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整理]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6142269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情志护理[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情志护理[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情志护理[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情志护理[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情志护理[整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情志护理中医情志护理 情志致病的特点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情和情绪亦称为“七情”。在 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 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 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情志致病,主要是引起五脏气机失调的病证。 如灵枢寿夭刚柔所说:“忧恐愤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所以七 情致病一般有以下特点: 1、情志致病损伤五脏 医学正传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通 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 过则伤伤五脏。”说明情志变动可以损伤内

2、脏,其中首先是心,因心为五 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又有不同影响,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伤心,忧伤肺,怒作肝,思伤脾,恐伤 肾”,但一般说,情志伤脏;常以心、肝、脾三脏的症状多见。 2、情志变动影响气机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说明不同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 响是不相同的,所以导致的症状亦各异。 反之,内脏变化也可引起精神情志的变化,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 “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怒,并于脾则是思,并于肾则恐, 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灵枢本神中又说:“肝气虚则恐

3、,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所以,当患病后,不论急性病还是慢性病, 都可导致精神情志的变化,而情志变动反过来又可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紊乱。 可见,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关系。正如素问经脉 别论中说的:“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凡激怒、 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不治之症”的恐惧忧虑心理,往往能促使或 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反之,保持开朗乐观的思想情绪,对战胜自己疾病 充满信心和意志顽强的人,将有利抗邪能力的提高,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 说明情志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情志护理的原则和方法 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

4、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 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 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由些产生的 1 / 3 Remove Demo Watermark from 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 目的。 1、热情诚恳、全面照顾 人在患病后,常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迫切需要新人或 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 安慰同情病人的病痛。除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重视病室环境和病人周围 的人和事,全面进行照顾。如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

5、同病室的病友;安置优 雅舒适的病室等,使病员感到如同家里一样温暖、亲切和舒适,能很快安下心 来接受治疗和护理。 某些对治疗缺乏信心而终日忧心重重的病员,可安置与性格开朗,对治疗 充满信心的或治疗效果理想的病员在一起,以相互开导、启发和影响,可去忧 解烦,增强其信心。 2、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 病人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各人的性格、年龄、爱好 、生活习惯、经济情况 和病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 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 (1)新入院病人,由于环境陌生和生活不习惯,心情多显紧张或有忧虑,担 心自己的病、工作或学习,对治疗有恐惧感。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有关情况,

6、 帮助解决其疑虑和困难。 (2)危重病人,病情急、痛苦大,多缺乏思想准备,而产生悲观和忧伤,尤 须耐心安慰和开导。讲清情志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和利弊,使其消除顾虑,积极 配合治疗。 (3)慢性病或生活失去自理的病人,精神上压力大,考虑生活、工作和预后。 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做好生活护理,实事求是地讲解疾病治疗的难易和规律, 也可请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对住院时间长而思念新人的病人,尽 可能请家人多来探视,以解思念之情。有条件亦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 以丰富生活内容和怡情悦志。 (4)对易发怒生气的病人,更应耐心,注意态度和语气,待其情绪安定后再 慢慢进行劝导和安慰。 3、正确运用开导法

7、 开导法,就是通过正面说理,使病人了解自己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 理的情况,使其引起注意和重视。 2 / 3 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语言是一种非常实际而又十分广泛的信号。语言的刺激 比其它任何刺激要严重得多。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语言对病人的影响更是不言而 喻的。内经中的语言开导法,包括解释、鼓励、安慰、保证等内容。灵 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 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待,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所谓告之以其败, 是指向病人指出产病逝危害,使病人重视疾病认真对待之,如不及时治疗,就 会贻误病情;所谓语之以其善,是指要求病人与医者很好配合,告诉其疾病的 可愈性,只要遵照医嘱服药,病是可以治愈的;所谓导之以其所便,则指告诉 病人如何进行治疗和调护的具体措施,懂得自我调养的方法;至于开之以其所 苦,是解除病人消极的情绪,给以一定承诺、保证,以减轻病人心理上的压力。 以上开导法,可运用于情志护理实践。通过开导法的运用,可解除病人不 良的情绪,从而使病人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 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 4、中医还有关于“五志过极”,“以其胜治之”的情志治疗方法 即“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在 护理上也可适当用之。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