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597046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念: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概念: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概念: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概念: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概念: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念: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备课常规概念: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 。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规范备课的目的: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让备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让备课不再是教师沉重的负担一、备课内容(一)制定计划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通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参加教材备课会议,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班级情况分析(学生情况,语文学习兴趣、习惯、水平等) ;本册教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各单元学习主题解读;根据教材

2、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提高任教班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措施;安排教学进度,写出各单元和各课的教学时数、教学进度,包括复习、检测、语文活动等时间安排。学期教学计划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上交。 2.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形成单元整组教学的思路。通读单元教学内容,理解单元的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计划中,既要整合教学内容,又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落实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单元内每篇课文、练习、习作等的作用。单元教学计划写在单元备课前,内容包括:单元名称;教材内容;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分配等。 3.提倡制定习作教学计划(三六年级)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习作水平制

3、定学期习作教学计划。内容有: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要求和重点;课内外习作练习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每学期至少有 3-4 项习作教学的辅助活动,例如读书会、故事会、习作欣赏、手抄报等,视年级,学生的需要而定。习作教学计划附在学期教学计划后。 (二)一单元备课内容1.单元教学计划2.课文教案3.语文园地(口语交际 习作、回顾 拓展)一、二年级按语文园地统整备课,以课时为界;三、四年级按语文园地备课,以课时为界,口语交际、习作安排可作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可按课时书写。五、六年级按口语交际、习作与回顾、拓展两块内容备课,口语交际、习作可以书写于同一份教案按课时备课,也可单独备课。 4.单元检测、试卷讲评 方

4、法:可以文字表述形式,分析试题的考察能力,班级学生的答卷状况及错题原因分析,后续要跟进的教学内容和行为等;也可以用粘贴单元卷,在题目旁注明学生答卷情况加以分析,两者亦可有机结合。 (三)课文教案的具体内容1.设计教案前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备朗读。教师要读好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体现示范性;二备教材。要正确解读教材,做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理清思路,理解内容,理解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方法;三备练习。要结合教材领会课后练习、课堂作业本练习的作用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作适当的拓展,要求学生完成的练习,自己要先做一遍,作为示范;四备教法。要备学生、备教学内容、学习重难点落实,主问题的设计及课时

5、的分解等;五要勤查资料。除了教学用书提供的资料,对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要及时查询。 2.在上述基础上,开始编写教案基本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作业或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精品教案还要包括教材解读、学情分析、设计理念和重要环节的设计意图。一、二年级按课时书写教案;三六年级精读课文可按板块书写教案,略读课文教学时数一般为一个课时。 3.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实际,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具体要求为:明确、具体、恰当,突出教学重点,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需要。落实各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如书写、朗读、概括、表达、欣赏、积累等。 具有操作性

6、,突出实践性,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表述语句规范(从学生学的角度表述) 。 例五上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感受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4.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完整,教学板块清晰。教学过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欣赏积累语言的过程和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各教学板块要给学生留出读书的时间、

7、思考问题的空间。第一学段要对写字的指导作充分的考虑,保证每节课留有写字时间。 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注重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重视读写结合,设计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选准教学的切入点。注重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与语言实践活动的合理安排。对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教学评价有充分的考虑。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合理选择、运用教学媒体5.课堂作业的设计课堂作业本针对性使用语言训练形式的设计(词语的运用、句式的仿写、随文练笔等等) 二、备课稿撰写形式 (一)原则上

8、进行纸质备课,一般一学期一本备课本。(二)关于详案和简案引教学常规:因人而异,分层要求。撰写教案是备课活动的固态表现方式,可分层次要求。一般教龄在 15 年以下的教师原则上必须撰写详案,尤其是新教师和年轻教师,都必须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作为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争做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教龄在15 年以上的教师可有适当的简案,但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教案是详案,特别在第一学年任教本册教材一般应有 80%以上详案, (一、二年级每学期详案不少于 52 份,三六年级每学期详案不少于 43 份。 )第二学年或二学年以上一般有 70%以上详案。 (一、二年级每学期详案不少于 45 份,三六年级每学期详案不少于 3

9、8 份。 )名教师一般每周二课时以上详细教案,学科骨干一般每周三课时以上详细教案,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教师经学校同意后可以书面简案。课时教案详简按教学常规要求,精读课文一份教案一般不少于 1000 字。 三、教学反思教学常规:强化反思,提倡进行主题式反思。要求初级教师反思不少于全学期备课量的 13,中级教师反思不少于 14,高级教师不少于 15,每篇字数不少于 200 字。教学反思具体可关注:课堂气氛、学生反映、教学效果、时间分配、目标达成、作业反馈、教具运用、难点突破、学生问题、得意片断、不良感觉等。 四、小学语文各册备课量参考(一)一、二年级语文内 容 入学教育 汉语拼音 识字、课文 语文园

10、地口语交际单元复习、讲评、期末复习总教案数(份)一上教案份数 1 17 8+20 6 8+5 65内 容 识字 课文 语文园地 单元复习、 讲评 期末复习 总教案数 (份)一下教案份数 8 34 8 8 5 63内 容 识字 课文 语文园地 单元复习、 讲评 期末复习 总教案数 (份)二上教案份数 8 34 8 8 5 63内容 课文 语文园地、 写话 单元复习、 讲评 期末复习 总教案数 (份)二下教案份数 32 8+8 8 5 61一二年级语文教师反思篇数的规定:(1)初级教师一学期教学反思不少于 22 篇,其中主题式反思(成文)不少于 2 篇。(2)中级教师一学期教学反思不少于 16 篇

11、,其中主题式反思(成文)不少于 1 篇。(1)高级教师一学期教学反思不少于 13 篇,其中主题式反思(成文)不少于 1 篇。(二)三、四年级语文三四年级语文教师反思篇数的规定:(1)初级教师一学期教学反思不少于 18 篇,其中主题式反思(成文)不少于 2 篇。(2)中级教师一学期教学反思不少于 14 篇,其中主题式反思(成文)不少于 1 篇。(1)高级教师一学期教学反思不少于 11 篇,其中主题式反思(成文)不少于 1 篇。五六年级语文五六年级语文教师反思篇数的规定:(1)初级教师一学期教学反思不少于 18 篇,其中主题式反思(成文)不少于 2 篇。(2)中级教师一学期教学反思不少于 14 篇

12、,其中主题式反思(成文)不少于 1 篇。(1)高级教师一学期教学反思不少于 11 篇,其中主题式反思(成文)不少于 1 篇。内 容册数 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 语文园地 单元复习、讲评 期末复习总教案数(份)三上 24 8 8 8 6 54三下 24 8 8 8 6 54四上 18 14 8 8 6 54四下 17 15 8 8 6 54内 容册数 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 口语交际习 作回顾拓展综合性学习 单元复习、讲评、期末复习总教案数(份)五上 14 14 7 5 8+6 54五下 14 14 7 5 8+6 54六上 14 14 7 5 8+6 54六下 10 11 5 5单元 6+古诗词4+综合复习 5+期末复习 10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