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三)色彩构成 上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70165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8.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态构成(三)色彩构成 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形态构成(三)色彩构成 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形态构成(三)色彩构成 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形态构成(三)色彩构成 上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形态构成(三)色彩构成 上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态构成(三)色彩构成 上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态构成(三)色彩构成 上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色 彩构成,学习目的 了解色彩构成在设计领域的地位、作用 掌握色彩理论知识、规律 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按一定的色彩规律去调和构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逻辑的、抽象的思维方式研究色彩配置,创造出理想的色彩效果。,一、色彩的物理属性,1.光与色彩 色彩是人根据物体遇到并分解可见光所产生的一种视觉反应。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人们凭借光源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大小、肌理、色彩等视觉元素,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单色光与复色光,可见光波长在380纳米至780纳米之 间的电磁波。红、橙、黄、 绿、青、蓝、紫均属这一范 围。 其余的电磁波都是人眼所看不见的,通 称不可见光。,光波变化与光

2、谱现象,1666年,牛顿通过光谱实验揭开了光色之 谜。他把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 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束,这七色色 带就是太阳光谱。这七种光谱色是不能再 被分解的色光,故称为单色光。 七色光束通过三棱镜还能还原成白光,成 为复色光。,三棱镜分光原理,一、色彩的物理属性,2.光源色 所有物体的色彩总是在某种光源下产生的,同时随着光源色以及环境色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以光源色的影响最大。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一、色彩的物理属性,3.物体色 每一种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都具有选择性吸收、反射或透射。 对于不透明物体,它们的颜色取决于对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如: 几乎反射所有

3、色光白色 几乎吸收所有色光黑色 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它色光红色,不透明物体颜色的产生,一、色彩的物理属性,4.固有色 由于物体在相同条件下具有相对不变的色彩差别,人们习惯把阳光下物体呈现出来的色彩效果总和称为“固有色”。,二、色彩的属性与表示方法,1.色彩的分类 无彩色 指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混合而成的不同 深浅的灰色系列。从物理学角度看,它们不 包括在可见光谱之中,故不能称之为色彩。 但从视觉生理学、心理学上来说,它们具有 完整的色彩性,应该包括在色彩体系中。,二、色彩的属性与表示方法,有彩色 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红、 橙、黄、绿、青、蓝、紫等为基本色。基本 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

4、、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 不同量的混合所产生的千千万万种色彩都属 于有彩色系。,二、色彩的属性与表示方法,2.色彩的三属性 明度、色相、纯度 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 无彩色明度系列 有彩色明度系列,无彩色明度系列: 指将黑白作为 两极,中间依据明 度的顺序等距排列 若干灰色,形成有 关明度的递增或递 减序列。,有彩色明度系列: 由于不同色相在可见 光谱中位置不同,被视觉 感知的程度也不同。黄色 明度最高,紫色最低。即 使同一色相,也有明度差 别,与白色混合会提高明 度,与黑色混合降低明度。 在强光下明度提高,弱光 下明度降低。,高明度构成,低明度构成,二、色彩的属性与表示方法,色相 指色彩呈现出来的

5、面貌,确切地说是依波长来划分色光的相貌。 将一个色彩分别加白或加黑所产生的是明度上的变化,色相并未改变。,色相环: 将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色相按顺时针方向依环状排列,形成六色色相环,以六色为基础,求得中间色,可以得出12色相环,进一步,得24色相环。色相环中的色相为高纯度色的渐变组合。,二、色彩的属性与表示方法,纯度 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饱和度、彩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某一色彩的成分比例。 当一种颜色与其它任一颜色混合纯度都会降低。 无彩色没有色相,纯度为0。越接近无彩色的色彩,纯度越低。越接近色相环的色彩纯度越高。,二、色彩的属性与表示方法,3.色彩的表示方法与体系 色立体: 是用三

6、维立体的形式把色彩的明度、色相和 纯度的关系全部得以呈现的色彩体系。 构架方式: 明度色阶、色相环、纯度色阶、等色相面、 等明度面,明度色阶: 色立体的垂直中轴 为无彩色明度系列。上 白下黑,在其间依秩序 划分出从亮到暗的过渡 色阶,上半部分为高明 度色,下半部分为低明 度色。,色相环: 色相环由纯色组成, 呈水平状围绕中轴,处 于色立体的最外围。 纯度色阶: 色相环上的色彩 与中轴的明度系列色彩 水平连接表示纯度,从 外而内,纯度递减。,等色相面: 每一个色相的饱和色 以明度层次不断向上靠近 白色,向下靠近黑色,向 内靠近灰色,形成共同色 相色彩的聚集,即等色相 面。 等明度面: 若水平横断

7、色立体, 则可以获得一个等明度面。,色 立 体 示 意 图,二、色彩的属性与表示方法,孟塞尔色立体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日本色彩研究所色立体,孟塞尔色立体: 1905年,美国教育家孟塞尔创立。是 目前较为科学的表色体系。,色相以红(R)、 黄(Y)、绿(G)、 蓝(B)、紫(P)五 色为基础,加上它们 的中间色黄红(YR)、 黄绿(YG)、蓝绿 (BG)、蓝紫(BP) 共10色为基本色相, 再将每个色相细分为 10个等级,分别用序 号110表示,如此可 得到共100个色相,各 色相群的5号色为该色 相群的代表色相。色 相环直径两端色相为 互补色。,明度位于中心轴 的明度系列,从白置 黑分为11级

8、,白色为 10,黑色为0,9至1是 自浅而深的灰色渐变 系列。孟氏色立体的 每一纯度色相与其等 明度的中性灰色水平 对应,由于各种色相 的饱和色的明度不等, 故在色立体上的位置 高低不一。,纯度纯度以中轴上的无彩色为0,纯度高低是通过与N轴的距离来表示的,距离远,纯度高,距离近,纯度低。不同的色相纯度等级不同,10个基本色相中红色(5R)纯度最高,可以划分的等级最多,共14个过渡色阶, 距N轴最远;蓝绿色(5BG)纯度最低,只有6个过渡色阶, 距N轴较近。 由于纯度阶段长短不一,其复杂的外形使人联想到树,故被称为色树,孟塞尔色立体色彩表示法: H色相(Hue) V明度(Value) C纯度(C

9、hroma) 形式Hv/c 例:5R4/14 无彩色用NV表示3NV(明度为3的灰色),二、色彩的属性与表示方法,色立体图谱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方位理解色彩的空间,使色彩的研究与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简便化,对色彩秩序与配色规律的建立有积极的作用。配色标样的提供极大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 色立体只是配色的工具,色彩设计有待于从大量的设计实践中产生。,三、色彩知觉,1.视觉的适应性 指在观察物象时,眼睛自动适应环境的过程。 明适应(暗明) 暗适应(明暗) 色适应(鲜艳暗淡),三、色彩知觉,2.视觉的恒常性 常态光源是人们观察事物时的主要光源,因而人们通常把常态光源下的色彩认定为默认色彩,即固有色

10、。即使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相应的视知觉却恒常不变。,三、色彩知觉,3.色彩的易见度 指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下,色彩的视觉认知度。 根据设计的视觉流程规律,我们通常会通过色彩的易见度来调节设计信息的主次,功能性色彩提高易见度,辅助性色彩降低易见度,以建立良好的视觉秩序。,决定色彩易见度最主要的因素是明度,加大色 彩的明度差异是增强色彩易见度的关键。,三、色彩知觉,4.色彩的错觉 错觉指知觉对象与客观事物不一致的现象。 色彩的错觉源于色彩对比因素的存在。,三、色彩知觉,边缘错视,三、色彩知觉,包围错视 不同明度色的包围错视 不同明度的色块放在一起,明的更明,暗的更暗。,三、色彩知觉,不同色相的包围错视

11、不同色相的两色并置在一起,将相互增加各自的补色成分。,三、色彩知觉,色彩错觉是由于人的生理构造决定的,并非由人的主观意识所能控制。色彩错觉的学习与理解,会给画面的色彩把握带来更大的主动性。,四、色彩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与原色不同的新色称为色彩混合。 色彩混合的形式有三种: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中性混合 我们重点介绍中性混合,四、色彩混合,中性混合是色彩进入视觉后才发生的混合。 类型 旋转混合 空间混合,旋转混合是将几种不同的色彩并置在 一张圆盘上,并使之快速旋转,即可 发生混色现象。,空间混合: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视觉内达成的混合称空

12、间混合,又称并置混合。,四、色彩混合,色形状越小,排列越有秩序,越容易发生混合,且混合的效果越单纯;各混合色明度差异越小,越容易发生混合;观看画面的距离越远越容易发生混合。,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世界上没有完全孤立的色彩,色彩因对比而存在。没有色彩的对比,物体的形状、位置便无从分辨。色彩间的任何差异性都可以称之为色彩对比。色彩的差异性越大,对比越强。,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同时对比 将两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同一时间、同一视域、同一条件、同一范畴内眼睛所看到的对比现象,称为同时对比。,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连续对比 连续对比就是先后看到的对比现象,也称视觉残像。主要体现为前一色彩作用于后一色彩,

13、后者产生错视。,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对比主要体现为色彩三属性的综合对比。 明度对比 色相对比 纯度对比,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明度对比是指因色彩的明度差异而形成的色彩对比 A、明度基调 根据无彩色系的明度色标,将其划分为9级,1级为最低,9级为最高。,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B、明度对比调式,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相对比是将色相环上的任意两色或三色并置在一起,因它们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现象。,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相对比的强弱效果,邻近色相,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纯度对比 将一个纯色和一个明度与之相同的无彩色按等差比例混合,建立一个10个等级的纯度色标,以此为依据,划分出3种明度基调: 高纯度明确、醒目、明快 中纯度色彩丰富、稳定、画面平和、自然 低纯度柔和、含蓄、理智、内向、不易引起视觉兴趣,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调和 在画面中对色彩进行有效地管理,使之富于秩序感。 方法: 同一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中保持其中一种属性相同,变化其它因素获得的调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