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第三讲__日本农业经济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74640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第三讲__日本农业经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版第三讲__日本农业经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版第三讲__日本农业经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版第三讲__日本农业经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版第三讲__日本农业经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第三讲__日本农业经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第三讲__日本农业经济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日本农业经济,一、日本农业发展概况 二、日本农业的现代化 三、日本农业的生产关系 四、日本农业政策及其动态,日本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东临太平洋。全境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390多个小岛组成,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1996年有人口1.26亿人。国民生产总值4.64万亿美元,人均GNP36544美元。 日本是人多地少国家,农业已经实现现代化,但由于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局限性很大,工农业发展不平衡,是农产品进口大国之一。日本农业与我国有不少相似之处。研究日本农业有重要意义。 回,一、日本农业发展概况

2、,(一)日本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二)二次大战前农业的发展简况 (三)二次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简况 (四)日本农业生产结构的历史演变 (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返回,(一)日本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和良港。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平原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24%,多零星分布在大河的下游和沿海地区。 日本大部分地区属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东北部和西南部气候差异大。前者形成高山地区的寒冷型农业,后者则发展适合温暖气候的作物。 日本牧场面积小,1992年共有永久性牧场6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69%,人均只有0.005公顷,对发展畜牧业不利。 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

3、7%。林业极为发达。 日本有许多高温热泉,是世界上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暖流和寒流在日本东北海面相汇,造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沿海渔产极为丰富。,返回,(二)二次大战前日本农业发展简况,明治维新以前,农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70%的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此时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并以水稻、麦类、杂粮的生产为主。政府政策主要保护粮食,对棉、麻等经济作物实行自由贸易,经济作物急剧衰退。 明治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日本对外侵略,扩大对外贸易,其生丝出口促进了养蚕业的发展。同时,国内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增加了水果、蔬菜、畜产品的需求,拉动了这些产品的国内供给,因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

4、民收入增加。 明治农法:明治维新以后,于1870年代从欧美国家输入了农机具、肥料和农业品种与种养方法,并建立自己的农具制造厂和农业试验场等,但均因不合日本国情而舍弃。因而转向推广多投劳动力和增施肥料、改善栽培技术和改良作物品种为中心的“明治农法”。这种精耕细作的高劳动集约化经营,促进了此是日本农业的发展。 明治末期到一次大战前,日本又从中国的东北运进大量的廉价豆饼作肥料,且增加化肥施用,加上耕地也有所增加,农业发展较快。以稻米为例,1878-1882年间,年均总产536.4万吨;到1898-1907年间,年均总产增至765万吨,增长42.61%。 1920年到二次大战前,日本农业一直处于停滞衰

5、退之中。到1930年代,仅从朝鲜和中国掠夺的大米就占其商品米总量50%。日本小农纷纷破产。,返回,(三)二次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简况,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农业比战前下降40%,人均占有谷物由288千克减少至130千克。 1945-1950年是日本农业改革恢复阶段,农业生产年均递增率高达10.6%。从50年代开始,日本农业转入稳定增长,70年代以后农业增长速度逐年递减。,返回,(五)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返回,在历史上,农业是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基础。日本资源贫乏, 农业中的养蚕是日本最早工业发展的基础。1930年,蚕茧产量曾高达 39.9 万吨, 居世界首位。 生丝出口 换回棉花和机

6、器棉织品 出口换回煤、铁等工业原料,促进日本工业发展。 农业还在市场、劳动、资本积累等方面支持日本工业发展。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农业实行严格的监督制度和义务交售制,支 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二次大战后,农业在日本经济中的比重显著下降。,日本农业比重下降,一方面反映战后日本经济的现代化; 另一 方面,则反映出日本农业日益依赖外国农业。1980和1994年,食物 进口占日本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2%增加到18%。,(四)日本生产结构的历史演变,农业生产结构受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主要是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水稻、麦类和杂粮占压倒优势。 后来,生丝出口增加,形

7、成稻米与养蚕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结构。 20世纪初到二次大战前,日本的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一是随着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和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后国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养蚕业继续发展,日本成为生丝出口大国; 二是一次大战后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导致自给性作物大幅度减少,商品性作物和畜产品增加。但总的说,此时还是以水稻为主而畜牧业不十分发达的农业结构。到1937年,农牧业总值中种植业占81.6%,养蚕业占10.4%,畜牧业占8%。 二次大战后,尤其是1945-1964年间,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结构随之变化。 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 种植业比重下降,但水果、蔬菜比重上升。

8、 水稻和养蚕相对比重下降。,返回,日本畜牧业结构演变情况,返回,日本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变化情况,返回,二、日本农业的现代化,(一)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二)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三)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特点,返回,(一)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进程,返回,二次大战以前,日本的农业技术进步一直很缓慢,水平也很低,农业现代化尚未真正起步。 二次大战后,面对严重的农业衰退、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1948年政府颁布农业改良助长法案、1951年开始实施农地扩大和改良十年计划,1952年又制订主要农作物种子和土壤保持法等,同时废除地主制和租佃制,并由政府投入大量补贴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事业发展。 50年代后半期开始,

9、日本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期,非农产业高速发展,剩余农业劳动力被吸收,发展机械技术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此时,重化工业也为农业提供了大量高效、低价的农机农具、化肥农药等。但此时的技术进步重点,仍然是化肥化合良种化。 60年代开始至70年代上半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需要,使得机械技术的使用普遍化。其中,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对农业发展方向、目标和措施予以确定,使60年代和70年代上半期农业现代化在日本形成高潮。 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农业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的深化和完善期。,(二)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内容,返回,良种化:1910年代以前,稻、麦等主要品种改良由有经验的老农进行;之后主要由农业

10、试验场通过人工杂交培育。育种方向是高产、稳产、成熟期不同的各种作物品种。制定作物种子法,规定良种选育、繁育、推广等制度(新品种选育由中央试验场进行繁育分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用种,分别由县农林试验场、农协种子中心及其特约农户完成。做到良种区域化、标准化。为有效节约饲料,日本从5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欧洲畜牧品种,并不断进行改良,以节约大部分依靠进口的饲料。 化学化:日本农地利用强度大,集约化程度高。 化肥:1880年时就着手建立化肥工业,二次大战前化肥施用已经相当普及,战后进一步发展。化肥施用结构也日益合理化。1956年N、P、K的比例为41.8:29.7:28.5,1985年则变为33.9:36.2

11、:29.9。1994-1995年日本化肥产量116.5万吨,消费量178.3万吨。 农药:二次大战前日本已少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但战后农药生产和使用迅速发展,目前农药产量在60万吨以上,为世界上使用农药最多的国家。农药品种结构上杀虫剂的比例逐步上升,现在杀虫、杀菌和除草剂大约是“三分天下”。农药的发展方向是高效低毒化。 农田水利化:早在1896年日本就制定了河川法,规定河床和水资源属于公共财产,由政府统一管理和维修。以后又相继颁布一系列改水治土的法令。1994年,灌溉面积达27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9.5%。 农业机械化:直到1960年代初,日本主要农业作业过程仍靠人畜力,机械化程度很低。

12、60年代后,农业机械化进入高潮期。1967年基本实现规定作业和田间作业机械化,1977年又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同时,畜牧业、园艺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也迅速提高。,(三)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特点,返回,循序渐进,先良种化、水利化、化学化,后机械化。日本人多地少,提高单产是其发展农业的目标首选,这就必须解决良种化、水利化等问题。1960年代以前,日本之所以未能实现机械化,是因为当时工业无法给农业提供必须的先进农具,也不能为农业机械所替代的劳动力找到就业市场;同时,小农经营、地块零碎也阻碍了农业机器尤其是大型机器的使用。 小农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有效结合。欧盟农户的平均耕地规模,1980年代已扩大至15.

13、7公顷(英国甚至达到68.7公顷),美国、加拿大等规模则更大。而日本直到1985年,每一农户所拥有的耕地还仅为1.229公顷。这就使得日本农户必须采用小型农业器械,并以项目规模经营为主,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以克服小农的经营的不足。 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日本在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虽目前还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同时,大幅提高土地生产率。1994年每公顷谷物产量,日本为6449千克,美国5572千克,德国为5829千克,加拿大为2598千克,澳大利亚为1218千克。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工农之间,从劳动力、资金、原材料、生资等方面,相互援助,促进了日本国民经济

14、的总体发展。,三、日本农业的生产关系,(一)明治维新以前的农业生产关系 (二)明治初期的农业改革 (三)地主制的发展和租佃制度的形成 (四)战后的农地改革 (五)农民的分化和兼业化 (六)垄断资本对农业的控制 (七)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返回,(一)明治维新以前的农业生产关系,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是一个封建领主统治下的落后农业国,农民占全国人口80%。 17世纪-19世纪60年代是日本的封建统治时期。农民无地,只是从封建领主那里取得以小块世袭份地,进行落后的小农经营。幕府规定地租和赋税合二为一,称为“年贡米”,至少是“四公六民”,最高大“七公三民”甚至“八公二民”。 农民无种植自由,生产决策由领主

15、决定。并且不得从事手工业和商业,除节日外不得吃大米,禁止穿丝或麻制的衣服。 领主还在农村实行“联保联坐”制度。每五户一组,若有组员拖欠“年贡米”或“犯罪者”,全组要负连带责任。 1868年,幕府被推翻,建立明治天皇政府。 由于日本封建势力顽固,明治维新是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革命,新政府是地主和资产阶级联盟专制。,返回,(二)明治初期的农业改革,明治维新,首先废除了封建割据和领主对农民的各种等级制度和法规。并规定农民有居住和择业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劳动力市场。 农地制度和税收制度也进行改革。主要是农民有种植自由,土地可自由买卖和出租,根据土地实际支配权确定土地所有权,按土地等级规定地价

16、再按地价向土地所有者收税(税率3%)、要求改实物地租为货币地租。 农地改革的结果是,第一,满足了部分富裕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第二,是新兴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成为合法的土地所有者;第三,占农户总数1/3的短期租种土地的农民,完全没有得到土地。 不过,农地和地税改革总的看还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明治维新的前30年,日本农林水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仅次于工矿业(3.3%)。,返回,(三)地主制的发展和租佃制的形成,返回,日本个体农民的破产、土地的集中没有象欧美国家那样引起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而是半封建地主制和租佃制的形成。其主要原因是剩余劳动力无法消化。 土地集中有三种形式。第一,商人、高利贷者集中土地成为商人高利贷地主;第二,幕府时有权势的富农,转化为豪农地主;第三,明治维新后,上层自耕农集中土地转化为地主。 明治后日本的租佃关系仍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表现在:第一,租佃率高,占土地产出的50-60%;第二,实物地租为主(1941年水田占99%,旱地占40%);第三,租佃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