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6059788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X 页数:4 大小:2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020年整理).ppt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新闻传播学院 2014 级广电一班 秦世华 2014092017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包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中国革命的第二个阶段,即社会主义革命阶 段。这一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历时七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 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 变革。 【关键字】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伟大深刻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的两个阶段 中国共

2、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包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 个阶段。1919-1949 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 党领导的。所谓“新”的主要含义是指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领导 阶级,新的革命理想。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突破了中国近代 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形式,创造了第 三种革命类型,为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架起一座桥 梁,打开一个通道。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 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中国革命的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革

3、命,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 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 革命的两个阶段也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并分别提出了两个 阶段的革命任务。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任务,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人民大众,推翻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新民主主义 的社会,这个任务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第一阶 段的基本结束和中国革命第二阶段的开始。中国革命第二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在中国建 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改造综述 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中国革命的第二个阶段,即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4、。指的是建,1,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关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 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经过三年艰苦奋斗,国名经济已基本恢复。这就要求国家社会形态应摆脱新民 主主义社会这种过渡性质,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也会死新民主主义经济发 展的必然趋势。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改造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 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三、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农业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 要。只有加快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 求,发展

5、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 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 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农村十分落后的状况。到 1956 年底,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占 全国农户的百分之九十六点三,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百分之八十 七点八。在所有制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论 述,适应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通过改造,把农民引上了社会主义 道路,建立了

6、集体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是社会主义革命中伟大, 深刻的一次变革。 四、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杜会主义制度下,手工业也仍然是机 器工业的不可缺少的助手。但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的生产是十分落后的,不能使用 新的技术,在生产和销售中会遇到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并且会受到私商的剥削。 同时,个体手工业是小商品经济,它也是不稳固的,如果听其自发地发展,也会 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就是少数人发财、大多数人破产的痛苦的道路。因此,必须 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引导手工业劳动者走杜会主义的道路。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要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

7、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2,3,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 1953 年 11 月开始至 1956 年底 结束,全国 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基本完成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企业 内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都存在矛盾,这影响到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者的积极 性,影响到市场的供应和国家经济计划的实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解决这些 矛盾的唯一途径。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 1954 年至 1956 年底全面进行。通

8、过国 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 社会主义经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过渡时期的一项基本任务。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至此我国 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六、社会主义改造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如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任然存在很多问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偏 差,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其基础就是单一的公有制;盲目追求改造 速度,滋生了“左倾”冒进情绪;改造中的一些不良举措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 的利益;无视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需要,改造模式单一;要求过急,速度 过快,工作过粗。 七、

9、社会主义改造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有伟大深刻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 1949 年到 1956 年的 7 年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 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失或正在消亡。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带来的社 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化,必然引起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在建国初期完成民主革 命遗留任务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已被消灭。 剩下的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也正处在消亡的过程中。 第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生产关,4,系更加适合生产力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总之,社会主义改造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又伟大深刻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 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