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教育的“合作-发展”理念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26419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教育的“合作-发展”理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教育的“合作-发展”理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教育的“合作-发展”理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教育的“合作-发展”理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教育的“合作-发展”理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教育的“合作-发展”理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班级教育的“合作-发展”理念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教育中的“合作发展”理念,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 张岩 联系电话:13424507898 邮箱: QQ:693231066,新课程背景下,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2、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间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

3、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当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新课程需要崭新的班级教育理念,需要崭新的班主任工作理念。 那么新课程将对我们的班级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从一个广义的层面讲:以往8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成果之所以局限于课堂技术和考试结果上,而没有最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理念。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几乎将全部精力都压在了“班级授课制”

4、上,而没有去思考学生与班级教育孩子间的关系。更鲜有人去思考班主任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意义。 从一个狭义的层面讲:我们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以班主任为首的班级发展与规划的团队身上。忽略了班主任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作用。进而使课堂产出与育人目的不能有效衔接。 综上所述: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应该是围绕着班级教育展开,以班主任工作理念革新为起点,促使班级德育团队与教学团队有效衔接并协同并进的教育整体革新的进程。而这项工作的核心就是双向团队的首席班主任。,缘起: 课改过程中班主任失位现象探究,班级教育,班级是由若干师生组成的阶段性学习共同体,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元。班级教育,就是在这个共同体中,依据国家的教育目标

5、、课程计划和学生特点,由班主任为首的一群教师,为培养这些学生准备从事社会生活而展开的整个教育过程。依据这种理解,所有在班集体里展开的有目的的活动都是班级教育。所以,班级教育不仅包含课程教育,也包含零散的非课活动;不仅包含师生间的互动,也包含生生之间的互动,甚至包含学科教师着眼于班级发展的“科”间互动(新理念以为,教师与学生是共同成长的,科任教师就是在各种不同的互动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彭敦运 中南三省班主任学术委员会,简单理解:,班级教育:班级教育团队(德育团队+教学团队+家长+亲友团)根据国家育人纲要展开的针对学生成长的教育行为的集合。其終包括班级德育和班级教学。班级教育的核心是班主

6、任,主体是学生。班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自我发展目标和自我调整能力的国家公民。助推学生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 根据新课程需要,我们的班级教育应该属于一种合作式教育。需要班主任立足于合作者的本位,从合作者的角度考虑在班级教育发展过程中,如何与相关人员的处理好合作关系?并明确自身与合作者之间的角色定位。,新课程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新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合作探究相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显然是不够的。同时,直接在课堂上实施合作探究模式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言也是一个十足的挑战。 因此,伴随着新课程标准而来的便是班主任工作理念的革新。新课

7、程我们需要在推进班级教育的过程中,将班级视为学生自主培养合作-探究能力的平台。以班级发展“合伙人”的身份,通过与学生合作共建班级发展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助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合作-发展”理念,理念核心:尊重合作者 班级观:“合作-发展”理念认为班级应该是发展型的。 所谓“发展型”的班级,其核心理念是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拉开学生成长的张力。在班级发展过程中,班主任以班级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团队的建设中去,以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等多重身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主动性,助推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就发展情态而言,“发展型”班级具备不被建模的特征,其发展路径不能被人为限定。班级教育的核

8、心愿景要根据学生个体成长与班集体发展的速度与学生合作规划。班主任要在制度允许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班级发展自主权。尊重学生的天性,通过集体的发展带动个体成长。让班级发展平台的构建过程,成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源地。,班主任不再将自己的主观凌驾于学生发展之上,不再是领路人而成为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牧者,成为一个宽厚的智慧的长者。让学生在自由自在自然的情态下如云如海如山地体现出生命的蓬勃。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个体成长的快乐。在班级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发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思考力和执行力。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培育出具备不断发展欲望的人。,班级观 2,班主任角色,1 终生学习者,

9、是与学生一起创建班级发展平台的合作者,是学生的成长伙伴。 2 智能型学生团队的引领者与促进者。 3 班级教育团队的首席。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合作者与支持者。 4 学科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过程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5 家长实现学生教育愿景过程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6 学校教育理念实施过程中的实践者与合作者。,“合作-发展”理念下的师生关系:,1 每一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是为了成为师生关系的核心而存在的。他们的成长权是要被尊重的。学生是我们的成长路上战略合作伙伴。 2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在其接受班级教育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对独立的问题和困惑。老师需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合作者

10、身份引导其尝试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此时,我们与学生建立以团队协作为基本形式的合作探究共同体。 3 老师对于学生既不需要仰视,也不能俯视,而是平视。教师从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信息的传递者到学生成长的合作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老师与学生之间以班级为单位共同建立以相互成长为目的的学习共同体。,“合作-发展”理念下的班级活动,“合作-发展”理念下的班级活动是学生根据自身在不同阶段的成长诉求而自发组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对于事物发展的深入探究的能力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是学生的活动合伙人,需要向学生提供自己掌握的

11、活动资源。协助学生了解学校相关政策,与学生合作探讨活动时间和地点,协调学科教学配合学生活动的开展等。同时,班主任又是学生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向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经验支持,并做学生的坚强后盾和忠实观众。在活动后期,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和反思,为接下来的活动布局谋篇。,合作-发展理念下的课堂,“合作-发展”理念认为:课堂应该是学生探究式学习成果的交流平台。是问题产生与碰撞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目标制定以及信息反馈的场所。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主导也是学生。老师站在学生身后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引导。,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自学能力较差的学习团队要帮助他们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12、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通过与学生自学团队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兴趣;同时,为能力素质较强的团队提供各种便利,为他们能够更好的学习提供能提供的服务;在班级教学层面致力于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我们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个性化主张;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在可能出现的优质合作者面前坦然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从传统的课堂模式来看,合作发展理念下的课堂形势应该是颠倒式的,而非传统的老师“一言堂”。,探究式学习解读:是学生在老师引导或自觉地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自主

13、、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通过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呢?很显然,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合作-发展”下班级教育的6大支撑,1 发展型班级 2 合作型学生团队 3 合作型班级教育教学团队 4 合作型“成长导师” 5 合作型家校互动体系 6 合作型课堂,图片1 班级集体照,揭开“胖鱼胖班”的神秘面纱,图片2,班级各个委员会,图片三,班级文化建设之板报文化,图片五,班级活动剪影 1 链接我们在成长 2 链接校运会视频 3 链接啦啦操 4 海外的大熊,希望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的班级教育工作都是有趣且有效的。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