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6134475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真题(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真题第卷 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

2、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

3、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

4、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有删改)1. 第段划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 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

5、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3. 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4. 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 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B. 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C. 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D. 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答案】1. 不能,因为作者认为“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去掉“据说“一词,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 2. 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

6、突破的时刻 3.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真实情况。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情况。爱迪生在大量的试错后才成为发明大王。法拉第要做大量的试验才能有所发现。 4.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C有误,根据第七段中的“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可知这是人们的观点,并不是作者观点。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郭孝恪曰:“

7、王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薛收曰:“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世民善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注】垂将面缚:指马上就会成阶下囚。两寇合从:指窦建德的军队和王世充的军队合在一起。偃兵无日:指战争

8、不知何时结束。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A. 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遗:送给)B. 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宜:应当)C. 但乏粮食耳(但:只,仅仅)D. 建德亲帅大众(帅:元帅)6. 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A. 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B. 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C. 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D. 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7. 以下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_。A. 皆请避其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锋芒B.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C. 世充出兵,慎勿与战-(

9、如果)王世充出兵,一定不要和他交战D. 世民善之-李世民认为他很善良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A. 窦建德希望和李世民重修旧好,并请李世民退兵和归还土地。B. 郭孝恪建议李世民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C. 薛收认为如果窦建德的军队跟王世充的军队会合,战争就会持续很久。D. 薛收建议李世民分兵据守,打败窦建德的军队后,再对付王世充的军队。9. 将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答案】5.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

10、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意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D句意为: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赴援。“帅”,动词,率领。故选D。 6.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本句意思是: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根据句意断句为:世充保据

11、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故选A。 7. D【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D“世民善之”中“善”是赞赏的意思,所以句意为:李世民十分赞赏他的计策。故D项不正确。 8.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B依据原文“伺间而动”可知,“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错误,故选B。 9. 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想先跑;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

12、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参考译文】 窦建德写信给秦王李世民,请唐军退到潼关,退还夺取的郑国土地,重修原来的睦邻关系。李世民召集将佐商议此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郭孝恪说:“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会成阶下囚,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这是天意要郑、夏两国灭亡。我们应当凭借武牢之险抵御窦建德,视情况而动,肯定能打败他们!”薛收说:“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现在的困难只不过是缺粮。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想打打不了,要坚守又难以持久。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赴援,也会尽出其精锐。如果放他到此,两寇合兵,将河北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那

13、么大战才展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现在我们应当分出兵力围困洛阳,加深壕沟增高壁垒,如果王世充出兵,要小心不和他交战,大王您亲自率领骁勇精锐,先占据成皋,磨快兵器训练兵马,等他们到来,以逸待劳,一定能够克敌。打败窦建德后,王世充自然也就败亡,不出二十天,就会捉住两个国君!”李世民十分赞赏他的计策。(二)古诗词鉴赏10.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乙卯重五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注释】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艾束著危冠

14、: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答案】(1)比喻(或对偶);吃粽子、插艾枝 (2)山村景色美好;节日气氛浓厚;较早做完天的事情;能轻松享用晚餐。(意思对即可)(三)古诗文默写1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2)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3)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怀旧空吟闻笛赋,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纷纷暮雪下辕门,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7)_

15、,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8)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答案】 (1)千里共婵娟 (2)欲辨已忘言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到乡翻似烂柯人 (5)风掣红旗冻不翻 (6)会当凌绝顶 (7)野芳发而幽香 (8)天街小雨润如酥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完成下列小题。一碗热汤赵向辉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