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71403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1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清朝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必修2,本单元主要介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经济政策: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其各自特点、资本主义的萌芽。 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演变和主要的经济思想(政策)。 高考展望:本单元是近年来高考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考查农业结构调整、官营手工业的理解、汉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史实。复习时,要利用表格把握不同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成就,关注“三农”问题,将古代经济政策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对比,宏观把握中国的外交政策历程:开放闭关开放,从中获得启示。,【专题立意】:

2、 从题型看,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考查农业政策、商业现象多与近代史和现代的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多以材料题为主;复习时,特别要注重联系实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当今中国在农业、商业上的政策。,三者联系: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繁荣前提,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提供商品与市场,商业的进步,反过来也会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古代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经济制度(土地制度) 经济思想(政策),考点1 发达的古代农业,无农不稳 无工

3、不富 无商不活,农业 手工业 商业,【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的地位?,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

4、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史学观点介绍,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石刀、石斧、耒耜,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为主,刀耕火种,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南稻北粟,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植主畜辅,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神农”(炎帝)的传说,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lei si),教民

5、农耕。 白虎通卷二,神农氏中国农业的始祖,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马桥文化石锄,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五谷六畜”,“十二生肖”,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

6、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通俗的含义: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代田法,漕渠、白渠、 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犁评,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2.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表现:,耧车,一年一熟,(完善),(农用动力革命,汉代逐渐普及),农书:汉代氾胜之书魏晋齐民要术宋元农桑辑要明清农政全书 。,曲辕犁(唐朝),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关中,或关中平原

7、,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井渠法,高转筒车(宋朝),筒车(唐代),高转筒车,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探究一: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提示:从材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方面概括)如何认识古代农耕工具改进的问题?,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

8、然力牵引。,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土地/生产资料/政策)角度分析,经营方式的转变:,集体劳作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基本特征;分散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封闭性),(脆弱性),负担沉重,抵御

9、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不利于技术革新,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落后性),4、特征,(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5、评价,积极:,消极:,、破产:,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仍然占主导地位。,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阻碍社会进步

10、; 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探究二: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 政府的重农政策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 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 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旱、涝等自然灾害 商品经济的冲击(在中国相当有限),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

11、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探究三: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探究四: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从农业起源、产业结构、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基本模式和土地制度等角度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影响农业发展的原因 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是前提。 生产力的提高。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包括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水利的兴修和科学知

12、识的积累,劳动力的增长与迁移,劳动对象(土地的开垦)四大要素。) 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包括土地政策的调整和赋税制度的调整,制度创新,整顿吏治等)。 民族间、中外交流的程度。 统治者的重视。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自然环境, 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及规律性认识:,农业发展的表现: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作物品种增多、种植面积扩大及产量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土地开发(开垦荒地)的情况。社会人口的增殖情况;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区域化情况;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注意:水利的兴修和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既是农业发展的原因又是农业发展的表现。,农业发展的影响 对手工业和商业的影响: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3、,物品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并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市场和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稳定社会秩序的影响: 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稳定、富足,必然会稳定社会秩序。农业和政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对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衣食足而知荣辱”,农业的发展会促使社会风气的改观。同时,如果盲目过度开垦将造成环境的破坏。 与外交文化的关系:农业的发展为外交文化的繁荣奠定基础。,【以史为鉴】,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

14、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参考建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政府应减灾减负。,1(2013年江苏高考1题)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

15、现于河南辉县,【答案】B 【考查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013年安徽高考12题)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B 【考查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高考真题】(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B,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很明显是犁耕技术的进步,选B。,【高考真题】(2010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

16、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B,题干材料中的“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项正确。“卖新丝”“粜新谷”,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项正确。“新丝”是手工业品,“新谷”是农作物,反映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2006年上海历史卷)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 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 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 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 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A,(2009辽宁高考)右图是甲骨文的 “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 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