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604555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X 页数:3 大小:2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pt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音乐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二),今天是参加 “国培计划(2016)”乡村教师坊名校紧缺薄弱学科(音乐)教 师短期培训的第二天 。很荣幸参加了河南师范学院举办的奥尔夫教学法培训班 的学习,授课老师针对乡村教师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了奥尔夫音乐课程的讲解,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 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的生命活力。在奥尔夫教学法活动中, 每一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综 合教学活动,将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教师尽量使学生能够即兴地、创 造性地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动作,唤起学生对学习和音乐的兴

2、趣,激发对生活 的情感,培养学生们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以及群体意识,将音乐、律动与其他学科 教学活动相结合。奥尔夫教学法倡导参与,鼓励想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 学生的感知反应能力、领悟能力、身体各部与心脑的协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 、交流沟通能力等等。 用“听说法”教说儿歌,并由学生自编律动帮助记忆,提高学习乐趣。这一环 节体现了奥尔夫教育理念中的“原本性音乐学习”。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 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领先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 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人人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 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奥尔夫指出,“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

3、乐本身,它是 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对于处在 个体发展原始或者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 分重要的。 声势活动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儿歌+拍手、儿歌+跺脚+拍手、儿歌+手拍 复杂节奏+跺脚。声势是幼儿以身体作乐器进行节奏训练,既简单又有趣的活动,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如展示各种节奏图谱请幼儿选择自己身体能发出声音 的部位来,拍手、跺脚、捻指头。由于走与声势是人最自然的动作,不需要什么 动作技术训练就可以进入节奏教学,所以运用起来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即兴能 力。 利用声响游戏培养创造性能力。模仿小青蛙,马蹄,鸭子喝水、吵架

4、以及想 象用自己的嗓声编配儿歌中的背景声响(叽哩咕噜咚叭)进行多声朗诵。每个人都 有一个喉咙,它本身就是一件乐器,它经常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作品,在 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深受学生的欢迎。从比较单纯、熟悉的声响如动物叫声开始, 发展到比较复杂地声响的模仿,到对声响特征的模仿对培养创造性能力是极好的 方法。 奥尔夫乐器分有音高和无音高,打击乐的演奏作为奥尔夫教学法中独特的形 式而存在,教师引导幼儿为音乐伴奏,不仅能让幼儿切身感受音乐的节奏,还能 够让幼儿感受到打击乐器的乐趣,在合奏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幼儿协调、听辨能力 及合作能力。,1,2,在本次学习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与学生面对面地来感受音乐,当你作

5、为一 个教师与学生来共同体会音乐的时候,你会发现音乐的作用远远大于语言的功 能,这时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来感受音 乐带来的乐趣,而不是采用模式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音乐的教学,因为这不仅让 音乐失去了本身的魅力,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奥尔夫”音乐法主要不是致力 于教会学生什么,而是启迫、发掘学生具有某种习性,通过游戏式、即兴性地 奏乐本身,通过自然地、音乐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 和音乐的全面有机结合,通过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 “奥尔夫”音乐给人以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它都 会让你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环境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激活自己的思维想法, 养成创新能力。 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虽然我学习奥尔夫音乐教法的时间很短, 对于其理念和内容理解得也非常肤浅,我将继续研究并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以 期待更深刻地掌握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