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计时双基练5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102222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计时双基练5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计时双基练5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计时双基练5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计时双基练5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计时双基练5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计时双基练52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时双基练52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时间:3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民主和科学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答案A2(2016江门

2、模拟)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提道:“囊括大典,同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常樊然并峙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材料体现的理念()A与尊孔复古的思潮出现无关B传播西学,彻底否定中学C以包容的态度来推动思想传播D使新文化运动由此展开解析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就是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故A项错误,“囊括大典,同罗众家”说明中西并包,并没有彻底否认中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兼容的同时,更突出“自由之通则”,目的是推动新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蔡元培1917年始任北大校长,故D项错误。答

3、案C3(2016河南开封高三模拟文综)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图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民主政治”,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关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陈独秀号召发动工农群众起来反抗军阀专制统治B材料背景是要领导五四运动C材料中的“政治觉悟”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D陈独秀要实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解析根据材料内容“而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出现的必要性,此时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故

4、D项正确。因为A项出现于国民大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因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出现于新文化运动后期,故B、D两项错误。答案D4(2016大庆模拟)胡适说:“肯往前看的人们,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气和暮气。”这表明胡适的主张是 ()A中学应充分世界化 B全盘接受西洋文化C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从“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可知胡适主张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触,故A正确。从“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气和暮气

5、”,可知其并不主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故B、C均错误。D是洋务派的主张。答案A5(2016大连模拟)回眸百年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开新”的特殊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主要原因在于()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解析题干强调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方面的意义,应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倡导民主与科学”方面分析,故D项最为符合。答案D6.(2016广东六校模拟)右图是近代中国新潮杂志

6、社创办并于当年再版的新潮月刊杂志,下列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注:按照“新潮”两字的意义,应译作“New Tide”,但是印在书面上的英文译名是“The Renaissance”,是西洋史上“文艺复兴”意思)A英译名说明新文化运动就是西方的“文艺复兴”B说明当时出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C“新潮”月刊传播了西方的民主、平等与人性思想D体现了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活动基地的地位解析材料中英译名是西洋史上“文艺复兴”的意思,实质上是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与西方的“文艺复兴”不能等同。由“民国八年”可以看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因此B、C正确。由“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

7、”可以看出D正确。符合题意的是A。答案A7(2016昆明调研)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解析注意“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所以李大钊宣扬的是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思想,因此只有C正确。答案C8针对五四运动前后社会主义的热潮,胡适回应:“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他表达的意图是()A坚持社会精神

8、文明建设B肯定进化是渐进的过程C反对激烈的社会变革D否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主张强调社会改良,反对暴力革命,实际上就是要否定社会主义革命主张。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9(2016南通二模)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

9、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伴随着对传统下层文化的大力提倡。新文化人对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予以阐释,并充分肯定。新文化人之所以热衷于非儒之外的诸子学说,除了其本身思想体系内含的合理价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属于长久被封建统治阶级压制的非正统的思想学说。摘自欧阳哲生试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起源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康有为之变法理论”的核心主张。(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人充分肯定“非儒之外的诸子学说”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近代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相同态度。(要求:观点理解准确

10、;论证史论结合;评价合理深刻;表述清楚流畅;150字左右)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康有为”及材料内容均可得出主要派别是“维新派”;第二小问实际上回答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思想主张。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最后一句进行概括,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3)问,包括论证、评价两个层次,它涉及观点的概括、论证、评价及其表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派别:维新派。主张: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2)本身思想体系内含合理价值;它们长期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压制。(3)评分标准:立论: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论据:维新派:主张托古改制。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提倡传统下层文化。评价:阶级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表述:逻辑严密、行文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