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知识点汇总(最全)(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999628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X 页数:1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知识点汇总(最全)(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知识点汇总(最全)(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知识点汇总(最全)(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知识点汇总(最全)(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知识点汇总(最全)(2020年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知识点汇总(最全)(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处理知识点汇总(最全)(2020年整理).ppt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公文的法定分类 第二章公文的格式要求 第三章公文的行文规则 第四章公文的处理 第一节 公文的拟制 第二节 公文的办理 第三节 公文的管理 第一章公文的法定分类 2012 年 7 月 1 日,我国开始施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1996 年 5 月 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 条例和 2000 年 8 月 24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办法停止执行。同时,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 2012)已经代替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 1999)。 事业单位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有的地区称为综合基础知识 或综合知识)科目,每

2、年都有公文常识的选择题和公文实务题。公文 实务题就是给定一份有错误的公文材料,考查考生是否能辨别出给定 公文材料中的错误。 下面先介绍一下公文的分类。 一、按行文方向分类 按行文方向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通行文。 二、按保密程度分类 按按保密程度可将公文分为:秘密件、机密件、绝密件。 三、按适用范围分类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 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1,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 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3、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 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 况。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 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 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

4、项。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2,3,第二章公文的格式要求 一、版头 份号 份号就是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一般用 6 位 3 号阿拉伯数字, 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密级和保密期限 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 密”和保密期限。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当顶格编排在版心左 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秘密等级和保密 期限之间用“”隔开。 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指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 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 “特急”、“加急”、“平急”。 如需标注

5、紧急程度,应当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 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应当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 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 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 则。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 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 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

6、份、发文顺序号组成。年份、发文 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 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 1 不编为 01),在阿拉伯 数字后加“号”字。如上图中的“苏政发2013号”。,4,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除标注签发人的情 况外,发文字号通常居中排布。 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6.签发人 对于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公文中的“签发人”处由“签 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 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此时,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 右、自上而下依

7、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 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此时,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 同一行。 二、主体 标题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要素组成,如国务院 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在标题的三要素中,有时可省略发 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中的一项或两项,唯有文种不可省略。标题中除了 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应编排于版头与主体之间的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 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 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 简称或者同类

8、型机关统称。主送机关应当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 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前页 公文样式中的“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正文,5,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一般由开头、主体和 结语三部分组成。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 正文一般用 3 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 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 “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 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附件说明 附件说明包括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 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

9、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 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附件名称不加书名号,其后也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 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发文机关的署名应当是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如前页公 文样式中标注于印章处下方的“江苏省人民政府”。按照最新规定, 党政机关的公文一般都要发文机关署名。 公文的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 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 字编排(不加盖印章的公文除外,详见下文),用阿拉伯数字将年、 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

10、日不编虚位(即 1 不编为 01)。 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 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附注 附注是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如有附注,居左空 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如前页公文样式中的“(此件 可自行翻印)”。 附件,6,“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 3 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 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如附 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 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

11、“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注意】 此处说的“附件”指附属于公文主件的其他公文或材料,应当另 面编排;“附件说明”用来标明附件名称及件数的,位于公文正文下 空一行。前页的公文样式中呈现了“附件说明”,即“附件:1. ”,但并未将附件呈现出来。 三、版记 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 机关。抄送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 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 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注意,同类抄送 机关之间用顿号,不同类的用逗号。

12、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印发机关 和印发日期一般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二者位于同一行,印发机关 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 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 1 不编为 01),后加“印发”二 字。 第三章公文的行文规则 公文的行文应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7,一、公文的行文关系与行文方向 行文关系就是机关之间公文的授受关系,它是根据机关的隶属关 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的,通常分为隶属关系、业务指导关系、平行关系 和不相隶属关系四种。行文关系是行文制度的核心。 行文方向就是公文发送的去向,分为上行、下行

13、、平行和通行四 个方向。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一般采用逐级行 文、多级行文和越级行文三种方式。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 级机关的行文。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 如市财政局与市教育局之间的行文。通行文,是指向社会公众发布具 有告知性和规范性的公文。 二、公文常识之上行文的三种方式 逐级行文 逐级行文,即下级机关向所属的上一级机关行文,这是上行文最 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 多级行文 多级行文,即下级机关同时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和更高一级的 上级领导机关行文,这种行文方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如问题 比较重大。 越级行文 越级行文,即下级机关在特殊情况下

14、,越过自己的直属上级向更 高一级的领导机关行文。一般情况下,下级机关不得越级行文。因特 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三、行文规则 1.向上级机关行文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 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8,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 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 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 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 示

15、事项。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 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 公文。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 个上级机关。 2.向下级机关行文 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 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 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 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 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 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党委

16、、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 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 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 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3.联合行文 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 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联合行文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 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2)政府与同级党委和 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3)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9,可以联合行文;(4)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 业单位可以联合行文。 4.同级相互行文 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 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第四章公文的处理 第一节 公文的拟制 公文的处理包括公文的拟制、办理与管理。公文的处理是公务员 考试时常考到的公文常识。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公文的拟制是公 务员考试时常考到的公文常识。 一、起草 公文起草应当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