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097180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教学大纲系部: 基础部 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 公共课教研室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教学学时】 32学时【课程学分】 2学分【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开课专业】 全校各专业公共课【选用教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5) 蔡安延、李旺根主编 【参考教材】 1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仲少华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 2现代通用应用文写作教程 赵玉柱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演讲与口才 曹丽娟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4现代社交礼仪 刘

2、文主编 天津科学出版社【课程性质、目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个人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懈努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基本掌握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学会运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通过

3、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探索、生涯决策、自我管理、自主创业等能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求职技能。【课程基本要求】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详细了解大学生活的阶段性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等,并能够据此逐步建立起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生涯发展规划。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

4、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备注(教学方法 如:一般讲授,课堂讨论,作业,实际操作等)第一章就业规划2一般讲授及作业第二章职业道德2重点讲授第三章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重点讲授第四章公务员制度2一般讲授第五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4重点讲授第六章培养良好的求职心理素质2一般讲授及案例分析第七章学会推销自己3课堂讨论及实践第八章就业的方法与技巧3讲授及个人简历制作第九章职场礼仪常规3多媒体及录像教学第十章大学生创业与创业准备2一般讲授第十一章大学生创业

5、设计与创业实务3讲授及实践第十二章创业企业的市场营销2课堂讨论第十三章创业企业管理2一般讲授并辅以管理软件学习合计32第一章 就业规划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就业规划对大学生的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2、就业者认识自我3、走出择业误区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就业规划的意义一、职业的定义:指人们为了谋求发展而从事的相对稳定、有经济收入、特定类别的劳动。二、职业生涯的含义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四、就业规划的意义1、首先在于它是满足人生需求的重要手段2、就业规划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大学生急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五、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六、培养正确的就业劳动观第二节

6、 就业者认识自我一、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二、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三、认识自己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四、明确职业定位第三节 就业分析一、社会环境分析1、社会分析:了解国家在就业方面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情况;了解职业的特点;了解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2、组织分析3、人际关系分析4、未来十大热门专业分析二、明确自己所需,正确选择职业方向(四大原则)1、“选择自己所爱”的原则2、“择己所长”的原则3、“择己所需”的原则4、“择己所利”的原则三、规划未来职业1、职业道路选择与自我发展计划2、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限3、自我肯定与进步第四节 走出择业误区一、求职的想法二、求职的困境:学不致用;专业

7、对口;城市情结;迷信热门;外企情结;追求高薪。三、就业趋势:自己与小企业一起成长;用人单位喜欢复合型人才;让工作业绩说话,“出身”其实不重要;留不住人错不在用人单位;大学生毕业首月工资变迁。第五节 个人创业一、创业的条件:个人条件;资金条件;团队条件;社会关系条件二、创业的切入点:高科技领域;智力服务领域;连锁加盟领域;小型店面经营。第二章 职业道德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道德的体系构成2、了解职业道德的形成、特点和功能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产生于构成一:道德的概念二:道德的三个层面:家庭道德(家庭美德);社会道德(社会公

8、德);职业道德三:职业道德的形成: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古代文献记载四、职业道德体系的构成1、思想品质(是从思想上对我们服务人员提出的要求):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拥护政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服务态度(是从具体的工作态度上对我们进行规范):尊重自身;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自己的单位。3、经营风格(是从总体上体现我们对经营上的要求):货真价实;诚实无欺。4、职业素养(是对我们进行技能性的要求):精通业务;坚守岗位;勤奋工作;团结协作。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与功能一、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多样性、针对性;历史的继承性二、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第三章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对

9、就业的作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了解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含义2、了解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3、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对就业的作用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我国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一、我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初步建立二、就业准入控制政策:国家对实行就业准入有什么具体规定;职业资格的概念;职业资格证书的定义及用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含义、三、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1、区别2、联系四、职业资格证书对从业者的作用第二节 职业资格的考试类型及方法一、职业资格的考试类型二、职业技能鉴定第四章 公务员制度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公务员制度及其录用的程序。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公务的定义2、了

10、解公务员制度3、了解公务员的录用程序4、掌握公务员录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一、公务员的概念二:公务员的分类:政务类公务员(政务官)、业务类公务员(事务官、业务官、文官)三、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的区别:产生的方式不同、任期不同、职责不同、评价依据不同、管理机关不同。四、公务员制度(文官制度)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原则:竞争原则;功绩原则;法制原则。第二节 公务员的录用一、公务员的录用主管机关二、公务员主管机关的四大功能三、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与地方国家公务员的区别:报考时间不同;报考的条件不同;考试内容要求不同。四、报考条件和程序1、报考的条件:具有中华人

11、民共和国的国籍;报考人员的年龄原则上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具备报考职位所需的其他条件。2、报考程序:职位查询;网络报名及资格审查流程;信息维护;准考证打印。五、笔试六、资格复审和面试七、体检和考核八、公示和录用九、试用第五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的定义及作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劳动法的含义2、了解劳动法的调整对象3、了解劳动工资和劳动保护的内容4、了解劳动合同的含义5、了解集体合同和就业协议6、了解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7、了解

12、社会保障法的概述8、了解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法律制度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劳动法一、劳动法(劳工法)的定义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的特征表现2、劳动关系的建立3、劳动关系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劳动力(法律特征)、劳动(法律特征)。(二)劳动附随关系1、劳动附随关系的概念2、劳动附随关系范围包括:劳动行政管理关系;劳动服务关系;工会关系;社会保险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关系。四、劳动法的体系:劳动契约法;劳动标准法;社会保障法;劳动关系程序保护法。五、劳动工资:最低工资保障;工资支付的保障;工资扣除的规定(直接扣除和间接扣除)六、劳动保护1、工作时间和休

13、息、休假2、劳动安全卫生:女工的保护;未成年工保护第二节 劳动合同及劳动争议处理一、劳动合同的定义二、劳动合同的结构三、劳动合同的作用四、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1、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废止或者修改;用人单位转产或者调整、改变生产任务;用人单位严重亏损或发生自然灾害,确实没有能力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法律允许的其他方面。2、变更的程序:及时提出变更合同的要求;按期做出答复;双方达成书面协议。五、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双方自愿;平等协商;不得损害一方的利益。六、集体合同1、集体合同的概念2、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七、就业协议八、就业协议与

14、劳动合同的关系1、区别2、联系九、就业协议的签订程序十、劳动争议十一、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十二、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第三节 社会保障法一、社会保障法的定义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体系(主要内容)三、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四、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五、养老保险六、失业保险七、工伤保险八、医疗保险九、生育保险第六章 培养良好的求职心理素质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良好的求职心理在求职中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如何克服消极的心理素质2、培养积极的求职心理素质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求职者消极心理素质特征一、心理素质二、求职者消极心理素质的表现1、羞怯心理2、心理依赖3、依附心理4、恋乡心理5、保守心理6、自卑心理7、自大心理8、攀比心理9、仕途心理10、从众心理11、患得患失心理12、急功近利心理13、理想主义心理14、悲观焦虑心理第二节 求职者如何克服消极心理素质一、求职者自身方面:心理调适;理智评价自己;客观看待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