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设计

上传人:h****q 文档编号:14603694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设计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今中外探险家的故事,学习探险家勇于探究、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毅品质。 2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应掌握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3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探险精神。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搜集并整理古今中外探险家的典型故事及有关人类探险活动的图片、光盘、录像资料、与探险活动有关的知识。(地理、气象、人文发展等。) 2师生共同设计活动计划。 3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5人组成。)教学设计思路 1这

2、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活动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乐于进取的精神。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和语言素养。准备活动用三课时。 2新课标要求“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因此,本活动的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条件,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在三项活动中选择一项,相互合作去上网或去书店,查阅相关材料,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策划设计本活动方案,并实施活动。 下面提供的是“辩论会”的设计方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从高峻的山

3、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险过程中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 二、组织辩论。根据课前准备,同意“探险利大于弊”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正方,坐在左边,认为“探险弊大于利”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反方,坐在右边。 学生推荐一位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当主持人,组织正、反方展开辩论。正、反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活动前要指导帮助辩论双方做好充足准备。在辩论过程中,教师不应“披挂上阵”,只有当出现共性问题不能解决时,才应适当调控。 三、辩论小结。 探险的是是非非,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屈原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

4、类从参天大树的雨林地带走进摩天大楼的商业时代,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开拓创新的探险精神。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奋斗的信心。 (这个辩论会,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综合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在综合性方面,它要求学生从探险的成败得失、光荣与灾难、功绩与损害中提炼出足以说服对方的观点。辩论会还培养了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也让他们经历了积极进取的探险精神的洗礼,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素养,同时,辩论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新课标的理念在这个环节得到充分体现,教学难点 得到解决。) 四、布置作业 (这一内容可在第二课时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辩论会后,写一篇文章探险活动之我见,字数60

5、0左右,要求能就探险活动鲜明地阐述自己的看法,有条理地写出依据。 (俗话说“趁热打铁”,写作训练就是对口语表述能力的迁移巩固,再次训练,是对学生的信息资料整合提炼能力的检验。)五、作文讲评(在第三课时完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今中外探险家的故事,学习探险家勇于探究、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毅品质。 2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应掌握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3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探险精神。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搜集并整理古今中外探险家的典型故事及有关人类探险活动的图

6、片、光盘、录像资料、与探险活动有关的知识。(地理、气象、人文发展等。) 2师生共同设计活动计划。 3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5人组成。)教学设计思路 1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活动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乐于进取的精神。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和语言素养。准备活动用三课时。 2新课标要求“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因此,本活动的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条件,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在三项活动中选择一项,相互合作去上

7、网或去书店,查阅相关材料,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策划设计本活动方案,并实施活动。 下面提供的是“辩论会”的设计方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险过程中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 二、组织辩论。根据课前准备,同意“探险利大于弊”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正方,坐在左边,认为“探险弊大于利”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反方,坐在右边。 学生推荐一位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当主持人,组织正、反方展开辩论。正、反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活动前要指导帮助辩论双方做好充足准备。

8、在辩论过程中,教师不应“披挂上阵”,只有当出现共性问题不能解决时,才应适当调控。 三、辩论小结。 探险的是是非非,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屈原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从参天大树的雨林地带走进摩天大楼的商业时代,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开拓创新的探险精神。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奋斗的信心。 (这个辩论会,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综合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在综合性方面,它要求学生从探险的成败得失、光荣与灾难、功绩与损害中提炼出足以说服对方的观点。辩论会还培养了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也让他们经历了积极进取的探险精神的洗礼,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素养,同时,辩论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

9、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新课标的理念在这个环节得到充分体现,教学难点 得到解决。) 四、布置作业 (这一内容可在第二课时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辩论会后,写一篇文章探险活动之我见,字数600左右,要求能就探险活动鲜明地阐述自己的看法,有条理地写出依据。 (俗话说“趁热打铁”,写作训练就是对口语表述能力的迁移巩固,再次训练,是对学生的信息资料整合提炼能力的检验。)五、作文讲评(在第三课时完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今中外探险家的故事,学习探险家勇于探究、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毅品质。 2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应掌握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3进行口语训

10、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探险精神。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搜集并整理古今中外探险家的典型故事及有关人类探险活动的图片、光盘、录像资料、与探险活动有关的知识。(地理、气象、人文发展等。) 2师生共同设计活动计划。 3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5人组成。)教学设计思路 1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活动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乐于进取的精神。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和语言素养。准备活动用三课时。 2新课标要求“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

11、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因此,本活动的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条件,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在三项活动中选择一项,相互合作去上网或去书店,查阅相关材料,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策划设计本活动方案,并实施活动。 下面提供的是“辩论会”的设计方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险过程中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 二、组织辩论。根据课前准备,同意“探险利大于弊”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正方,坐在左边,认为“探险弊大于利”这一观点

12、的学生就作为反方,坐在右边。 学生推荐一位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当主持人,组织正、反方展开辩论。正、反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活动前要指导帮助辩论双方做好充足准备。在辩论过程中,教师不应“披挂上阵”,只有当出现共性问题不能解决时,才应适当调控。 三、辩论小结。 探险的是是非非,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屈原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从参天大树的雨林地带走进摩天大楼的商业时代,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开拓创新的探险精神。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奋斗的信心。 (这个辩论会,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综合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在综合性方面,它要求学生从探险的成败

13、得失、光荣与灾难、功绩与损害中提炼出足以说服对方的观点。辩论会还培养了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也让他们经历了积极进取的探险精神的洗礼,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素养,同时,辩论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新课标的理念在这个环节得到充分体现,教学难点 得到解决。) 四、布置作业 (这一内容可在第二课时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辩论会后,写一篇文章探险活动之我见,字数600左右,要求能就探险活动鲜明地阐述自己的看法,有条理地写出依据。 (俗话说“趁热打铁”,写作训练就是对口语表述能力的迁移巩固,再次训练,是对学生的信息资料整合提炼能力的检验。)五、作文讲评(在第三课时完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

14、险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今中外探险家的故事,学习探险家勇于探究、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毅品质。 2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应掌握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3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探险精神。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搜集并整理古今中外探险家的典型故事及有关人类探险活动的图片、光盘、录像资料、与探险活动有关的知识。(地理、气象、人文发展等。) 2师生共同设计活动计划。 3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5人组成。)教学设计思路 1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活动的能力、口语表达能

15、力,培养他们乐于进取的精神。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和语言素养。准备活动用三课时。 2新课标要求“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因此,本活动的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条件,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在三项活动中选择一项,相互合作去上网或去书店,查阅相关材料,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策划设计本活动方案,并实施活动。 下面提供的是“辩论会”的设计方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

16、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险过程中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 二、组织辩论。根据课前准备,同意“探险利大于弊”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正方,坐在左边,认为“探险弊大于利”这一观点的学生就作为反方,坐在右边。 学生推荐一位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当主持人,组织正、反方展开辩论。正、反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活动前要指导帮助辩论双方做好充足准备。在辩论过程中,教师不应“披挂上阵”,只有当出现共性问题不能解决时,才应适当调控。 三、辩论小结。 探险的是是非非,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屈原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从参天大树的雨林地带走进摩天大楼的商业时代,正是因为具有了这种开拓创新的探险精神。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奋斗的信心。 (这个辩论会,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综合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在综合性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