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82557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原创)下列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含量最少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不能合成ATP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既是原料又是产物D添加ATP、H和CO2的离体叶绿体基质可完成暗反应【答案】B【解析】叶绿体中含量最少的色素是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A项正确;叶绿体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B项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水的参与又有水的生成,C项正确;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需要的条件是ATP、H、酶,原料是CO2,D项正确。2(2015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模拟

2、)历经一个多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有关下面几个著名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B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H2O【答案】C【解析】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A正确;萨克斯的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是否光照,因此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正确;恩格尔曼的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错误;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3、,D正确。3(2015年浙江台安县校级一模)如图是某种细菌内发生的生化反应,据此判断其新陈代谢类型是()A自养厌氧型B异养厌氧型C自养需氧型D异养需氧型【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此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FeSO4氧化为Fe2(SO4)3,并利用这一过程所放出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故此细菌为化能合成细菌,同化作用属于自养型,又因该过程需氧气,故异化作用为需氧型。4(2015安徽黄山七校联考)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图示依次为H、ATP、CO2、(CH2O)D和不仅用于还原C3,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答案】D【解析

4、】是H,是ATP,是CO2,是(CH2O),是光反应,是暗反应。光反应和暗反应分别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呼吸作用产生的ATP才能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生命活动。5(2015年北京石景山区期末考试)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l、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图l中的A是NADPH,图2中的B只来自丙酮酸C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D影响图l、2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答案】C【解析】图1中能将水进行光解,产生A应是H,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

5、薄膜上,图2中应是B(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故A错误;图2中的H来自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故B错误;两种生物膜都可以产生ATP,故C正确;影响图1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影响图2呼吸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故D错误。6(2015年山东潍坊一中月考)请根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中时,过程都会发生B晴朗夏天的上午10点左右,北方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多于C晴朗夏天的中午,将减弱,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D进行和时,物质从产生部位到利用部位都将穿过4层磷脂分子【答案】C【解析】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过程都不会发生;晴朗

6、夏天的上午10点左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叶肉细胞中多于;晴朗夏天的中午,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减慢,减弱;进行和时,物质从产生部位到利用部位穿过4层膜,共8层磷脂分子。7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15 和25 条件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光照强度等于0时,该植物在25 时比15 多吸收氧气10毫升/小时B当光照强度等于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在两种温度下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C当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司时,适当地降低温度有利于温室内该植物的增产D当光照强度超过8千勒克司时,15 下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暗反应【答案】B【解析】当光照强度等于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在两种温

7、度下净释放氧气的速率相等,但由于两种温度下的呼吸速率不相等,因此25 时的总光合速率大于15 时的总光合速率;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司时,15 的净光合速率大于25 的净光合速率,因此,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照强度超过8千勒克司时,15 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制约因素是温度和CO2浓度,温度和CO2浓度都是暗反应的制约因素。8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0.00 3%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其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A曲线表示C3,B曲线表示C5B夏季“午休现象”时C3、C5变化与本图不一

8、致C适当增加光强,叶肉细胞中的C3、C5会同时增加D当CO2浓度又变为0.00 3%时,图中曲线将再次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将植物从低浓度CO2环境中转移到高浓度CO2的环境中,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增加,C5含量降低,然后达到平衡状态;夏季“午休现象”是植物由于缺水,气孔关闭,叶绿体中CO2浓度降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含量增加,C3含量降低,然后达到平衡状态;将植物从低浓度CO2环境中转移到高浓度CO2的环境中,同时适当增加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C3的还原加快,C5的产生也加快,CO2与C5结合产生C3的速度也加快,暗反应的循环达到新的平衡,但不会是C3、C5同时增加;

9、当CO2浓度又从高浓度变为低浓度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降低,C5含量增加,然后C3和C5的含量达到新的平衡状态。9(2015年江西南昌重点中学模拟)某植物放置在密闭的玻璃钟罩中,首先将其放在光照下,然后突然将其放置在室内黑暗中一段时间,然后开启室内光源,测得密闭容器中CO2含量的变化如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C段表示植物处于黑暗中玻璃钟罩中的CO2含量的变化图BDE段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B点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D点多DB至C的过程中,叶绿体中H的含量是上升的【答案】D【解析】BC段钟罩中的CO2含量升高,因为植物处于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DE段CO2含量不再发

10、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相等;B点CO2浓度低,因此B点积累的有机物比D点多;BC过程无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H含量下降。10(2015年山东省高考模拟冲刺二)1951年,卡尔文因发现光合作用合成己糖(葡萄糖)反应中CO2的固定途径获得诺贝尔奖。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tlt2t3t4t5)的光照,分析14CO2去向。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光照时间0t1t2t3t4t5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无注:表中依次代表:3磷酸甘油酸(C3H7O7P);1,3二磷酸甘油酸(C3H8O10P2);3磷酸甘油醛(C3H7O7P);己糖;

11、C5化合物;淀粉。A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的自变量Bt1时,中的3个碳原子都具有放射性C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D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也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可知,不同时间14C的去向为本实验的自变量,A错误;t1时刻,中的3个碳原子不一定都具有放射性,B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C正确;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不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只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的种类,D错误。二、非选择题11(2015年江苏盐城期中考试)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

12、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1甲过程中“I”是_,其在_ _(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_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 (答具体结构)。(2)图2中细胞器a是_,物质是_。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_(用字母表示)。(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温度/51020253035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11.83.23.73.53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0.50.7512.333.5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 (填“增加”或“减少”)。假

13、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mg。【答案】(1)O2 (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 第三 线粒体内膜(2)液泡丙酮酸、Hc、d、e、f、(b)(3)增加19【解析】(1)分析图可知,图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在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氧气和H,因此图中I为氧气,并且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将应用于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2)植物细胞中液泡能够吸收水分,图2中细胞器a是液泡。物质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生成的丙酮酸和H。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理伦上会有二氧化碳的吸收和

14、氧气的释放,即c、d,同时呼吸作用照常进行与叶绿体之间的气体交换即发生e、f。(3)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光合作用总量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25 时总光合速率3.72.36;30 时总光合速率3.536.5,故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假设呼吸速率不变,在30 时,一昼夜中植物积累量为净量(可用CO2净量表示),吸收的CO2净量3.51431019 mg。12下图甲为探究光合作用的装置图,图乙为不同CO2浓度下温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CO2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