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库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6136336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生理学试题库(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理学习题库第一章绪 论一、单选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 的科学物理变化的规律细胞化学变化的规律器官功能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与环境关系2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血液体液细胞外液组织液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应适应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4机体机能活动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与其他调节相比,其特点是:负反馈作用迅速、精确、短暂作用缓慢、广泛、持久有生物节律有前瞻性5下述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血糖水平维持相对稳定进食时唾液分泌增多体温维持相对稳定6皮肤粘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7反馈信号是指:反射中

2、枢本身发出的信息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外界干扰的强度调定点的改变中枢的紧张性8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血液凝固减压反射分娩9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人体血压稳定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人体活动按固定程序加强、加速、达到某一特定目标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体温维持稳定10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二、名词解释1兴奋性 2阈值 3外环境4内环境 5稳态 6反射7反馈 8负反馈 9正反馈三、问答题1.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有何生理意义?3.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及其特点。4.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包括哪

3、些部分?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单选题:1人体内O、CO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作用出胞作用2大分子蛋白质进入细胞膜的方式是: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作用出胞作用3关于载体介导扩散,下述哪项是错误的?葡萄糖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膜转运具有时开放、有时关闭的特点有饱和现象能产生竞争性抑制有高度的特导性4葡萄糖通过小肠黏膜或肾小管上皮吸收属于:单纯扩散通道介导扩散载体介导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5关于钠泵的描述,下述哪项是错误的?钠泵本身是ATP酶其排Na和摄K是耦联在一起的其活性只受细胞外Na浓度的影响每一分子ATP分解所排出的Na多于摄入的K.神经纤维的

4、正后电位是钠泵活动的结果6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逆浓度差将细胞膜内的Na转运出膜外顺浓度差将细胞膜外的转运入膜内可具有生电性作用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兴奋性的基础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贮备7Na由细胞内移到细胞外是:单纯扩散通道介导转运载体介导转运主动转运出胞作用8安静时细胞内K向膜外转运的方式是:单纯扩散通道介导扩散载体介导扩散主动转运出胞作用9细胞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膜上Na-K泵的作用膜上ATP的作用10当达到K 平衡电位时,细胞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电位梯度为零膜外K浓

5、度大于膜内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膜内侧K净外流为零11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是mV级电位接近K平衡电位膜内电位趋向正时称超极化在多数细胞是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膜外为正极,膜内为负极12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Na平衡电位K平衡电位Cl-平衡电位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差.13大多数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14静息电位的实测值略小于K 平衡

6、电位的理论值(按绝对值考虑)主要是因为安静时细 胞膜Na-K泵的作用对Ca2有一定通透性,少量Ca2内流对葡萄糖的主动转运对Cl-有一定通透性,少量Cl-内流对Na有一定通透性,少量Na内流.15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部分是:阈电位局部电位锋电位负后电位正后电位16当连续刺激的的时距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骨骼肌出现:一次单收缩.一连串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无收缩反应.17肌肉在最适初长条件下进行收缩,可产生的张力最大,是因为:起作用的横桥数量最多每个横桥释放的能量最多ATP酶的活性最高横桥循环的速度最快.Ca2通道开放的数目最多18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电位由负向零电位变化称

7、为:极化除极复极超极化反极化19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动作电位的幅值接近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Na平衡电位之和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20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外流蓄积在膜外,可暂时阻碍K进一步外流,结果形 成:阈电位局部电位锋电位负后电位正后电位21关于神经纤维的锋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去极相的Na内流是通道介导扩散锋电位是全或无的,但其幅度可受细胞外Na浓度的影响改变细胞外K浓度时,其幅度并不改变.在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8、之前,钠通道已开始少量开放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钠通道开放呈正反馈过程22有关阈电位的描述,下述哪项是正确的?它是指引起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它约比静息电位去极mV它是指引起钠通道开始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它是指引起膜对Na通透性突然加大而爆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它是指引起对K通透性突然加大的临界膜电位23关于兴奋性的变化,下述哪项是错误的?膜电位处于超极化时兴奋性下降阈电位趋向静息电位时兴奋性下降给予内向电流时兴奋性升高钠通道受到抑制使兴奋性降低阈强度减小表明兴奋性升高24关于神经纤维膜上的钠通道,下述哪项是错误的?可被河豚毒所阻断激活时通道开放时间仅万分之几秒有备用、激活、失活等功能状态可因

9、膜电位去极化而开放失活时可接受新的刺激再开放25局部反应的特点是:全或无现象不应期极短可以总和不衰减式扩布有膜电位和离子流的改变没有兴奋性的改变26关于同一细胞动作电位传导的描述,下述哪项是错误的?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兴奋已产生锋电位处的膜电流为内向电流.阈电位值越大(趋向静息电位)传导速度越快动作电位的幅度越大,传导速度越快.27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不易出现阻滞,是由于局部电流是正反馈性的是阈强度的数倍于阈强度可跳跃传导.可双向传导28下列关于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跳跃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以相邻郎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离子跨膜移

10、动总数多,耗能多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快得多不衰减式传导.双向传导2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30组织兴奋性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刺激阈值为:零无限大大于正常小于正常等于正常3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32神经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氨基丁酸乙酰胆碱5-羟色胺33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肌丝

11、肌小节肌原纤维肌纤蛋白肌纤维34能与肌浆中Ca2结合,导致骨骼肌收缩的蛋白质是:肌凝蛋白原肌凝蛋白肌纤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35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肌原纤维的数量 前负荷 后负荷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 主动张力36肌肉收缩时,如后负荷越小,则:收缩最后达到的张力越大 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越迟缩短的速度越小缩短的程度越大 完成的机械功越大37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兴奋性 .抑制 .兴奋 .反射 .反应38可兴奋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腺细胞 .神经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骨细 .神经细胞、腺细胞 骨细胞. 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39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同的表现是产生:收缩反应 分泌 神经冲动反射活动 动作电位40阈刺激的概念是: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作用时间引起组织抑制的最小刺激强度为阈值的刺激时间为无限长的刺激41.各种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A. 产生动作电位 B. 产生电位变化 C. 产生慢波电位D.产生局部电位 E.产生终板电位42、固体物质团块被摄入细胞的过程属于 A.主动转运 B.出胞作用 C.吞饮作用 D.吞噬作用 E.易化扩散43. 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中负后电位出现在。. 除极相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