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31169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5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课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上马坎遗址位于西苕溪东南方约2公里处的一个小山岗上,2002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考古所在对浙江旧石器分布情况开展联合调查时,于安吉县溪龙乡溪龙村发现人工打制的石器,在随后组织的试掘中,共出土石制品几十件。2004年10月起,省考古所和安吉县博物馆正式对上马坎遗址开展发掘工作。,上马坎的地理位置,上马坎的考古价值,上马坎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浙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将浙江境内人类的历史提前到距今10多万年前。为研究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分布范围、面貌特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崭新资料,是我省发现的第一个地层堆积明确,时代特征鲜明,保存状况良好的旧石器时代

2、文化遗址。,乌龟洞“建德人”遗址,位于李家镇新桥村后乌龟山。1974年发掘,清理掉厚约 50厘米左右的现代堆积,露出原生堆积,含化石的地层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紫红色粘土,厚约35厘米;下部为黄红色粘土,厚约110厘米,共出土一枚属于智人类型的右上犬齿以及大熊猫、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等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为浙江省首次发现,其时代大体相当于更新世纪期的后一阶段。,乌龟洞的建德人,乌龟洞的建德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院所张生水教授和浙江省博物馆的九位考古学家于1963年与1974年冬先后两次在此发现了古人类的牙齿化石和浙江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原始人类智能人牙齿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已被中国科学院收藏属于更新世纪晚期后一阶段的“柳江人”距今10万多年被中科院命名为“建德人”。因此该洞更名为“建德人牙洞”。1978年10月出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十六卷四期上刊登了有关的论文。1979年12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第三十幅中国主要考古遗迹图中标明了这一遗迹的所在地。1982年2月12日考古学家们又在同一地点进行普查采集到七枚古动物的牙齿化石为以前出土的建德人牙化石提供了确切的佐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