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学试题库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37281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栽培学试题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水稻栽培学试题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水稻栽培学试题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水稻栽培学试题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水稻栽培学试题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栽培学试题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栽培学试题库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水稻基本栽培技术,一、育秧 二、稻田耕整、种植密度与移栽 三、水稻营养与施肥 四、稻田水分管理 五、稻田诊断与管理,一、育秧,(一)壮秧的标准及意义 (二)播种期、秧龄及播种量的确定 (三)种子处理与催芽 (四)不同育秧方式及其管理,(一)壮秧的标准及意义 1、秧苗的类型 小苗:一般指3叶期内带土移栽的秧苗。 中苗:一般指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 大苗:一般指4.5-6.5叶移栽的秧苗。 多蘖壮秧:一般指6.5-9.0叶内移栽的秧苗。 各类秧苗各有特点,大苗的个体发育好,易于调整穗粒结构;中小苗便于调节季节,容易获得较多的穗数。但两者均有不足之处,在生产中要根据具体条件,配套应用

2、,相辅相成。,2、壮秧的标准 形态特征:叶宽苗健、扁蒲白根、生长整体、适当秧龄 生理特性: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较高、移栽后发 根力和抗逆性强等。 3、壮秧的意义 在南方稻区,特别是双季稻,水稻秧田期常占全生育期的1/4-1/3,营养生长期则有1/2-2/3在秧田期度过,所以秧苗好坏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从生产实践看,壮秧栽培后返青快,起发早,生长整齐,容易形成大穗,在同样栽培条件下,壮秧容易高产。 从秧苗生理看,壮秧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生长锥粗大,根、茎、蘖原基分化数量多,质量好;大维管束数目多,水分、养分输导能力强,移栽大田后,抗逆性和各器官出生的数量和生理功能都

3、比弱秧好,一次枝梗和每穗粒数明显增加,因而比弱秧增产。 杂交水稻为发挥杂种优势和节约种子,更把培育多蘖壮秧。以蘖代苗,作为高产的重要关键。,(二)播种期、秧龄及播种量的确定,1、播种期,水稻播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决定播种期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品种特性。 气候条件是确定播种期的首要因素,包括低温核灾害性天气两方面。早播应满足水稻种植萌发和秧苗移栽成活的最低温度要求,并能使双季早稻孕穗期避开20一下的低温危害;迟播一定要使水稻在安全抽穗期内抽穗。这样就可根据使用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推断及播种期。灾害性天气如旱、涝、台风、低温、高温等也是确定播种期必须考虑的因素,调节播种期是避害抗灾夺丰

4、收的极为重要的措施。,早播界限期,确保发芽。根据发芽出苗的最低温度为10(粳)、12(籼),故在自然条件下,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与12的初日,分别作为粳稻与籼稻的早播界限期。 早播还要考虑能适时早栽。水稻安全移栽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温度15以上(分蘖发生的温度),移栽过早,易致迟返青、死苗、僵苗。 安全孕穗。水稻孕穗期,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遭受低于20(粳)与22(籼)的低温,使结实率显著减低。长江流域在6月上旬前,珠江流域在4月下旬前,有时出现日平均气温20以下,最低温度17以下天气。因此,早稻,特别是早熟品种播种期还要考虑能保证安全孕穗。,晚播期限,播种期应与当地种植制度相适宜,一年

5、只种一季水稻的,播种期不受前作限制,只要日平均温度达到便可播种;一年二熟或三熟地区,稻田前作的收获期限制着水稻的播种期。播种过早,秧龄过长,会提早抽穗而减产;过迟,生育期短,产量低,而且还影响后季作物的栽培。,品种生育期不同,播种期也应有差异。晚熟品种抽穗期相对比较稳定,播种适期范围较宽。早熟品种生育期短,适当早播,有利于高产;而迟播则生长期缩短,减产显著,因而播种适期范围较窄。,例题,某粳型晚稻品种在苏南播种至齐穗约需102天,苏南地区粳稻的安全齐穗期为9月20-25日。试确定该品种在苏南的适宜最迟播种期。 9月份-20-25天 8月份-31天 7月份-31天 该品种在苏南的适宜最迟播种期为

6、6月11-16日。,2、秧龄 可用叶龄、天数、积温来表示。其中叶龄法能较准确地反映秧苗和生理状况。秧龄一般指从播种到拔秧的秧田日数。 由于不同播期所处的温光不同,相同秧龄的秧苗,其生育进程有差异,难以反映秧苗的实际生理年龄,因此应同时考虑主茎出叶数(即叶龄)作为指标。秧龄长短对移栽后秧苗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都有较大的影响。一般叶龄余数3-3.5叶时开始幼穗分化,而高产栽培,秧苗移栽后至少要长出3-6片以上的新叶,才开始幼穗分化,即移栽本田要长出6-9片叶,方能使植株有一定的营养生长量,生长健壮,为大穗多粒奠定物质基础。秧龄的长短应依据品种特性、育秧季节、育秧方式、播种量的多少和耕作制度进行确定

7、,以保证栽插适龄秧苗,确保移栽后秧苗的健壮发育和产量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类型熟期品种秧龄适宜日数,3、播种量 (1)播种量确定的原则 适宜播种量的标准,以掌握移栽前不出现秧苗群体因受光照不足而影响个体生长为原则。 (2)影响播种量的因素 秧龄:秧龄短的中小苗播种量可稍大,秧龄长的大苗须减少播种量。 育秧季节温度:温度高少播,温度低可适当多播。 育秧方式:旱育秧一般要比湿润育秧播种量大。 杂交稻与常规稻:杂交稻用种量要少。,播种量(kg/km2),(三)种子处理与催芽,水稻播种前除需要进行晒种和精选种子外,还必须进行浸种与消毒。浸种是为了让种子吸水迅速充分,便于发芽。消毒是为了避免种子带菌

8、到大田侵然和传播。消毒与浸种同时进行。消毒目前多用药剂或1生石灰澄清液浸种,对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的等有特效。或用多功能专用浸种剂浸种,既消毒,又状根健苗。药剂浸种后均需要用清水洗干净,如种子尚未吸足水分,还需要继续浸种,待吸足水分后再催芽。,(1)为什么要催芽? 早、中稻播种时气温低,为缩短播种到出苗天数,减少不良气候影响,防止烂秧,播和前都要催芽。 (2)催芽标准: 芽和根的长短是根据气候和要求而定的,温度高短,温度低长。 早稻一般芽长1/2粒谷,根长半粒谷; 中稻芽长1/2粒谷,根长一粒谷; 晚稻为破胸露白。 (3)催芽的要求: “快”:2-3天内催好芽; “齐”:发芽

9、率90以上; “匀”:芽长整齐一致; “壮”:芽色白,无异味,根、芽比适当。,催芽,一般催芽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高温破胸 一般要求在24h内达到破胸整齐。先将种谷在5055温水中预热510min,再上包密封,保持3538,以增加胚的呼吸强度,缩小种胚活动强度之间的差异,使破胸露白迅速,温度偏低则破胸不齐。杂交稻种催芽温度不宜过高,以30为宜; 适温齐根芽 破胸后种谷呼吸强度剧烈,温度迅速增加。由于呼吸热的积累,温度可上升达40以上,灼伤根芽,产生“烧芽”现象,这是催中的危险期。因此要求通气和降温,经常翻堆散热,并淋25温水,保持谷堆温度在25左右,促进齐根芽;,摊晾炼芽 当谷芽和根达到播种要

10、求长度时,催芽结束。为了使芽谷能适应播种后的自然环境,催好的芽谷,一般要求摊晾炼芽,置于室内摊放一段时间,再行播种。若天气不好,可将芽谷摊薄,待天气转晴后再播种。 晚稻播种时的气温高,谷种经浸种消毒后放置室内12d便自然发芽,或采用日浸夜露23d亦可发芽。,播种:按适宜播种将芽谷均匀撒于苗床,水稻播种机,(四)不同育秧方式及其管理,1、露地湿润育秧又称半旱秧田育秧,是应用最广的育秧方式。其技术环节如下: (1)整地作厢 秧田宜选择排灌方便,向阳背风,土质松软,杂草少,肥力较高的田块,整地要求平整、细碎绒和,经澄实13d后,排水晾底,再开沟作厢,一般厢宽1.31.5m,厢沟宽0.250.30m,

11、沟深1.5m,厢面平整,不渍水,无杂草及残茬外露,使种子能嵌入为度。 (2)施足底肥 秧田施足底肥是培育壮秧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注意有机肥和磷钾肥的配合施用。 (3)落谷稀 播种要按厢定量,均匀落谷,播后轻轻踏谷,使种子陷入表层泥浆中,起保暖防冻,抗旱防冲,秧苗容易扎根立苗的作用。,(4)秧田管理 芽期 从播种到第1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此时秧苗耐低温能力强,而对氧气反应敏感,供氧好坏是影响扎根立苗的关键,所以播后秧板不宜上水,只保持土壤充分湿润,保证充足氧气。如出现霜冻、巨风、暴风等特殊天气,应暂时灌水护芽,风雨过后再排水晒芽。 幼苗期 指1叶展开至3叶期。此时秧苗通气组织尚未健全,根系生长所

12、需氧气主要依靠空气直接供应,故应采取露田与浅灌相结合的管水方法,2叶期前露田为主,2叶后浅灌为主。早、中稻秧苗如遇寒潮低温,则应灌深水护苗,低温过后逐步排浅水层。进入3叶期胚乳残存率已不足10%,第3叶完全抽出时胚乳养分耗尽,故3叶期称为离乳期。此期幼苗能否顺利由异养转为自养关键在于早施断奶肥。断奶肥应提早到1叶1心期施用为宜。及时补充氮源,有利幼苗从异养转入自养。,成苗期 指3叶期以后至移栽。秧苗体内通气组织已发育健全,根部氧的供应可以由地上部下运,应保持秧田有水层,并利于秧苗吸水、吸肥。因此在3叶期,稀播大秧应浅水灌溉,不断水,带土秧要保持湿润,不留水层,以水控苗,防止徒长。45叶时,应施

13、一次接力肥,同时每公顷用2.253.0kg多效唑混沙300kg或兑水1125kg均匀撒喷于田内,以壮苗防徒长。以后视苗情酌量补施12次肥。起身肥(送嫁肥)是指秧苗即将移栽时的追肥,它的作用在于秧苗吸氮后,造成体内高氮高糖,以增强秧苗的发根力。一般在移栽前35d,叶色褪淡的基础上施尿素3045kg/hm2。,2.地膜(薄膜)保温育秧 在湿润秧田的基础上,利用地(薄)膜覆盖保温增温,可适期早播,防止烂秧,提高成秧率。,盖膜后秧苗管理可分为3个时期: 密封期 从播种至1叶1心期。要求薄膜严密封闭,创造高温高湿的环境,促进迅速扎根立苗。膜内温度要求最高不超过35,超过35要揭开两头通气降温,以免高温烧

14、芽,当温度下降到30以下时,再密封保温; 炼苗期 1叶1心至2叶1心期。要求适温保苗,一般膜内温度2025。此期可逐步增加通气时间,采用“两头开门,前后开窗,一边揭开,日揭夜盖,最后全揭”的办法进行炼苗,以适应环境。通风时,要先灌水,后揭膜,使厢面保持浅水,防止生理失水死苗; 揭膜期 3叶期以后为揭膜期。秧苗经过56d以上通风练苗,当日均气温稳定在15在右,苗高达10cm左右,便可灌水揭膜,揭膜后,就可以按湿润秧田进行管理。,3.旱育秧 旱育秧技术不仅是一项高效的栽培技术,也是一项节水、抗旱减灾的有效措施。旱育秧具有苗期耐寒,利于早播、早熟,根系发达,秧苗素质好,移栽后早生快发,成穗率高,有利

15、于高产,省力、省水、省秧田,有利于提高效益等优点,还可培育出适宜各种本田不同栽插期的各类秧苗。据统计目前全国推广面积达1333.3104hm2,比常规水田育秧增产1030%,,其主要技术如下: (1)苗床地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管理方便、地势平坦、排灌好的旱地或菜园土作苗床。 (2)床土培肥 要求在苗床地于头年10月底前,施用碎稻草、牲畜粪和适量过磷酸钙,经翻耕后种上蔬菜。也可采取将稻草、牛粪等有机肥堆沤至苗床整地前一个月翻耕混匀。 (3)苗床调酸 旱育秧苗床的土壤,要求pH值6以下。pH值在6以上应用硫磺粉于播种前2530d撒于苗床表面,翻耕混合均匀。也可在播前2025d结合床土培肥调酸

16、,还可在播后施“移栽灵”或“壮秧剂”进行调酸和消毒。,(4)苗床施肥与整地 播种前35d施足底肥,氮、磷、钾配合,然后整地开好四周排水围沟,按1.61.8m开厢,其中厢宽1.2m,厢沟走道宽0.40.6m,厢面高1015cm,精心平整厢面。 (5)苗床浇水与消毒 播种前对整好的苗床土要浇透水(510kg/ m2),使5cm以上的土层湿透,然后用少量过筛细土填平厢面。同时用敌克松粉剂2.5g/ m2 (或50%甲霜铜粉剂)兑成1000倍液喷洒苗床,进行土壤消毒。 (6)播量播期每平方米播破胸芽谷小苗秧200g,中苗秧180g,大苗秧50g,长龄多蘖壮秧30g。播种期比地膜育水秧提前710d,日均温810为宜。,(7)苗床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以保温保湿为主,若膜内温度超过35时,要及时打开两头通气降温,并及时盖膜,如发现表土干燥发白,补少量水。若播后56d长期低温阴雨,膜内空气污浊,应在中午打开农膜两头换气几分钟;出苗至1叶1心期: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超过时必须打开两头通风降温。并用20%甲基立枯灵或25%甲霜铜粉剂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