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司琳琳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57652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司琳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学设计司琳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学设计司琳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学设计司琳琳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学设计司琳琳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司琳琳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司琳琳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 7.1 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掌握功的公式,会用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3、知道功是标量,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含义,能正确判断正功和负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和事例,结合启发式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 2、理解正负功的意义,解释相关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产生活中处处体现了做功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根据人们的认识习惯循序渐进地安排对“功”知识点的讲解的,这也与物理

2、学科的“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相一致。教材在复习初中所学的功的定义,功的两个要素,及在两种特殊情况下计算功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一般情况下力对物体所做功如何计算”的问题,顺其自然,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不仅复习了力的分解的相关知识,加深了对力与其分力为“等效替代”关系的理解,而且利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增强了学生学好新知识的信心。而本节要讨论的重点知识正功与负功问题也是在推导出功的计算公式之后,结合实际讨论力与位移的方向成不同角度时,余弦函数的不同取值及符号的变更得出来的。至于总功的计算方法的推导,则更加深了学生对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关系的理解。”,教学方

3、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大小。 2、正功和负功的含义。 教学难点 1、正功和负功的含义及如何判定各个力做功的正负。 2、利用功的定义式解决有关问题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大小。,教学过程,在认识能量的过程中,人们就建立了功的概念,可见功与能是个紧密联系的物理量,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播放影音材料:一则匈牙利大力士用牙齿拉动一架50吨重的飞机的新闻报导。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都发生了改变,思考为什么物体的能量会发生变化?能量的变化又如何

4、量度? 物体能量发生变化,即力对物体做了功,能量转化的多少用做功的多少来描述,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的定义及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计算公式 1新课的引入(复习初中所学的功的定义及功的两个要素引入新课) (1)物体受到力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位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2思考与讨论:功计算公式的推导 (1)复习两种特殊情况下功的计算(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W=FS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时:W=0 (2)提

5、问: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既不相同又不垂直时,力对物体做的功如何计算?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老师把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向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时该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学生讨论可以把该力向平行于位移和垂直于位移两个方向分解,用两个方向的分力代替该力产生的效果,因此该项力做的功与它的两个分力做的功等效,从而得出结论。 (3)归纳总结:功的计算方法 W=FScos (设计说明:上述方法也是我们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以及等效替代法。),二正功与负功的物理意义 1思考与讨论力与位移所成的角度可以在什么时候范围内变化,当角度逐渐增大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老师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

6、识分析。 2,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在零度到九十度之间时力沿位移方向的分量与位移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增加;反之,物体的速度减小。因此,有如下结论: 动力对物体做正功、阻力对物体做负功。 (设计说明: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高考是要求的重要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这种能力),三合力所做的功的计算 1提出问题:在解决了单个力做功的计算问题后,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应如何计算? (1)各力做的功应如何计算?合力做的功与各力做的功有何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2)这些力既然同时作用在物体

7、上,能否找到一个力能代替这些共同作用的力的效果?(引导学生回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得出结论) (3)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先求出各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 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设计说明:这是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应通过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适应社会都是极为有利的),四、例题 引导学生解决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单个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以及正、负功的含义。,例: 一质量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某人用F=10N的拉力水平向右拉物体,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位移L3m,求力F做了多少功? 解题过程: 这道题中可以

8、直接用到我们所学公式: 由此可以解答为 学生思考从这道题中可以认识到哪些关于功的特点?,(设计说明:利用简单的物理应用过程,在解题中学会思考和理解, 加深学生对做功公式的记忆和理解。),课堂总结 一、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1、做功的必要因素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2、,a、功一定要指明是哪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b、力必须是恒力 二、 正功负功 1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在于零小于九十度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九十度小于一百八十度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三、总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也就是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设计说明:通过清晰的讲答,使学生理解关于力

9、做功的概念、做功的必要因素和正功和负功。),六、板书设计 (一)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 (二)功的计算方法 W=Fscos (三)正功和负功 1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在于零小于九十度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九十度小于一百八十度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四)两种计算总功的方法 1先求各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最重要是对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若仅仅是对这些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科学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学,则这堂课还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探究出来的结果比教师告诉得到的结果印象要深刻的多,也让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有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