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上传人:铁**** 文档编号:146098476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材简析】生活中,不同的车辆可能具有不同的动力驱动方式。在第2课我们学习了用气球喷气产生的反冲力作为动力,本课要学习另一种动力驱动方式,即用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轮子转动,轮子再带动整个小车前进。聚焦板块,教材用一组图片,唤醒学生玩橡皮筋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把橡皮筋拉伸后,有什么感觉”,然后提出驱动性问题“我们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板块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用橡皮筋组装小车,这是为第二个活动作准备的。第二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主要研究小车运动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实际上,也是研究小车运动状态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之间的关系,是对“运

2、动和力”概念的进一步构建和理解。研讨板块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指向了小车动力的来源,第二个问题指向小车行驶远近与其动力大小的关系。通过研讨,学生会认识到橡皮筋缠绕后被拉伸产生的力为小车动物提供了动力,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拓展板块,教材呈现了一幅橡皮筋拉长时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被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力越大。【学情分析】橡皮筋是学生所熟悉的物品,在生活中已经玩过橡皮筋,知道它的一些用途比如发射小球、栓系袋子、制作模型时的连接,也知道橡皮筋拉伸后会恢复到原来状态,而且橡皮筋拉伸的越长,产生的力会越大。但不知道橡皮筋拉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力叫做弹力,

3、也不知道如何将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认识橡皮筋动力小车的驱动特点,有利于了解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更是为后面研究车辆的摩檫力、设计制作小车奠定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2.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3.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科学探究目标1.会安装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2.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2.认同收集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不同小车就具有不同类型的动力。2.改变橡

4、皮筋的弹力大小会对小车的运动有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难点: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并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教学准备】学生:每组实验用玩具小车1辆、橡皮筋几根、测量距离的皮尺1根、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学生实验材料1套、钩码、班级记录单、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橡皮筋、小车1.出示橡皮筋,让学生拉一拉,说说发现。(预设:橡皮筋有弹性,橡皮筋会被拉长,松手后被拉长的橡皮筋会被弹回来,变回原来样子。)2.是的,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

5、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3.那你能用橡皮筋的弹力驱动小车,让小车动起来吗?揭示课题: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板书)二、探索: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活动一:如何用橡皮筋驱动小车(预计8分钟)材料准备:橡皮筋、小车1.学生讨论组装方法。(若学生想不出将橡皮筋绕在车轴上的方法,我们可以出示一个装有发条的玩具)2.橡皮筋应该绕在小车的哪个部位才能让小车动起来?(重点强调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车尾车身上,一端要绕在前轮车轴上)3.出示2组动图,教师介绍两种方向的橡皮筋缠绕方法。4.学生分组活动,用橡皮筋让小车动起来。5.你成功让小车动起来了吗?橡皮筋两种方向缠绕下,小车运动方向一样吗?(不一样)所以想要让小车向前运动我

6、们应该采用第一种方法,橡皮筋从车轴上方勾在车轴上,向后转动车轮。活动二: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预计18分钟)材料准备:橡皮筋、小车、皮尺、微视频、学生活动手册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觉得什么情况下,小车会行驶的远一点?(预设:橡皮筋多绕几圈)2.是不是如你们所说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呢?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验证一下。3.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实验方法。问题:橡皮筋缠绕时,怎样算一圈?问题:如何测量小车行驶距离?问题:为了让现象更加明显,我们可以设计分别缠绕几圈橡皮筋?问题:每组实验测几次为宜?如何取平均值?4.通过刚才的讨论,相信大家已经对接下来的探

7、究活动有所了解了,老师这还有一段完整的实验方法介绍视频,让我们通过这段视频在做一次梳理。(播放微视频)5.学生分组活动,10分钟。三、研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预计7分钟)材料准备:班级记录单1.汇报数据,说一说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预设达成共识: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2.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橡皮筋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大小一样吗?(预设: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3.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橡皮筋缠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预设: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4.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

8、行驶距离越远?(预设: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产生的弹力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小车行驶得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少,产生的弹力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小车行驶得近。)四、拓展:让橡皮筋产生不同大小的力(预计4分钟)材料准备:橡皮筋、钩码1.出示橡皮筋和钩码,如果老师将钩码挂在这根橡皮筋上,你觉得会出现什么现象?(预设:橡皮筋会被拉长)2.教师演示将一个钩码挂在橡皮筋上,随即提问:将一个钩码挂在这根橡皮筋上,橡皮筋会被拉长这么多,哪如果再挂一个钩码,你觉得橡皮筋会被拉长那什么程度?(预设:拉长一倍)3.教师演示在橡皮筋上分别挂两个、三个钩码、四个钩码的现象,随即提问:如果一直王橡皮筋

9、上加钩码会如何?这个问题留给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板书设计】弹力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产生的弹力越大 作用的时间越长【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节课的活动记录单与第一课的活动记录单极为相似,所以学生在活动记录过程中问题应该不大,但教师还需稍作强调平均距离的计算方法。要让学生试着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作业设计】 1、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A弹性 B弹力 C.反弾力2、做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实验时,在一种缠绕圈数下应该倣几次实验比较科学?A.1次 B.2次 C.3次或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