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建国大业观后感300字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02966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建国大业观后感3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建国大业观后感3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建国大业观后感3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建国大业观后感3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建国大业观后感3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建国大业观后感3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建国大业观后感300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建国大业观后感300字篇一: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 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 篇一: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

2、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

3、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60国庆,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60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60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60年抒写的新中国。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令我十分感动,终身难忘。 篇二: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 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说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

4、这一类型片的宣传,说教的功能大为改观。国共两党人物喜怒哀乐都给予了描写,凸显了人性化。然而影片从皓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则材料,修改>剧本,难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挂一漏万,下面是笔者看出的几点,一吐为快。 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阻挠,硬是选上了副总统。片中有一场蒋,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职的戏一闪而过,未做交待。其实当时蒋对李很是愤恨,想让李宗仁出丑,于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职时穿军装。自己反到穿一身长袍马褂。当李宗仁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就职典礼时李宗仁站在蒋介石旁边,象极了一个跟班。 片中结尾处斯大林对中共的代表慷慨陈词: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国,就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显得很丈义。但是片中

5、也提到过一幕,起初共产党攻陷南京,苏联的驻华使节并没有留下,而是和蒋介石一同退往广州,事实上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一直是暧昧的。对中国是否划江而治也提出过意见。但是还是毛主席有远见,有魄力,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词就点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国人的事还得中国人自己作主!任何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并没有无私的援助! 转眼间新中国已经迎来了自己六十岁的生日,国家日益富强,然而就象片中对国歌的讨论一段所说的,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在世界上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篇三: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

6、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

7、澎湃。 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 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生活更应该珍惜。因为这是用鲜血换来的。 祝伟大的祖国60岁生日快乐!祖国,我爱你!篇二:观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通过对建

8、党大业的观看,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当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深刻和详细的了解。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使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辛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影片中有四个镜头令我感动落泪,让我想起了革命的本钱是需要牺牲的,革命的胜利是欣喜的

9、。其一是闻一多遭到国民党的暗杀,一代文学巨匠就因为言辞的犀利,文章的披露遭到报复,这是多么一件令人愤恨的事情啊。其二是蒋中正复命去上海清查腐败,却事与愿违惨遭失败,一个热血青年无法发挥才能,这也就注定了国民党的失败。其三是共产党取胜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几位同志,把酒畅谈,相互簇拥,流下激动的泪水;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其四是毛主席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几乎都拍掌相庆。 作为当时中国老大的国民党,为何却一度失败而最终丢失政权呢?国民党的失败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原因,而其在军事方面的错误政策则是其失败的直接原因。下面具体探讨其失败的原

10、因: 1.国军虽众,但战斗力差;共军虽少,战斗力极强。历经磨难困苦的抗日战争,国军将士肩负起了主要的抗战任务,因而损兵折将甚重。 2.国军内部派系森罗,山头主义处处可见。表面上,蒋介石的军队异常强大,实际上真正属于他的嫡系部队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3.国军腐败现象严重,克扣军费屡禁不止。 4.蒋介石“搞独裁无胆,搞民主无量”,犹犹豫豫,失去胜利时机。 5.美国不支持蒋介石。 6.农民的不支持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内战的走向。 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庞大严密而又高效的间谍网络是中共取得天下的重要保证。 总而言之,国民党在在政治方面,未能整合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反而疏远了部分中间力量;在经济方面,未能控制

11、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经济重建步履蹒跚;在社会方面,未能有效因应各种矛盾,致使学潮频起、社会动荡、民众不满;在外交方面,对美对苏外交均无重大突破,国际支援不及其预期;在其党内,重重矛盾与派系纷争不断激化。这促进了他的失败。 共产党取胜的因素又是哪些呢?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中共的正确领导。通过本片可以看出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先查之明,目光的长远。 2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3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4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斗争 5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6土地改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所员,从上到下完全有相同的目的:一统中国,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自己的所向往

12、的社会,最后取得了胜利。 建国大业反映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要基调。孟子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的就是得天下必先得民心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恰发挥其长处,武装群众,反观国党则疏远群众,暴力解决事件。这注定了成与败。 光辉岁月弹指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雄腾跃,平原奔驰的祖国。在那源头,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

13、江三角洲,看祖国的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星河 祖国今日的繁荣受之于昔日的奋斗,受之于党的不懈努力,受之于千万流血的有志之士,将先辈们的基业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我相信我们都会说“我一定行的”,让我们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篇三:作文建国大业观后感 作文建国大业观后感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作文建国大业观后感。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

14、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15、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生活更应该珍惜。因为这是用鲜血换来的。祝伟大的祖国60岁生日快乐!祖国,我爱你!这学期已经不只一位老师提及:搞历史的容易出大家。建国大业,和南京南京一样,艺术色彩和史实交融,难以分辨,倒也好,这年头,如果用些许艺术渲染可以唤起新时代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探究,也是有价值的吧。国之道,家之道,个人之道,道理大抵是相同的。所以,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爸爸经常和我谈及毛爷爷的七分成绩三分错误,我想,他们那个年代,他们经历的国家社会的转变,使他们对国家社会和那些元老人

16、物的感情和判断要深厚许多。不仅仅是正义和崇高,国家的事情,有时也不过是父辈们口中赤裸裸的生存法则和行事规矩,以前的我总是鄙夷。太多的关心哲学道德法律思想,我看到的,只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影像上的资料而已,观后感作文建国大业观后感。 分享好文历史,永远不可能还原,却不妨碍以自己的感情和想象去探究。有了深厚的客观根基,再加上自己思想的驰骋,竟比现今的东西来的更加有血有肉。历史是纵向的,前进的规律却大致相似。所以,博古,之后通今。末了,最经典的那个,反,亡党;不反,亡国。我已经是党员,所以,我不敢说,现在的我党,是不是也在走这条不归路,还是,幸运的,有反比例函数的坐标极限,无限接近,却永远不可能相交。也许我一生的时间还不足以解答。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