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课下限时集训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97571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课下限时集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课下限时集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课下限时集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课下限时集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课下限时集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课下限时集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节 氧、硫及其化合物课下限时集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硫及其化合物(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蔗糖的“黑面包”实验中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B白纸上滴加浓硫酸后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C浓硫酸主要以H2SO4分子存在D稀硫酸和浓硫酸性质完全相同2双选二氧化硫能起漂白、保鲜作用,使物品颜色显的白亮、鲜艳。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后褪色B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D湿润的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3(2015湖北六校调

2、研)食品、大气、工业尾气中的SO2均需严格检测或转化吸收,下列有关SO2的检测或吸收方法正确的是()A滴定法: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葡萄酒试样以测定葡萄酒中SO2的浓度B沉淀法:用Ba(OH)2溶液沉淀SO2,然后将沉淀在空气中洗涤、过滤、干燥、称重以测定大气中SO2的浓度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D石灰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SO2得到CaSO3,再经氧化,所得物质可用于生产石膏4向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X和Y可能是()选项ABCDX

3、SO2NO2HClCl2Y饱和NaHCO3溶液水Na2SO3溶液Na2SO3溶液5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A,把A溶于水得溶液B,向B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B变成C,在C里加Na2S产生气体D,把D通入B溶液得浅黄色沉淀E。A、B、C、D、E都含同一种元素。按A、B、C、D、E顺序排列的是()ASO2、H2SO4、H2SO3、H2S、SBSO2、H2SO3、H2SO4、H2S、SCSO2、H2SO3、H2SO4、SO3、Na2S2O3DSO3、H2SO4、H2SO3、SO2、Na2S2O36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已部分氧化,某学生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

4、淀,再加入过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结论正确的是()ANa2SO3溶液已部分氧化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为BaSO4D此实验能确定Na2SO3溶液是否已部分氧化7如表所示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溶液一定含有SO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D将SO2通入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5、有浑浊说明酸性H2SO3H2CO38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下)。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H2SO4B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二、非选择题9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1)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B装置中的现象是_。(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

6、素的现象是_。(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_。(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_。实验: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 且黑色物质为Cu2S。产生Cu2S的反应为aCubH2SO4cCu2SdCuSO4eH2O。则ab_。(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 mL溶液,取该溶液25.00 mL加入足量KI溶液中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0.36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2S2O3溶液25.00 mL。若反应消耗铜

7、的质量为6.4 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_。(已知:2Cu24I=2CuII2,2S2OI2=S4O2I)10(2016山东省莱芜市高三期中)SO2是无色有窒息性臭味的有毒气体,是一种主要的气态污染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备并对SO2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进行探究。SO2的制备(1)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的装置如图1(夹持仪器省略)。图1中的装置错误的是_(填字母);D的作用是_。探究SO2的性质(2)根据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SO2的性质。可选用的实验药品有浓硫酸、Na2SO3固体、Na2S溶液、FeCl3溶液、品红溶液等。探究过程实验装置如图2。(夹持仪器省略)请完成表格。药

8、品作用A_验证SO2的还原性B_C品红溶液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取A中溶液分成两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一: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方案二: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红。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原因是_。SO2的用途(3)二氧化硫通常作为保护剂添加到葡萄酒中,有杀菌、抗氧化、改善风味和增酸的作用,但吸入过量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最大使用量为0.25 gL1。图3为该小组对葡萄酒中的SO2进行收集与测量的装置。冷凝管中水的进口为:_

9、(填“a”或“b”);A中加入2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B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除去B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6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0.00 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gL1。11(2016北京海淀区期末)Na2S2O35H2O可作为高效脱氯剂,工业上以硫铁矿(FeS2)为原料制备该物质的流程如图所示:硫铁矿Na2S2O35H2O已知:.气体A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与硫化氢混合能获得单质硫。.pH约为11的条件下,单质硫与亚硫酸盐共热可以生成硫代硫酸盐。回答下列问题:(1)在沸

10、腾炉中将粉碎的硫铁矿用空气吹动使之达到“沸腾”的状态,其目的是_。(2)吸收塔中的原料B可以选用_(填字母)。aNaCl溶液bNa2CO3溶液cNa2SO4溶液(3)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制备Na2S2O3的过程(加热装置已略去)。A中使用70%的硫酸比用98%的浓硫酸反应速率快,其原因是_。装置B的作用是_。C中制备Na2S2O3发生的连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Na2SH2OSO2=Na2SO3H2S、_和_。(4)工程师设计了由硫铁矿获得单质硫的工艺,将粉碎的硫铁矿用过量的稀盐酸浸取,得到单质硫和硫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C“黑面包”实验中由闻到刺激

11、性气味可知,反应中还有SO2生成,体现出浓H2SO4的强氧化性;浓H2SO4主要以H2SO4分子存在,而稀H2SO4中以H和SO存在,二者性质不同。2.解析:选B、CSO2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后不褪色,A错误;SO2使沾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是因为二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证明了SO2的还原性,D错误。3.解析:选C酸性KMnO4溶液既能与SO2发生反应,也能与乙醇发生反应,A选项错误;BaSO3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BaSO4,B选项错误;氨水吸收SO2生成(NH4)2SO3或NH4HSO3,(NH4)2SO3或NH4HSO3与H2SO4反应生成SO2,富集后的SO2可循环使用,C选项正确;常温下石灰石与SO2不反应,D选项错误。4.解析:选AA项,SO2和NaHCO3反应有CO2产生,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项,当关闭活塞K时,NO2先进入Y中与水反应,产生的N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项,打开K时,HCl直接进入品红溶液中,HCl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项,当关闭K时,Cl2进入Na2SO3溶液中并与其发生反应,生成Na2SO4和HCl,没有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中,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