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技能的类型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97110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问技能的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提问技能的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提问技能的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提问技能的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提问技能的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问技能的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问技能的类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1按认知水平的分类 (1)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 知识水平的提问是最低层次的提问。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根据学生学过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进行回答,经过知识的再现以达到巩固或检查的目的。 最简单的回忆提问,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属于两者择一的问题。 如:三保太监郑和是回族人吗?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吗?这类问题有50的猜测的机遇,所以不宜多用。 另一类知识回忆性问题,是直截了当地发问。如:“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等等。这种提问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适用于低年级教学。 比

2、较复杂的知识性问题,要求学生在掌握较多史实的基础上来回答,并能进行思考得出新的结论。 例如,教师在讲完“明初经济恢复和发展”后可向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 第一,明初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答:休养生息政策。一是社会不稳定,百姓还很贫穷;二是朱元璋要巩固统治,增加收入,农民必须有时间,有土地。 第二,休养生息政策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答: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行植棉,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新课,让学生回忆当堂学过的知识,同时通过史实加深对明初休养生息政策对经济恢复发展的作用的认识。 (2)理解水平的提问。 如果说,知识性提问是问学生这件事“是什么”

3、,那么理解性提问则是问学生这件事“为什么是这样的”。前者是检查学生的记忆力,要教会学生知其然,后者是检查学生的判断力,要教会学生知其所以然。 例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使学生理解战争的性质这个重要的问题,就必须提问学生:“德、英、法、俄等国,为什么要参战?”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教师可启发学生回忆大战前夕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并略作点拨,如俄国参战主要是因为它对巴尔干一向怀有扩张野心,不能容忍奥国征服塞尔维亚而使自己的地位削弱。接着,应进一步提问:“意大利是三国同盟的成员,为什么却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是否为了维护塞尔维亚的主权和独立呢?”学生回答:“不是,意大利是因为考虑到利害关系。”教师追问:“什

4、么利害关系呢?”因课本上未写,学生难以弄清具体情况,教师就应补充一句,这个“利害关系”指的是1915年4月,英、法、俄在伦敦同意大利签订了秘密条约,保证战后在分割奥匈和土耳其的领地时,满足意大利的领土要求。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史实以后,就可能作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这个结论了。 再如,在学习汉武帝大一统时,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而对盐铁官营体会不深。教师就从盐、铁在古代的重要性说起,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政府要把这二项权力收归中央?” 生:汉代生产越来越多采用铁制工具,而且人不吃盐不行,盐铁都是

5、生活生产必需品,需要量很大,经营盐铁获利多。 生:商人掌握很多盐铁却不卖,导致价高,使得国家收入少。 生:专门经营盐、铁的商人经济力量雄厚,可以买土地田宅,组织军队,像一个小诸侯国,长久下去,会威胁国家。 生:价钱太贵,老百姓吃不起盐,买不起铁制工具,不满情绪增长,引起造反暴动,影响政府统治。 生:实行盐垄断,对军队的士兵影响最大,吃不到盐,没有力气,身体素质差,战斗力下降。 生:冶铁集中到商人手中,兵器和生产工具都少,对作战和农业生产不利。 生:经营盐铁需要很多人,聚集在一处,又拥有经济、军事实力,有可能发展为豪强势力,与中央政府对峙。 师:大家说得很好。盐铁私营对政府有这么多不利影响,所以

6、要收归中央。那么盐铁官营有什么作用呢? 生:不仅经济上可以增加政府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抑制商人势力,削弱豪强力量,稳定汉朝的统治。 (3)应用水平的提问。 应用水平的提问,要求教师要创设一个历史情境,鼓励和帮助学生应用已获得的知识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教师特意设置某一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辨认和判断,指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例如,在哥伦布出世以前,法国巴黎的一家饭馆里,厨师开了如下一张菜单,你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请说明理由。菜单是: 蕃茄汤 炸牛仔带煎泽芋(泽芋指土豆)四季豆子 什锦面包(小麦、玉米、裸麦)凉拌菠罗蜜、可可、牛奶加糖。 答:假的。蕃茄、四季豆、泽芋、玉米、菠罗蜜、可可全是后来从“

7、新大陆”传来的,哥伦布出世以前,欧洲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糖在当时欧洲也没有,甜食用的是蜂蜜。 教师对所需解答的问题采取变换情景或角度的方法进行提问。例如,我们学习“王安石变法”后,有位教师设计提问时,列出以下四种情况: 一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某地方官下令,今后每户都必须按土地多少缴税,任何人不得例外,不得隐瞒土地; 二是为了减轻政府负担,有人提出,今后农民在青黄不接时,一切借贷均由民间自行解决;三是大地主王力想逃避服役,又不愿缴免役钱,就叫佃户赵正去顶替; 四是有一保长抽出500名青壮年,作为专职武装队伍,不论农闲农忙,都进行训练,军费开支向国家申请。 然后要学生判断王安石对上述四种情况是

8、赞成还是反对,并讲清王安石的态度是根据哪一条变法内容?变换情景的提问设计,能推动学生思维的波澜,加深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理解。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升华历史认识。 一是例如,讲完明长城以后,有位教师设计这样问题: 师问:今天当你参观了座落在北京八达岭的古长城之后,有什么感想? 生1答:建筑雄伟、坚固,历史古老、深沉,它像一条飞动的巨龙婉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它是中华民族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生2答:长城能防护骑兵的突袭,但不能泯灭贪婪者的私欲。只有用民族大团结凝聚起来的“心的长城”,才能捍卫祖国的独立。今天,长城内外的中国人民已在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中觉醒过来了。 生3

9、答:陈毅元帅曾赋诗:“八达岭上望天缈,长城逶迤万峰小,如此江山真美好。”长城崭新的风貌已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景点,成为中国人民和外国朋友友好交往的纽带。 生4答:长城上吹来的风,夹带着无数孟姜女的哭声;长城边上裸露的石头莫不是筑城者留下的白骨;满山遍野的花朵莫不是筑城者点点的血滴。长城是中国古代无数劳动人民血和泪的结晶。 教师小结:历史由后人评说。同学们对长城的看法直抒己见,又各有高见。只要说得在理,各种见解都可并存。 二是又如,讲天宝危机时,教师问学生:“你们读过长恨歌没有?谁写的?” 学生回答:“读过。是白居易写的。” 师:回答正确。谁能背诵其中的一两句,说明玄宗庞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呢? 生

10、:“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师:答得很好,宠爱杨贵妃及不理朝政的两个方面都回答出来了。听说过“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吗? 生:人们说李林甫是“口蜜腹剑”。 师:回答正确。李林甫为相时,对朝政的影响如何? 生:以李林甫为代表的一群小人堵塞言路,把持朝政。 师:回答正确。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时的唐玄宗,重用一批小人,天宝危机,势在必然。这是应用学生储存的相关文学信息巧妙设问的例证。 (4)分析水平的提问。 分析式提问旨在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以便得到新观点、新认识。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

11、这时提问就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围绕解放战争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提出一连串问题:一是“表现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高潮是什么?”二是“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是“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它吗?”四是“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蒋介石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样,经四步设问,加上教者的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很快就得出结论,因而这一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清问题来龙去脉,揭示问题的本质。 例如,“鸦片战争”一节,

12、导入提问“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后,学生会有多种答案,如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要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落后就要挨打”等等。经过短暂讨论答案集中到“落后就要挨打”,这时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然后让学生阅读“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答案:中国落后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使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英国先进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军事强大。这时,教师应提出第三个问题:“上述中英力量对比状况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经过学生发言,逐渐得出一个课本上没有明确点

13、明的“新”结论,即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而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挨打”的根本原因。这时教师应提出第四个问题:“落后是不是一定要挨打?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证明你的观点。”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分析,重组已知的知识,得出新结论。可能出现不同观点:A落后必挨打,证明是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落后不一定挨打,证明是当代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挨打;C落后也能打先进,证明是辽、夏、金之打北宋,金、元之打南宋;D落后抗击先进,最终打败先进,证明是中国的抗日战争;E落后与先进和平共处,平等往来,证明是唐朝同吐蕃、南昭、回纥、渤海等少数民

14、族政权的交往等等。在提问总结时,教师不必要作评判式结论,但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肯定其提出新观点是可贵的,还要指出各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 (5)综合水平的提问。 综合水平的提问常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回答这种问题不仅需要记忆力,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的能力。 综合水平的提问主要是培养聚合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如“概括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这一提问在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全面内战爆发到三大战役胜利的史实中,分析、归纳和概括,聚合出答案要点: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战略思想;党中央制定了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

15、主要作战方法的作战方针;国统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战线的形成;民主党派同决裂,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党中央抓住有利战机及时转入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等等。 另如: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将它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内容是教学重点。为剖析该内容,有的教师精心设计以下四个提问: 一是孙中山为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回答:孙中山总结过去斗争的经验教训。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之后,他认识到军阀打军阀是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所以他顺应了革命发展的潮流,不断修正和补充自己的理论。共产党直接参与制定纲领

16、,孙中山接受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二是“新三民主义”“新”在哪些方面?教师启发说:第一背景新: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孙中山得到了中共和苏联的帮助。第二内容新: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使三民主义有了崭新的内容。第三性质新:新三民主义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体系,但它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体系。第四作用新: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三是新旧三民主义有何联系和区别?(答题的思路将问题“二”与旧三民主义进行比较)四是新三民主义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综合上面三个问题,学生便知道这是因为:第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二它同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通过这样的提问和探究,就会把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