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题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71106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必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必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必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必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题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一、自然灾害的分类,台风 地震 泥石流 洪涝 旱灾 寒潮 滑坡 鼠灾 蝗灾 风暴潮,台风,台风,旱灾,旱灾,寒潮,寒潮,地震,地震,泥石流,泥石流,滑坡,滑坡,洪涝,洪涝,风暴潮,风暴潮,鼠灾,鼠灾,蝗灾,蝗灾,从哪些角度掌握这些自然灾害?,自然过程的异常,自然原因为主,人为原因加剧,分析思路的不同,分析原因或条件是主要从自然原因入手 危害多是从对农业、人口、财产方面入手 措施主要是从监测、预警、应急角度考虑,原因要从两方面入手: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危害同上 措施也要多从人类自身活动入手,我国的自然灾害,分布、时间、原因或条件、

2、危害、措施等 南方和北方的灾害一样吗?,分析讨论思路,气象专家的考察结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防灾、救灾、减灾,南 方,时间,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产生洪涝、淹没城镇农田,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北 方,台风,寒潮,旱灾,成因,危害,措施,夏秋季,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分布,东南沿海、近海内地,时间,成因,危害,措施,分布,不如南方典型,气象专家的考察结论,南 方,时间,北 方,台风,寒潮,旱灾,成因,危害,措施,分布,时间,成因,危害,措施,分布,广大北方都能受到影响,秋末、冬季、春初,强盛的亚洲高压引发的快行冷锋,剧烈降温,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危害农作物、交通,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等,冬春季节,

3、易受到寒潮带来的低温冷害的影响 对农业影响较大,海南岛、滇南谷地、台湾南部、青藏高原等地几乎不受寒潮影响。,气象专家的考察结论,南 方,时间,北 方,台风,寒潮,旱灾,成因,危害,措施,分布,时间,成因,危害,措施,分布,北方较明显 尤其是华北的春旱,降水季节变率大,降水少,蒸发大,需水量大,全年都有可能,春季,农业用水紧张;工业、城市用水紧张,水利工程;提高利用率;保护水资源等,长江中下游的伏旱,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对夏季农作物(水稻)不利,水利工程等,地质专家的考察结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防灾、救灾、减灾,南 方,破坏城市、交通、通信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北 方,地震

4、,滑坡,泥石流,成 因,危害,措施,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分布,西南 西北,其它,华北 台湾,环太平洋地震带,西南,自然,崎岖的地形地貌 地表的松散物质 集中的降水,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摧毁居民点、交通,破坏水利工程,人民生命财产和造成严重影响,监测、预警;护坡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南方明显,北方不典型,重力作用,水文专家的考察结论,南 方,时间,北 方,洪涝,风暴潮,成因,危害,措施,分布,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夏秋季多发,夏季风的强弱,地势地平人类活动加剧,淹没房屋、人口、农田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经济造成破坏。,上游保持水土;中游水利工程;下游加固堤坝疏浚河道。,沿海地

5、区,北方渤海沿岸多出现在冬春季节 南方沿海多出现在夏秋季节,动力风;潮汐;海湾形状,摧毁堤坝,给养殖业、航运带来危险,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加强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加固堤防,设备,生物措施:沿海防护林。,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一、种类多,且频发 二、成灾严重,农业受灾明显 三、地域差异明显,小结:,概 念,自然灾害,分 类,气象,水文,地质,生物,我国的自然灾害,原因,分布,时间,危害,措施,总结出做题的规律和方法,1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甲)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甲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

6、原因。 (2)图甲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1)我国雨涝区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荒,造成植被的破坏;中游围湖造田。 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B,(3)图乙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貌方面解释其原因。,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丰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B,2.读中国小麦及柑橘

7、冻害分布图(图20),指出我国小麦、柑橘冻害程度分布的共同特点,并简述防治小麦冻害可采取的措施。(10 分),加强冻害的监测和预报;选用抗旱耐冻的品种;科学播种,加强播种的质量;加强小麦生长期的田间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减轻冻害的损失。(任答4点,每点2分),冻害程度随纬度增加而加重(2分),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农业部农情调查,从2019年10月下旬以来,北方冬麦区的降水明显偏少,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八成,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截至2009年2月5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57亿亩,其中严重受旱6482万亩。土地龟裂、河流

8、干涸,地里的冬小麦面临绝产危险。 材料二:我国季节性干旱多发区分布图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1)从材料分析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 北方冬麦区冬春季节降水少;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今年北方冬麦区的降水较常年少;北方地多水少,水土矛盾突出;春季是冬小麦生长的旺盛期,需水量大。 (2)缓解此次北方冬麦区严重旱情可采取的措施有( ) (多项选择)。 A长江水北调 B黄河上游水库向中下游输水 C合理利用地下水 D适时进行人工增雨 E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3)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但是三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不同,试分析说明B地区干旱形成的时间及原

9、因。 7、8月 原因:该地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形成伏旱。,ABCDE,(4)A、B、C三地区也是洪涝灾害严重地区。简述原因。 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且变率大;位于河流下游,中上游来水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一旦受灾,损失大。 (5)根据材料,描述干旱灾害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点。,(5)干旱灾害在我国地区分布广,东部季风区危害较严重,干旱出现频繁,季节性明显。,(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6分) (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4分) 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1分);土质疏

10、松,降水季节变化大。(1分) 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1分);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分布规律:第二地形阶梯上(1分);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1分);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1分) 原因: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3分) (1分),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 大暴雨,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 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

11、内陆减小。(2分) 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2分) 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2分) )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 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6分) 季内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建垸; 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抬高河床,淤塞湖泊水库; 经济发达,人口和财产密度大。(写对其中三点给6分,读中国某旱灾严重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概述图中旱灾严重区的分布特点。(2分) (2)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8分),(1)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呈带状分布

12、(2分)。 (2)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2分); 地处北方,春季气温回升快,但夏季风又未来临,降水少(2分); 秦岭东西延伸,横亘在其南部,夏秋季节对夏季风有阻挡、削弱作用(2分); 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加剧了该地的旱灾(2分)。,材料一:冬春 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下图是“2019年1月2日3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省是我国出现冻雨 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 程度最

13、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 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1)冬季,A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 冷气团内,阴雨天多(2分); 海拔高,气温低,出现冻雨的概率高(2分)。 (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6分) (2)路面结冰,影响交通;输电设施结冰,电线被压断,影响 输电;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树木被摧毁。(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好感,但气象专家却声称台风对人类也有很大的益处。 你同意专家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1)为陆地补充淡水 (2)缓解旱情 (3)为高温地区降温 (4)促进地区间热量平衡,使下层海水上翻,增加渔业的捕鱼

14、量等,(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3分) (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4分) (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3分),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答案:(1)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 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运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 (3)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2)简述渤海湾风暴潮灾害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图1分析其产生的气象原因。(10分),中央台消息:国

15、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19年3月3日发布风暴潮、海浪一级紧急警报。受强冷空气等的影响,渤海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如图2:,渤海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影响较小(2分) 渤海湾地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强,风浪大(4分); 风向以偏北风为主,致使海水向渤海西南岸堆积,因而出现较大风暴潮(4分)。,(3)除气象因素外,结合材料和当地的环境特点,分析说明引起这次风暴潮的其它原因。(6分),此时正值满月前后,即将出现天文大潮,潮汐与风暴潮的叠加,抬高了潮水位(2分) 渤海湾呈喇叭型,又是浅海大陆架,由于海岸和海底地形的影响,非常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 渤海湾西侧为滨海

16、平原,地势低平,容易受到风潮潮的侵袭; 本区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使风暴潮灾害加剧,危害:对堤围等工程设施的破坏(对沿海海堤、海岸工程、公路和海塘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对沿海和海上工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破坏(风暴潮造成的增水会淹没码头、仓库等,造成工厂瘫痪,严重的会使海上油田停产;影响水产养殖和海上捕捞); 对海岸的侵蚀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风暴潮加速海岸侵蚀,并挟带大量海水,淹没农田和湿地,加速海岸生态系统的退化); 海水入侵,造成河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差 措施: 加强风暴潮监测和预警工作 加强风暴潮灾害防御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 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下沉加强防潮工程建设,提高防潮能力,(4)渤海湾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地区之一,简述风暴潮对当地造成的主要危害及解决措施。(12分),1、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中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有哪些?请你阐述此次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2、简述图甲中地震引发的其他的灾害的类型、对抗震救灾的不利影响。,1、特点:分布广,西多东少;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