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df版)练习:12《论语》十二章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6144299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df版)练习:12《论语》十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df版)练习:12《论语》十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df版)练习:12《论语》十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df版)练习:12《论语》十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df版)练习:12《论语》十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df版)练习:12《论语》十二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语十二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论 语( l n) 愠 ( y n ) 逾 ( y ) 罔 ( w n ) 殆 ( d i) 箪 ( d n) 肱 ( n )笃 ( d ) 惑 ( h u ) 三省 ( x n ) c h u n(传 ) 不习乎不亦 y u (说 ) 乎好 (h o ) 之者 解释下列加点的通假字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 乎( “说”同“悦”,愉快) 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可以 为师矣( 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可能、 能够) 饭疏 食, 饮水( 古义: 粗劣; 今义: 通畅; 疏通) 匹夫 不可夺志

2、也( 古义: 泛指平民百姓; 今义: 无学识、 无智谋 的人或泛指平常人) 吾日三 省吾身( 古义: 泛指多次; 今义: 数词, 三)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 而 温故而 知新( 连词,表承接关系,就) 切问而 近思( 连词,表并列关系,并且) 学而 不思则罔( 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乐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 乎( 快乐) 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以为快乐) 为 为 人谋而不忠乎( 替) 可以为 师矣( 做,当) 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学而时 习之( 名词作状语, 按时) 吾日 三省吾身( 名词用作状语, 每天) 温故 而知新 ( 故, 形容词作名词, 旧的知识.新, 形容词作名 词, 新的理

3、解与体会) 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饭 疏食( 名词用作动词, 吃) 翻译下列特殊句式 ( ) 可以为师矣.( 省略宾语, 译文: 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 ( )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省略谓语, 译文: 应当 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注意改正。 ) 文本感知 本文告诉我们, 学习一是要讲究学习方法, 二是要有好的学 习态度. 本文中有不少语句已演化为成语, 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 如 温故知新、 博学笃志、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 师、 三十而立等. 孔子( 前 前 ) , 名丘, 字仲尼, 春 秋时鲁国陬邑( 现在山

4、东曲阜) 人.我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后人尊为“ 至圣” “ 圣人” .晚年致力于 教育, 整理 诗 书 等古代文献. 论语 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 是 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共 篇, 是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若干篇章组成, 内容大 多是关于学习、 道德修养、 为人处世的一般原 则. 论 语 十 二 章 学习方法、 章 学习态度章 修身做人、 、 章 珍惜时间 章 自我报告章 学习 是为 了更 好地 做人 “ 回也不改其乐” 、 “ 乐亦在其中矣” , 颜 回和孔子“ 乐” 什么呢? 当然不是乐竹篮子装饭, 瓜瓢喝水, “ 曲肱 而枕之

5、” , 也不是乐那贫民窟里面的小 巷子. 孔子明确作了回答: “ 义” , 如果不义, 就是再富 贵也没意思, 相反只要心中有“ 义” 、 有理想, 就 是吃粗茶淡饭, 睡觉连枕头也没有, 那也快乐. 怎样理解“ 浮云” 的比喻义? “ 浮云” 的比喻, 形象 地 表明 了孔 子的 富 贵、 金钱观, 正当的富贵、 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 来的, 用非法手段谋得的富贵、 金钱是可耻的, 而且终有被暴露、 清算的一天.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A 论 语( l n)不亦说 乎( y u ) 不愠 ( y n )逝 者( s h ) B 罔 ( w n ) 笃 志( d ) 殆 ( d i)

6、 焉 ( y n ) C 箪 ( d n) 好 之者( h o) 曲肱 ( n ) 惑 ( h u ) D 三省 ( x n )传 不习乎( z h u n) 逾 ( y )矩 ( j ) 【 点拨】B项“ 罔” 应读“w n ” ;C项“ 好” 应读“h o” ;D项 “ 传” 应读“c h u n” .故选A.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 )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 乎同“悦”,愉快 ( ) 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 ) 吾日三省 吾身自我检查、反省 ( ) 不逾 矩越过 (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罔:感到迷茫 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 ) 博学而笃 志坚定 理解下

7、面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 ( ) 学而时习之 代词,指代学过的知识 ( ) 为 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 ( ) 思而 不学则 殆而:表转折的连词,可译为 “却”;则:就 ( ) 不义而 富且贵, 于 我如浮云而:表顺接,连 词;于:对于 ( )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于此,在其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A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B 温故 而知新 C 三人 行, 必有我师焉 D 三军 可夺帅也 【 点拨】B项“ 故” 今义还指缘故、 事故等意;C项“ 三人” 今 义指三个人;D项“ 三军” 今义还指海、 陆、 空三军. 课文理解默写. ( ) 论语 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

8、一句是: 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 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 . 由此可以联想到 论语 中孔子的话: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二者不可 偏废的原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 我们常常感叹“ 光阴似箭” , 孔子也曾发过类似 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当今社会, 很多学生视学习为“ 苦差” , 孔子早在 两千多年前, 就强调了“ 乐学” 的重要性: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强调自己矢志不移, 坚守气节, 我们常引用 论 语 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

9、 来表达这一意思. 读课文, 完成下列题目.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 A 学而时 习之元方时 年七岁 B 不亦乐 乎 公大笑乐 C 吾日 三省吾身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 D 有朋自 远方来 不自 量力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 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追求它为乐的 人。 ( )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定自己的意志,诚恳 地提问,而且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 面了。 曾子每天“ 三省” 的是哪些事? 为别人做事是否忠实;跟朋友 交往是否讲 信 用;

10、老师讲授的知识是否温习。 下列语句有讲学习态度的, 有讲学习方法的, 有论 品德修养的, 请分类.( 填序号)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吾日 三省吾身.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写学习态度的是: ( ) 写学习方法的是: ( ) 写品德修养的是: 在第三章中, 孔子简要地概述了自己的一生, 也为 后人描述了一种人生轨迹.试说说这是一种怎样 的人生. 示例:少年时要立下志向,勤奋学习;青年时 要成家立业,担当使命;中年时守成持重,淡定 从容;老年时要虚怀若谷,任性而为。 在第六章中, 孔子赞叹“ 贤哉, 回也!” 毫不掩饰他 对颜回的钟爱,

11、那么, 孔子究竟欣赏颜回的什么 呢? 颜回的这种生活态度对你又有什么启发? 示例:颜回能够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保持自己 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管物质条件多么恶劣,自己内 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始终不改。 透过他,我们可以 看到,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 心相连。 时间 分钟 分值 分 得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 孔子故里曲阜举行了以“ 同祭 先师, 共享和谐” 为主题的“ 祭孔大典” , 请你完成 下面的题目.( 分) ( ) 在祭孔大典上, 请你选取一句最能体现孔子思 想精华的经典名句作为迎宾语.( 分) 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 下面是祭孔大典祭文中的部分对联, 你能把他

12、 们的上下句分别连起来吗? ( 分) 天地人和A 地和物丰 天和雨顺B 国和人定 家和事兴C 万物繁盛 与时俱进D 和谐化生 ( ) 祭孔大典举行的同时, 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也 拉开帷幕.请你紧扣主题, 为这次文化节拟一 个宣传口号.( 分) 示例:“走进孔子,亲近和谐,同心同德, 共建地球”。 俗话说: “ 半部 论语 治天下. ” 论语 之所以备受推崇, 在于它的博 大精深和闪耀着永恒的思想光辉, 积 累下来你将终生受益.试读下列 论 语 八则做题.( 分) 子曰: “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 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 子曰: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

13、则不复也. ” 子贡问曰: “ 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 也?” 子曰: “ 敏 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 文 也. ” 【 注释】由: 姓仲, 名由, 字子路, 孔子的学生. 女: 通“ 汝” , 你, 你们.愤: 苦思冥想, 仍领会不了 的样子.悱: 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隅: 角落.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分) ( ) 孔文子何 以谓之“ 文” 也( 什么) ( ) 是以 谓之“ 文” 也( 因此) 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 ( 分) ( ) 是以/谓之“ 文” 也 (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翻译下列句子.(分) ( )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14、.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 是智慧啊。 (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 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 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这三则语录中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 哪一则 是论述学习方法的? 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 思想? ( 分) 第一则和第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 论述学习方法的。 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 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 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 这两句是很好 的治学格言。 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 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 类推,触类旁通。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

15、 法。 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 这样 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 分) 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 既肯 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 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附译文: 孔子说: “ 仲由, 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 你明白了吗?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智慧啊. ” 孔子说: “ 教导学生, 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 的时候, 不去开导他; 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 时候, 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 他却不能由 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 那就不再教他了. ” 子贡问道: “ 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 文 的谥号呢?” 孔 子说: “ 他聪敏勤勉而好学, 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 教为耻, 所以给他谥号 文 . ” 子曰: “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孔子说: “ 学习了, 然后按时复习, 不也很愉快吗?” ( 子: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这里指孔子.在 论语 里的“ 子曰” 都指孔子. 而: 连词, 表顺接, 可译作“ 再” 或“ 然后” .时: 名词作状语, 按时.之: 代词, 代所学的知识.习: 温习.不亦乎: 常用于表示 委婉的 反 问,译 成 “ 不 也 吗 ” ,下 文 中 的 “ 不 亦 乎 ”同 此. 亦,副 词,也. 说 ( y u ) :同 “ 悦 ” ,愉 快.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