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参考]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6142824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参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语文新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课程,在这个课程 中,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探索者。教师、书本只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资 源。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根据这一理念,今 天我说课的课文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所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 加以说明和教学评价。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是人教版

2、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属于一篇 议论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体裁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知识的基础上, 对不同体裁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奠定 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 不仅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而且对后面的课文也是铺垫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小学阶段六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 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 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同时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 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

3、始终 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初步学习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对该 认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课文重难点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详细讲解, 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 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确定 为: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二、 教学目标分析 1 / 4 Remove Demo Waterm

4、ark from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只是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 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右击整体,学生学 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 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 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 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 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

5、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 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三、 教学方法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 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 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 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上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 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知道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 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 对知

6、识的自我建构。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 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 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社会性结合的特点。 所设计的问题: 、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 、你是怎么理解课题这句话的? 、文中讲了哪三个故事?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 “?”和“!”的含义是什么?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

7、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 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2 / 4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 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 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 结合单元,提问导入 本着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科学精神,所以在导入课文时我将以提问的方式:抛 出了“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 ”这两个问题,从学生的回答中来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上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质疑课题,让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 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8、。并且通过朗读让学生悟出 体验!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自由朗读,让学生读懂课文、读通句子,并找出课文的 中心句;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学习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 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 学习事例,理解观点学习事例,理解观点 课文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几个事例来证明它的? 学习 几个事例,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表格。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个表格。填写 好表格后观察表格,我们能否发现这三个事例相同的地方?“科学家们是从什么 现象中发现真理的?这都是些怎样的事?”“他们又是怎么发现的?”。同时让学 生找出相关的句子,以“?”拉

9、直变成“!”为本课的主要线索,一步一步引导学 生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了解了科学家不断探索、独立思 考、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这样的学习过程给了学生一个探讨的机会,学生在 探讨的过程中发现要找到真理就要善于观察、善于发问,这样感悟可以更 好地和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更好,学生也会领悟得更多。此时,再 引出第二自然段作小结并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难道只要善于观察,善于 发问就能找到真理?”引发学生想继续探究课文的兴趣。将学生汇报与教师的引 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读悟中明白科学家们还需要有见微知著、善于 发问、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等精神。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

10、现象中看 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才能把“?”拉直变成“!”,找 到真理。理解本段的意思之后,点明了课文的观点,即课题真理诞生于一 百个问号之后。 设计意图:现代语文教学论指出,好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 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 3 / 4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 进行朗读训练,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 (5) 语言激励,总结下课语言激励,总结下课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陈述本堂课内容,而应该是优 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

11、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 学习的只是、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一段话:这节课 我们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真理,理解了“?”“!”这一 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初步了解了议论文这一文章体裁,相信每个同学收获 都很大。老师希望你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科学家们那见微知著、善于发问 的本领,学习他们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将来也能把一个 个“?”拉直变成“!”,也能自豪地说:“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准备了课后练习是对本节课内容的 一个反馈,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

12、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 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 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课件是利用文字、声音,图片等一切可帮助学生理 解课文、融入课堂的教学资源,它每天都在变化,时刻都在更新。可以让学生 情不自禁地进入课堂,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文章。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 理念。提高了课堂效率,从而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本堂课上,我采用了图 片,课件的形式参与了情景当中,帮助学生来理解。当然,一切的资源都得从 课堂实际出发,要上的有用,真正做到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讲到这里,今 天我说课有内容就一到此为止。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