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57828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课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教育学课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教育学课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教育学课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教育学课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课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课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2,基本问题,3,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止时在生理、心理两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狭义:主要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其身体和心理的积极变化和逐步完善的过程。,4,身体的发展包括指肌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和意向(兴趣、需要、情感、意志等)的发展。,5,人的发展内容关系图,人的发展,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影响作用,物质基础,6,你赞同下列的说法吗?,“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

2、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为医生、领袖、银行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等各种类型的人。”,7,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 观点: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的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性善论 弗洛伊德:性本能 格塞尔:基因成熟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说,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9,2、外铄论 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代表人物: 荀子:性恶论 洛克:白板说,10,华生: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为医生、领袖、银行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3、等各种类型的人。,11,3.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发展的动力: 为个体所意识到的社会要求与其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2,第二节 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作用,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什么是遗传? 遗传(又称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有机体的结构、形态、肤色、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特点。,13,(二)遗传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爬梯实验),14,格塞尔的孪生子爬梯实验,对同卵双生子之一从46周开始,每天接受

4、10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6周。然后测量两个孩子爬梯所需的时间,结果是受训儿用26秒,未受训儿45秒完成爬梯任务。 到第52周,再对两者同时进行为期两周的爬梯训练。结果他们只用10秒钟就完成了任务。 据此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是由成熟机制决定的。,15,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着人的个别差异 4、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 5、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16,(三)关于遗传决定论 创始人:高尔顿 代表作:天才的遗传( 1869):“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17,高尔顿的家谱调查: 从英国名人中选出977位(政治家、法官、军官

5、、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名人进行调查,结果是这些名人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人与他们同样出名。而另一个对照组,即所谓的一般的平常人(977),在他们的父子兄弟中仅有一位名人。,18,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概念 环境是个体生活于其中,并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 1)经过人改造的自然 2)人与人际关系 3)社会意识形态,19,选秀专业户背后,东方卫视“新闻辩论民意调查”节目东方直播室邀请被誉为“选秀专业户”的艺术系女孩重庆师范大学“校花”陈凌云。3年来,她曾经参加过40多场选秀。 这个选秀狂人的内心深处,事实上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感情经历。是亲情的

6、扭曲和缺失。,20,环境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环境是指那些学校以外对学生身心发展自发的影响。它范围广、方向不确定。 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目的明确,方向性、计划性、系统性强。,21,2. 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源泉,22,狼孩的故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现了两只人形动物在狼洞里。正在当地传教的辛格夫妇历尽艰辛终于抓住了这两只动物,原来是两个女孩,年约8岁和1岁半。姐妹俩被取名叫卡玛拉和阿玛拉,并送到孤儿院接受人类的教育。 辛格夫妇以无限的耐心和超人的爱心,想把她俩培养成为正常的人。可他们却改不掉狼的习性。用四肢走路,常常向人飞扑过来,白

7、天在屋里睡觉,夜晚大声嚎叫,吃腐肉和活鸡。经过辛格夫妇努力,两个月后,妹妹终于说了出“不”字,可惜一年后就死去。姐姐经过3年的培训才能用脚走路,但本能反应时仍四肢走路。直到她17岁死去时,智商只有3岁半孩子的水平,只能讲45个单词。,23,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 (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4)面对环境的影响,人具有主观能动性,24,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自责。 如果学生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攻击。 如果学生生活在嘲笑中,他就学会害羞。 如果学生生活在宽容中,他就学会大度。 如果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自信。 如果学生生活在赞美中,他

8、就学会欣赏。 如果学生生活在公平中,他就学会正义。 如果学生生活在接纳中,他就学会喜爱这个世界。,你赞同吗?,25,(三)关于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华生 观点:儿童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26,三、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一)何为主导作用 所谓主导作用是指教育能够调控青少年儿童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制约其发展程度和范围,影响未来发展的质量水平。,27,(二)为什么学校能发挥主导作用 1)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2)有经专门训练的教师 3)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和利用 4)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 5)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6)兼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28,(三)

9、教育主导作用发挥所依存的条件 1) 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2)教育自身的状况 3)家庭环境因素 4)社会发展状况,29,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一)何为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其要素包括需要、态度、目的、动机等。,30,(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2) 个体是通过其自身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发展的 3)个体具有自我定向、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4)个体的成就动机、人生态度、努力程度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31,有这样一位青年.,32,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断臂钢琴师 刘伟 北

10、京人 生于1987年,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伤愈后加入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 2002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刘伟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19岁时,成绩优秀的他放弃高考,开始学习钢琴;2008年4月30日,参加北京电视台唱响奥运节目,演奏钢琴曲梦中的婚礼,为刘德华伴奏Everyone is no.1;2009年12月3日,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双上肢障碍者书画及才能展示活动; 2010年5月,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济南唱区预选赛;2010年7月,参加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33,刘伟坚强语录,“我从来没有把我当什

11、么特殊群体,就是你们用手做的东西,我用脚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没有不一样。” “没有手,用脚一样能弹钢琴。” ” “我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养活自己,虽然我体会不到拥抱别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够在琴声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谢谢他能这么歧视我,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他看看。”遭到音乐学院校长的歧视后,他说。 “刚开始困难简直是一座山,但是后来通过努力拿到全国第一时,再回头看那困难只是一个小小的台阶。” “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34,你相信吗?,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35,第三节 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1. 顺序性和阶段

12、性 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 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36,年龄特点,是指个体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年龄分期: 婴儿期(01 或1.5岁) 幼儿期(1或1.5岁6、7岁) 童年期(6、7岁11、12岁) 少年期(12、13岁15、16岁) 青年期(16、17岁25、31岁) 成年期(25、31岁55岁、60岁) 老年期(55、60岁死亡),3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13、。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对策:循序渐进,38,2. 不均衡性 不均衡性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均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对策:抓住关键期,39,你知道吗?,1岁是听觉发展的最佳期 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 3岁是开始学习音乐的最佳期;3岁左右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期 4岁是发展智力的最佳期; 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最佳期; 10岁以前是学习外语(主要是口语)的最佳期,40,3. 差异性和互补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差异(生理、心理、社会);其次,表现在身心所有构成

14、方面(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互补性反应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缺失可以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身心两方面也具有互补性。 对策:因材施教,4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空间知觉,人际关系,自然观察,自我内省,音乐韵律,语言文字,身体运动,数理逻辑,42,Thank you!,43,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自学提纲),(一)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1. 小学生的生理发展 1)身体的发展比较平稳 2)身体组织和器官迅速变化 3)大脑发育快 2.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1)认识有了明显的变化 2)情感和意志发展较迅速 3)思维由具体形象

15、向逻辑思维过渡 4)自我意识在发展,44,(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1. 初中生的生理发展 1)身体迅速生长 2)性成熟开始 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发生巨大变化 2.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 1)认识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情感丰富,性的成熟 3)意志行为更为复杂 4)自我意识有了新的特点,45,(三)高中生的发展 1.生理发展 1)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发展速度进入相对平稳阶段 2)性机能发育基本成熟 3)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 2.心理发展 1)认知能力有了深入发展 2)情绪、情感丰富而复杂,意志趋于成熟 3)自我意识发展渐趋成熟 4)对异性有好感与爱慕 5)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46,思考题,1.回顾你成长的历程,分析影响你个人发展的各种因素。 2. 什么是人的发展?影响人的发展有哪些因素?各起什么作用? 3.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 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 5. 当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有哪些特点?,47,参考资料,教材:第四章 柳海民: 现代教育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叶澜: 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教育学专业基础 实战练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但武刚: 教育学案例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教育学专业基础 实战练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