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热点问题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73123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9.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热点问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新型城镇化热点问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新型城镇化热点问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新型城镇化热点问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新型城镇化热点问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热点问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热点问题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城镇化建设热点问题 经济学教研部 何小波教授,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大战略、大问题。特别是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研讨城镇化科学发展的问题,这很必要,意义重大。,内容梗概,一、城镇化战略选择与定位 二、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选择,(一)城镇化的战略选择与定位,李克强同志近期关于城镇化的论断,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 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 要发挥城镇化拉动消费、扩大和优化投资、改善民生的多重效应。,预计中国城镇化在2020年达到60%,城

2、镇人口8.5亿人 2030年达到68%左右 大约在2033年前后达到70%,只有当城市成功的时候,整个国家也才会成功。 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斯蒂格利茨,1.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城镇化的战略选择,世界城镇化:伴随现代化的过程 19世纪初 3% 20世纪初 13%14% 20世纪末 48% 2011年 52.08% 2030年 59.86% 2050年 67.13%,世界六大城市群的集聚度,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城市人口比重 30%以下,初期阶段; 30%_70%,加速阶段; 70%_90%,后期阶段。,现阶段 的位置,美国诺瑟姆(Ray MNortham),2.城镇化发展

3、规律的内在要求,30年经济增长之谜:供给推动+国外需求,19792010年 GDP增长率平均9.9%,持续快速增长 GDP10% 17年 GDP7%9% 12年 GDP5% 3年 改革开放的中国模式:解放生产力,释放发展的供给能力 保留的举国体制放大了大国的经济作用 开放型经济利用国际市场的强劲需求,3.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高储蓄条件下的投资推动 2009年,消费率为48.0%,发达国家70%。 2009年,投资率为47.7%,超世界平均水平2倍。 人均消费水平 2009年为1360美元,不及世界平均水平5093美元的13,仅为美国的4.0%。 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低成本 农村工业化

4、、城市化产生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居高城市化人口红利:低成本供给劳动力和高储蓄 014岁 1982年 33.6 65岁以上人口 1982年 4.9 2000年 22.9 2000年 7.0 2010年 16.6 2010年 8.9 廉价的土地和环境资源:外资进入的主要吸引力,3.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支持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减少 城市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减缓,民工荒显现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 2012年劳动力人口的总量第一次下降,减少了345万人(9亿) 支持高投资的高储蓄难以为继 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日益突出,可建设用地紧张,土地价格上升。 扩大外需不再是开放目标

5、世界经济两次探底 主权债务危机在欧美蔓延 美国需求下降 失业率偏高,消费疲软 财政悬崖及其对策:政府紧缩需求 美国产业转型:出口五年翻一番,再工业化 国际市场制造业竞争更加激烈 比较优势不存在 出口竞争力在下降 出口数量大 附加值不高 没有核心与关键技术,3.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城镇化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基本前提 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4.城镇化是改革的大战略,(二)城镇化的战略定位,城镇(城市),最初是在农业生产有了剩余、手工业从农业分离,进而商品交换扩大形成固定交易市场并与防御性城堡融为一体逐步发展起来的

6、。 “Urbanization”:国外译为“城市化”,我国译为“城镇化” “Urban”:城市(city)和镇(town) 许多国家镇的人口规模较小,有的甚至没有镇的建制。 中国设有镇的建制,人口规模不少与国外的小城市相当,人口不仅向“city”集聚,而且向“town”转移“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的一个特点。 故有学者把中国的“Urbanization”译为“城镇化”。中央文件也采用“城镇化”的提法。,城镇化是指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并向城镇集聚,从而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

7、扩散的历史过程。 张占斌教授,(二)城镇化的战略定位,对城镇化的理解偏差:,城镇化=城市化 城镇化=房地产化 城镇化=土地城镇化 城镇化=投资建设 城镇化=城市现代化 城镇化=提升户籍居民生活福利 城镇化=非农化,李克强:推进城镇化不能人为“造城”,统筹城乡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三要素:产业、城市、人) 李克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城镇,体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 “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

8、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 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化 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注重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三)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 评价指标,水平相当,速度适中,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的过程,1.对于城镇化定义

9、的理解,城镇化是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的过程,我国城市和小城镇并存,2.我国城市和国外城市的区别,我国的“镇”本质上是小城市,2.我国城市和国外城市的区别,3.城镇化不等于现代化,4.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城镇化进程是“退二进三”的过程。,城市发展是传统的服务业为城市中低收入人口提供服务的过程。,城市功能是否完善取决于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好坏。,二、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城镇化建设现状,1.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加,20002012年 城镇化率:36.2% 增至52.6%,年均提高1.4% 城镇人口: 4.6亿 增至 7.1亿,年均增长近2080万人,2012年我省城镇

10、化率位列全国第二,2012年,我省城镇化率为65.7%,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比2007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达到2881.5万人,比2007年增加337.1万人。 全省形成了由2个副省级市、12个地级市、44个县城(县级市)、607个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 我省城镇化率的目标是到2015年达到70%左右,2020年达到75%左右。,2.农民工推动流入地和流出地城镇化水平提高,3.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不断完善,4.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20062011年基础设施发展情况,5.区域间差距明显,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明显滞后,6.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变化,中西部地区明显

11、快于东部地区。(剔除2010年因受六普数据统计的影响,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出现突增的情况),2006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每年增长情况(%),1.1 现状,6.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变化,农民工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分布,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务工人数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上升,速度远快于东部地区。 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而东部地区比重逐年下降。,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2010年农民工监测报告和2011年农民工监测报告,(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质量不高,1.城镇化质量不高,公共服务差别大,农业户籍人口 2.6亿,2012年,“半城镇化”状

12、态(3国) 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80后和90后农民工占到60%, 有1亿人,基本没有承包地 和宅基地,没干过农活, 不愿意回农村。 社会矛盾、社会风险 形成“新二元结构”,2.粗放利用土地,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我国60%山地和高原,宜居土地只占19%,人均耕地为世界水平的40%,基本农田更少。 城镇人口密度下降 每平方公里由 8500降至7700人 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威胁国家生态安全,(2)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3.城市发展方式粗放,管理水平不高,重表面轻地下 重政府轻民生 重形象轻设施 重新区轻老城 重短期轻长远,3.城市发展方式粗放,管理水平不高,4.城镇间资源配置不平等,中国(20

13、12年)与典型发达国家城市化、工业化及服务业发展对比,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其他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11年,其中日本和法国的工业与服务业数据为2009年,其他指标为2010年。,5.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工业增加值占比的24倍,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5.“城市病”挑战城市可持续发展,形形色色的城市病,1.对城镇发展规律认识不够,(二) 产生问题的原因,2.参照系水平过高,抬高城市发展成本,3.过多强调工业为主导,4.财政体制不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加剧短期行为,5.城镇管理模式的限制,基层城镇政府公共服

14、务能力不足,以户籍人口为依据的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制 约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以户籍人口为依据,6.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选择,1. 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 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1)城镇化抓手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改革户籍制度,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 人口市民化,努力 实现城镇基本公共 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马尼拉,吉隆坡“华人新村”,今日第三世界都市贫民窟,孟买,里约热内卢,(3)保障农民工在城镇的合法权益,(4)建立各级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摊机制,2.完善土地政策,完善

15、征地制度改革,过去的大墩村,现在的大墩村,1.合理制定征地补偿标准 以被征收的农用地用益物权为依据,以被征地后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原则,科学制定征地补偿标准。 2.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发展权 依照征地后“农民发展权益不减少”的原则,留给村委会 “发展用地”,通过规划引导,确保其支撑劳动就业的能力和经济产出不小于被征收的农用地。 3.明确赋予被征地农民的均等发展机会 按照“不同阶层所获发展机会均等”的理念改革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县政府的采购制度、扶持村办股份公司。 4.有效发挥农民参与征地拆迁的积极性 “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农民的利益农民享”。 5.赋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同等的发展权益

16、对于大墩村整体搬迁节约出的建设用地,允许村委会出让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大墩模式”主要做法:,着力改善创新环境和生态生活环境 优势聚集:经济资源、资源运用、资源战略、体制创新优势 营造两类环境:生态生活、创业创新 良好的发展生态:产业、生产、生活、政治 着力专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产业集群 尊重规律 聚集重点 突出特色 市场牵引 产业链接 着力防范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系统风险 技术风险、生产风险、过度进入风险 、贸易条件及环境风险等,3 . 加强产业支撑,推进城镇化亟待发展的十大产业,服务业 保障性住宅产业 城市环保节能产业 城市应急产业 文化产业,城市水资源产业 先进制造业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市新能源产业 老龄产业,全球产业价值链新格局New Pattern of Global Industrial Value Chain,4.投融资政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多元化,5.深化行政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