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992463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6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020年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020年整理).ppt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疫苗管理法,12 月 1 日开始施行 目 录 第 一 章 总 则 第二章 疫苗研制和注册 第三章 疫苗生产和批签发 第四章 疫苗流通 第五章 预防接种 第六章 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 第七章 疫苗上市后管理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九章 监督管理 第十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 一 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促进疫苗行 业发展,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及其监督 管理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

2、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本法所称疫苗,是指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 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第三条 国家对疫苗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风险管理、全程管 控、科学监管、社会共治。 第四条 国家坚持疫苗产品的战略性和公益性。 国家支持疫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疫苗研制和创新,将预防、控制重大疾 病的疫苗研制、生产和储备纳入国家战略。 国家制定疫苗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支持疫苗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鼓励疫 苗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提升疫苗生产工艺和质量水平。 第五条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加强疫苗

3、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对疫苗的安全 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负责。 从事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规章、标准和规范,保证全过程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依法承担责任, 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 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 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 疫苗的义务。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监护人应 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疫苗安全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级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疫苗监督管理能

4、力建设,建立健全疫苗监督管理工作 机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疫苗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1,协调本行政区域疫苗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疫苗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卫生健康 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预防接种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 内负责与疫苗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疫苗监督管理工 作。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承担药品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称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疫苗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 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预防接种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

5、方人民政府其他有 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疫苗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疫 苗监督管理有关工作,定期分析疫苗安全形势,加强疫苗监督管理,保障疫苗供 应。 第十条 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疫苗追溯标 准和规范,建立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整合疫苗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 过程追溯信息,实现疫苗可追溯。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与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 相衔接,实现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最小包装单位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

6、种单位应当依法如实记录疫苗流通、预防接种等情况,并 按照规定向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提供追溯信息。 第十一条 疫苗研制、生产、检验等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严 格控制生物安全风险,加强菌毒株等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操作人员 和公众的健康,保证菌毒株等病原微生物用途合法、正当。 疫苗研制、生产、检验等使用的菌毒株和细胞株,应当明确历史、生物学特征、 代次,建立详细档案,保证来源合法、清晰、可追溯;来源不明的,不得使用。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上 市许可持有人和疫苗行业协会等应当通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等活动定期开展 疫苗安全法律、

7、法规以及预防接种知识等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疫苗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预防接种知识等的公益宣传,并对疫 苗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有关疫苗的宣传报道应当全面、科学、客观、公正。 第十三条 疫苗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推动行业诚信 体系建设,引导和督促会员依法开展生产经营等活动。 第二章 疫苗研制和注册 第十四条 国家根据疾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制定相关研制规划, 安排必要资金,支持多联多价等新型疫苗的研制。 国家组织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科研单位、医疗卫生机构联合攻关,研制疾病预 防、控制急需的疫苗。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加大研制和创新资

8、金投入,优化生产工 艺,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推动疫苗技术进步。 第十六条 开展疫苗临床试验,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批准。 疫苗临床试验应当由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规定条件的三级医疗机构或者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或者组织实施。 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依法开展疫苗临床试验。 第十七条 疫苗临床试验申办者应当制定临床试验方案,建立临床试验安全监测,2,3,与评价制度,审慎选择受试者,合理设置受试者群体和年龄组,并根据风险程度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受试者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 开展疫苗临床试验,应当取得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受试者为无民

9、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受试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 力人的,应当取得本人及其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 第十九条 在中国境内上市的疫苗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 品注册证书;申请疫苗注册,应当提供真实、充分、可靠的数据、资料和样品。 对疾病预防、控制急需的疫苗和创新疫苗,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优 先审评审批。 第二十条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需的疫苗或者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 门认定急需的其他疫苗,经评估获益大于风险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 附条件批准疫苗注册申请。 出现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其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紧急事件,国务院 卫生健康主

10、管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需要提出紧急使用疫苗的建议,经国务 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论证同意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紧急使用。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批准疫苗注册申请时,对疫苗的生产工 艺、质量控制标准和说明书、标签予以核准。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及时公布疫苗说明书、标签内容。 第三章 疫苗生产和批签发 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疫苗生产实行严格准入制度。 从事疫苗生产活动,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品 生产许可证。 从事疫苗生产活动,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从事药品生产 活动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适度规模和足够的产

11、能储备; (二)具有保证生物安全的制度和设施、设备; (三)符合疾病预防、控制需要。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具备疫苗生产能力;超出疫苗生产能力确需委托生产的, 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接受委托生产的,应当遵守本法规定和国 家有关规定,保证疫苗质量。 第二十三条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应当具有良好的信 用记录,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应当具 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加强对前款规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及时将其任职和变 更情况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疫苗应当按照经核准的生产工

12、艺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 生产全过程应当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规定对疫苗生产全过程和疫苗质量进行审核、检验。 第二十五条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完整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加强 偏差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实记录生产、检验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数据,确保生 产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第二十六条 国家实行疫苗批签发制度。 每批疫苗销售前或者进口时,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批签发机构 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审核、检验。符合要求的,发给批签发证明;不符合要求,4,的,发给不予批签发通知书。 不予批签发的疫苗不得销售,并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13、府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监督销毁;不予批签发的进口疫苗应当由口岸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 督销毁或者依法进行其他处理。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签发机构应当及时公布上市疫苗批签发结果,供公 众查询。 第二十七条 申请疫苗批签发应当按照规定向批签发机构提供批生产及检验记 录摘要等资料和同批号产品等样品。进口疫苗还应当提供原产地证明、批签发证 明;在原产地免予批签发的,应当提供免予批签发证明。 第二十八条 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或者应对突发事件急需的疫苗,经国务院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免予批签发。 第二十九条 疫苗批签发应当逐批进行资料审核和抽样检验。疫苗批签发检验项 目和检验频次应当根据疫苗质量风

14、险评估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对疫苗批签发申请资料或者样品的真实性有疑问,或者存在其他需要进一步核实 的情况的,批签发机构应当予以核实,必要时应当采用现场抽样检验等方式组织 开展现场核实。 第三十条 批签发机构在批签发过程中发现疫苗存在重大质量风险的,应当及时 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 告。 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立即对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进行现场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通 知批签发机构对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的相关产品或者所有产品不予批签发或者 暂停批签发,并责令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整改。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立即整 改,并及时将整改情况向责令其整改的部门报告。 第三

15、十一条 对生产工艺偏差、质量差异、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事故以及采取的 措施,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如实记录,并在相应批产品申请批签发的文件中 载明;可能影响疫苗质量的,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向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四章 疫苗流通 第三十二条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 门等组织集中招标或者统一谈判,形成并公布中标价格或者成交价格,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实行统一采购。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外的其他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由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组织采购。 第三十三条 疫苗的价格由疫苗上市许可持有

16、人依法自主合理制定。疫苗的价格 水平、差价率、利润率应当保持在合理幅度。 第三十四条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疾病 预防、控制需要,制定本行政区域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计划,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向组织采购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 部门备案。 第三十五条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采购合同约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供应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接种单位供应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接种单位供应疫苗,接种单位不得接 收该疫苗。,5,第三十六条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采购合同约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定的接种单位配送疫苗。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自行配送疫苗应当具备疫苗冷链储存、 运输条件,也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疫苗配送单位配送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送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以收取储存、运输费用,具体办法由国 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七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