三段HRT的比例为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1:1:(34)。 4.11 好氧段,硝化反应在535时,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适宜的温度范围为3035。缺氧段的反,曝气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硝化反应可在527进行,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厌氧段,温度对厌氧释磷不太明显,在530除磷效果均很好。 4.12 PH的影响:在厌氧段,聚磷菌厌氧释磷的适宜pH是68;在缺氧段反硝化段,对反硝化菌脱氮适宜的pH为6.57.5;在好氧硝化段,对硝化菌适宜pH

9、为7.58.5。 4.13 A2/O工艺中,污泥浓度一般应在3g/L以上。,曝气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5.1 浮渣挡板应淹没于水中0.250.3米,高出水面0.10.2米。 5.2 为了使水流在沉淀池内分布均匀,池子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值不大于3。池子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一般不大于10米。 5.3 中心管内流速应不大于30mm/s,中心管下口应增设喇叭口和反射板。 5.4 喇叭口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 5.5 反射板的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5倍,反射板表面与水,后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平面的倾角为17。 5.6 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缝隙高在0.250.5米范围内时,

10、缝隙中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池中,不大于2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不大于15mm/s。 5.7 缓冲层高度。有反射板时板底面至污泥表面的高度采用0.3米;无反射板时自喇叭口下缘至污泥表面的高度采用0.6米。 5.8 当沉淀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小于7米时,澄清的污水沿周边流出;当直径为7米和7米以上时,应增设辐,后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射式排水槽。排水槽堰口最大负荷为1.5L/(sd)。 5.9 污泥斗锥体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45 。曝气池后面的二次沉淀池不应小于50 。 5.10 在曝气池后的二次沉淀池的中心管,应按污水量与活性污泥量二者之和计算,而沉淀部分则只按污水量计算。 5.

11、11 仿生态氧化沟沟中水平流速不小于0.25m/s,一般为0.30.4m/s范围内。 5.12 升流式渗流池:单口填料层过流速度5m/h,设计水流时间10h/d,单组4级串联,共2组。,后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后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5.13 小型污水处理厂采用方形或圆形间歇浓缩池;大、中型污水处理厂采用竖流式和福流式连续浓缩池。 5.14 间歇浓缩池的主要设计参数是水力停留时间HRT,停留时间由实验。时间过短,浓缩效果差;过长会造成污泥厌氧发酵。无试验数据时,可按1224h设计。 5.15 当以浓缩后的湿污泥作肥料时,污泥浓缩池和贮存可采用方或圆形湿污泥池,有效水深采用11.5m,池底坡

12、向一端。,后处理系统-基本设计参数,前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和设备选型,6.1 猪舍采用水泡粪工艺,贮液池一般按HRT=1.2d设计。采用双控控制,即时间控制和液位控制。 6.2 贮液池需配置一台潜水搅拌机,按每立方污水所需耗功8W,一般不小于5w,得出整池所需的功率,具体位置根据现场而定。 6.3 猪舍采用干清粪和全冲工艺,集水井一般采用液位控制。集水井需配置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大小根据集水井直径和深度确定。 6.4 机械格栅除污机主要用于屠宰废水,栅隙一般为10mm。,6.5 格栅槽、沉砂池、集水井和固液分离机大小根据工作手册选定。 6.6 刮渣机根据沉淀池池宽而定,刮渣机带刮底泥需根据沉淀池池

13、宽和池深而定。 6.7 溢流装置根据沉淀池池宽而定。 6.8 沉淀池一般采用重力和污泥泵(目前公司主要采用管道泵)两种排泥方式。污泥泵:流量20m3/L左右,扬程7m左右,运行时间根据实际现场调试而定。 6.9 猪舍采用干清粪和全冲工艺,且进后处理构筑物采用泵,前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和设备选型,进料方式,则在酸化池需使用双控控制,即时间控制和液位控制。 6.10 不论工程是何种类型,酸化池都按0.8d设计。必须保证酸化池的出水管到最高水位有0.5d调节时间,此情况是针对非使用泵的进料方式。,前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和设备选型,7.1 厌氧池一般按HRT=8d设计,水泡粪按HRT=10d设计。 7.2

14、 厌氧池前:中:后槽的HRT按4:(32):1比例设计。 7.3 厌氧池单口后槽弹性组合填料体积计算:V=(底面积/0.4) h。 7.4 厌氧池内回流泵根据回流比而定。 7.5 厌氧池前槽排底泥泵的流量一般采用20m3/L左右,扬程一般12m左右,运行时间根据实际现场调试而定。 7.6 厌氧池沼气搅拌系统一般两组以上,共2种类型;4口厌氧池以下采用ZJB-300/400,大于4口采用ZJB-400/500。,厌氧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和设备选型,曝气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和设备选型,8.1 混凝剂投加量计算:PAC按50mg/L计,PAM按5mg/L计。在按24h投加,则可选择出计量泵。 8.2 二

15、沉池排泥泵选泵类似前处理系统中沉淀池,流量按20 m3/L,扬程和运行时间根据现场而定,并配置排泥控制装置。 8.3 二沉池中溢流挡浮渣装置根据二沉池池宽而定。 8.4 厌氧池和缺氧池需各配置一台潜水搅拌机,按每立方污水所需耗功8W,一般不小于5w,得出整池所需的功率,具体位置根据现场而定。 8.5 好氧池曝气管数量计算:按每平方1.0m设计,同时核算,供气量4m3/(mh)。 8.6 曝气池内回流的泵须根据回流比而定,运行时间根据现场而定,并配污泥回流自控装置。 8.7 终沉池的排泥泵既是外回流泵也是剩余污泥泵,故排泥泵的流量须按外回流量和剩余排泥量之和选择,扬程根据现场而定,并配底泥自排控

16、制装置。 8.8 终沉池的溢流挡浮渣装置需根据池子长宽而定。 8.9 鼓风机根据气量与压力选择,曝气系统控制装置配套鼓风机功率选定。,曝气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和设备选型,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示意图,后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和设备选型,连续式污泥重力浓缩池工况示意图,后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和设备选型,9.1 间歇式污泥重力浓缩池的排泥泵类似前处理系统中沉淀池,流量按20m3/L,扬程和运行时间根据现场而定,并配置排泥控制装置。 9.2 水车式增氧机选择:按每立方污水所需耗功8W,一般不小于5w,得出整个廊道所需的功率,具体位置根据现场而定。,后处理系统-运行状况和设备选型,谢谢!,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20.9.2720.9.27Sunday, September 27, 2020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1:03:3001:03:3001:039/27/2020 1:03:30 AM 3、越是没有本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