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峡南矿贯通设计说明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606349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峡南矿贯通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龙门峡南矿贯通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龙门峡南矿贯通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龙门峡南矿贯通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龙门峡南矿贯通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门峡南矿贯通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峡南矿贯通设计说明(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我国的能源资源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据1997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2000m深度的煤炭总资源为5.57万亿t,1000m深度为2.86万亿t截止1996年末,全国累计保有储量为10024.9亿t,探明储量为6044亿t。2000年煤炭在一次资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达67,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开采方式上,中国井工作业的煤矿占95,井深平均在-400m以下,与世界各产煤国家相比,不但煤系、地层构造复杂,而且矿井事故多发。煤矿生产安全历来为我党和国家所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煤炭战线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全国煤矿生产状况与解放前相比发生

2、了根本性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煤矿迎来了科技的春天,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全国煤矿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指导思想,向安全、高效、洁净、环保、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迅速发展,煤炭工业在生产、建设、科研、教育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领域的科技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煤矿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煤炭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煤炭是我国应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矿山中最大的工程即是井巷贯通。在贯通中要保证各掘进面均沿着设计位置与方位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限,避免对采矿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贯通测量过程中发生错误

3、未能贯通或接合处的偏差值超限都将影响井巷质量,甚至造成井巷报废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在经济上和时间上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测量人员有必须熟练掌握贯通设计有关的理论,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对待贯通测量工作。工作中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 .要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时,保证贯通所必需的精度,既不因精度过低而使巷道不能正确贯通,也不盲目追求过高精度而增加测量工作量和成本。2 .对所完成的每一步每一项测量工作都应当有客观独立的检查校核,尤其要杜绝粗差。贯通测量的基本方法是测出待贯通巷道两端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通过计算求得巷道中线的坐标方位角和巷道腰线的坡度,此坐标方位角和坡度应与原设计相符,差

4、值在允许围之,同时计算出巷道两端点处的指向角,利用上述数据在巷道两端分别标定出巷道中线和腰线,指示巷道按照设计的同一方向和同一坡度分头掘进,直到贯通相遇点处相互正确接通。1.矿区基本概况1.1行政隶属龙门峡南矿行政区划属省市区光辉乡。建设单位为省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门峡南井田位于省市北东,属市区光辉乡及龙滩乡、达州市大竹县庙坝乡、渠县望溪乡所辖。矿区南北长约9.2km,东西宽约2km,面积18.52km2。地理坐标为北纬303349303910,东经10659331070235。矿区南起11号勘查线岩土梁子、四方山一线,北至19号勘查线大梁坪、石庙子、家湾一线,东至肖家院子、朱家

5、院子、龙洞湾一线,西起坎岩坪、高家堰、花礼堂一线。矿区南与龙滩煤矿相邻,北与龙门峡北井田接壤。工程位于华蓥山煤田龙门峡井田西翼近中部,行政区划属省区光辉乡民生村、光辉村、梭石村。拟建平硐工程井口有简易公路经光辉乡与外部相连,西至市城区约48 km,南西距襄渝铁路火车站约19km。交通条件能满足施工设备、材料运输要求(见交通位置示意图1)。1.2地形地貌本区位于盆地东部边缘的华蓥山区,岭谷相间,山岭走向与地质构造线大体一致,约呈北20东。矿区地势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东部山脉海拔标高1000m以上,最高点位于井田11号勘查线东端四方山,海拔标高1138.33m;最低点位于平硐附近,海拔标高305m

6、,相对高差833.33m。山坡主要由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至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的地层组成,构成顺向坡,地形坡度硐口附近一般2030,硐身段地表一般在50左右。区槽谷两侧近于东西向的“V” 字型横切冲沟较发育,植被茂盛,发育溶沟、溶槽、漏斗、落水洞、溶洞、岩溶洼地等形态各异的岩溶地貌景观,属构造侵蚀、溶蚀中低山地貌1.3煤层分布情况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为含煤地层,其中,仅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含区可采的二连子煤层和外煤层,龙潭组第一段(P2l1)含主采的K1和K2煤层。其余除须家河组第、三段含少量煤线外,均不含煤层。1.3.1二连子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

7、段 (T3xj5)上部,上距须家河组第六段砂岩底界一般2026m。下距外煤层约70m。煤层总厚度0.320.37m,平均0.35m,含较稳定的泥岩夹矸一层,厚0.080.10m,煤层顶板为泥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煤层较稳定,属全区可采煤层。1.3.2 外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 (T3xj5)中部,上距二连子煤层约5070m,下距须家河组第四段砂岩顶界一般80m。煤层总厚度0.620.72m,纯煤厚度0.500.53m,可采厚度0.50m,平均0.51m,局部含较稳定的泥岩夹矸一层,一般厚0.10m,煤层顶、底板岩性为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煤层较稳定,属全区可采煤层。1.3.3 K2煤层K2煤层为

8、井田局部可采煤层,赋存龙潭组一段上部,上距龙潭组二段底界一般12m。煤厚0.210.86m,平均厚0.45m,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结构煤层。该煤层在本区属局部可采煤层,可采点的连续性差。该煤层顶板为灰色钙质泥岩,底板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1.3.4 K1煤层K1煤层系井田主采煤层,赋存于龙潭组一段下部,上距K2煤层一般6m,距龙潭组二段底界一般18m;下距茅口组顶界一般8m。该煤层除局部含夹矸13层外,一般为单一结构煤层,含夹矸地带,夹矸单层厚0.020.38m,岩性均为泥岩。K1煤层全区可采,可采厚度为0.702.45m,平均可采厚度1.42m。煤层顶板多为深灰色黑灰色泥岩,底板为灰色泥

9、岩及粉砂质泥岩。1.4地质构造工作区位于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之华蓥山背斜北段,区域构造具有背斜皱褶紧密,向斜宽缓之特点,华蓥山背斜呈北北东向展布,受强烈南东东北西西向构造挤压作用,次级褶皱和断层发育1.4.1褶曲,本井田主要构造是华蓥山复式褶皱带的龙王洞背斜,次为田湾向斜、打锣湾背斜。1.4.2断层,区地表在矿区南东11线与12线地表见F173断层,在12-3号孔中发现一条f1断层,19-2、18-4号钻孔中发现一条f2断层,15-4号孔发现一条f3断层。1.4.3节理平硐区属地质构造影响较重区域,据25个节理测量点资料统计,多数测点为节理较发育,其次为节理不发育,个别点为节理发育,节理

10、裂隙率1821条/m3 (Jv)。节理一般以构造裂隙为主,单个测点一般见2组,次为一组,个别点见三组,并见有少量风化、卸荷裂隙。本区卸荷裂隙深度一般在510m,局部可达2030m。比较而言,裂隙以长兴组 (P2c)最发育,次为嘉陵江(T1j)和飞仙关组(T1f ),节理间距一般在0.22.5m,节理面平直,开度多在3mm左右,个别达10mm,长度多在15m,个别达68m,节理多为泥质半充填,少数无充填。 2.巷道贯通工程概况2.1贯通巷道概况省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门峡南矿的西采区+300运输大巷(II)与东采区+300m运输大巷(西)贯通工程系一个控制性贯通工程,该工程的顺利贯通将

11、会解决该矿建矿及生产期间的主要运输、通风、排水和排矸等问题;同时为优质高效的开拓该矿其它巷道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该贯通工程采用54坐标系和黄海高程系统;巷道主要包括西采区排矸斜井井底车场井底运输石门+300运输大巷II段K;东采区回风斜井井底车场+300运输大巷II段K;其中一采区排矸斜井下山坡度角为-300,巷道全长5261m,累计支导线全长1万余米,属特大型贯通;根据该贯通工程巷道的用途,联系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确定该贯通工程在重要方向上水平的误差为 0.4m,在竖直方向上的误差为0.2m。预计贯通点K在+300m运输大巷II段。根据西采区排矸斜井与西采区主平硐精确贯通后的联测导线资料结果

12、显示,各主要方向的偏差都在测量规程的限差围,在对导线资料进行平差后,对+300m运输大巷II段进行定向调整;西采区排矸斜井与+300m运输大巷II段经过基本控制导线复测与二次定向后与预计K点贯通。施工巷道所在岩层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围岩稳定,地压不大,支护方式一律采用挂网锚喷支护。巷道掘进施工为风动式开凿围岩机打眼,铲斗式装岩机装车运输。巷道断面一般宽为3.5 m,拱高2.5 m。2.2巷道贯通的允许偏差贯通种类贯通巷道名称及特点在贯通面上的容许偏差/m两中线之间两腰线之间第一类同一矿井贯通巷道0.30.2第二类两井之间贯通巷道0.50.2第三类立井先用小断面开凿,贯通后在刷大至设计0.5用全断

13、面开凿平同时砌筑永久井壁0.1全断面掘砌,并预先安装罐梁罐道0.020.03 巷道贯通的容许偏差值,也可用计算方法确定。2.2.1轨道运输平巷贯通时,中线和腰线的容许偏差值x和h可用下式计算。 x=2lv/s h=2l i极限 式中 l 由完全铺好永久轨道的巷道至贯通相遇点的距离,一般取l=30m; v 轨距和车轮间距的容许差值(一般为28mm) s 电机车头的轴间距 i极限 贯通巷道的实际坡度与设计坡度间的容许偏差。2.2.2胶带机巷道贯通时,中线间容许偏差值x的计算公式为 x=a-(b0+b1+b2)式中 a 贯通巷道的宽度; b0 胶带机宽度; b1,b2 胶带机至巷道两帮的容许最小距离

14、。 3.巷道贯通测量方案设计3.1地面控制测量3.1.1地面高程控制测量地面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进行;水准测量独立进行,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测方法为往返观测,读数采用双面读数,其要求应符合下表:等 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双面读数差(mm)往返测高差之差(mm)往返测闭合差(mm)视线离地面最小距离(m)四 等S3755103.00.2n为测站数,S为水准路线距离,以公里为单位。三角高程测量与地面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观测时需进行对向观测(附2),仪器高和前视高应独立地丈量两次,且互差不得大于3mm,最后取其平均值。测定的高差在进行倾斜改正时,其

15、往返观测的高差互差不得大于S/10000(S为测距边斜距);其限差要求应符合:仪器级别测回数各测回倾角互差()指标差互差()对向观测高差较差(mm)闭合差(mm)2级21515100S3.1.2地面平面控制测量地面导线布设成附合导线的形式,以一采区风井的GPS15和GPS16点为起始点,附合到二采区风井的GPS18和GPS19或GPSPJ7点,进行附合导线测量;测量时,各导线点应满足:点位尽可能埋设在便于观测、保存和不受开采影响的地方;近井点至井口的连测导线边数应不起过三个;测量精度按5级导线施测,观测的原则应遵循:1. 观测应在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时间进行,以提高照准精度和减少大气水平折光的影响。2. 观测开始前,应认真调整好望远镜的焦距,以消除视差,在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不得重新调焦,以免引起视准轴的变动。3. 在上、下半测回间倒转望远镜,以消除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的影响,并通过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