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96960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涵义及其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涵义及其特征,课程及其分类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与形式,(一)课程及其分类,含义:课程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课程分为: (1)知识课程。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学术知识的课程。 (2)情意课程。是指发展非认知领域的能力的课程。 (3)体验(综合)课程。是借助知识课程与情意课程的统一,即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旨在实现

2、整体人格的课程。,(二)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什么? 从教育的价值取向看,不是塑造课。 从课程目标看,不是心理学知识课。 从课程内容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 从教学方式看,不是灌输课。 从师生关系看,不是教师独裁。,2、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教育价值看,是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全面健康成长的课程; 从课程目标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课程; 从课程内容看,根据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预设内容,同时也关照学生即时此地的身心发展需求; 从教学方式看,注重预设与生成相结合,高度尊重学生的体验与领悟; 从师生关系看,

3、共同参与、体验、分享、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有效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的综合体验课程。,(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1、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中介 2、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化剂; 是心理辅导的催化剂; 是建立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粘合剂。,(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与形式,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区别 (1)内容不同:直接经验VS学科知识 (2)形式不同: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VS讲授 (3)师生关系不同:平等、合作VS

4、教师权威、主体 (4)评价的方法不同:以心理测验、问卷调查等综合评价VS考试做客观定量评价 (5)心理机制不同:对学生情绪的唤醒,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VS认知过程。,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1)兴趣性。课程的设置追求贴近、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 (2)启发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得到启发。 (3)社会性。让学生感受生活、了解社会,通过体验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4)形式的活动性。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在情感上会有愉悦的体验,参与自主意识将增高,使活动变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5)结构的开放性。 活动目标的开放:重在发展和预防

5、,是多元的、开放的。 活动内容的开放:是学生最关心的自身心理问题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 活动时间的开放:不拘泥于一般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 活动空间的开放:可选择教室、校园、公园、野外等社会空间作为自己的活动空间。师生关系的开放:活动过程是师生互长的过程,不存在一方灌输给另一方的问题。 (6)训练的系统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的内容、形式、水平会逐步加深和提高。 (7)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3、课程的主要形式,角色活动 表演活动。 游戏活动 体育活动,可供选择的活动形式,团体讨论 脑力激荡术 涂色 故事接龙 辩论赛 家庭树 抢答赛 角色扮演 填字找字 哑剧

6、 剧 句子完成 游戏 优点轰炸 意义连线 赠送礼物 行为训练 密码翻译 韵律活动 镜中人 想象画 自由联想 放松体操 走跳棋 信件会串 自画像 时空隧道 走迷宫 制作卡片 制订计划,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一)课程目标的确定的依据 (二)从心理素质结构层面考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三)从教育效应层面考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四)从年龄层面考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课程目标的确定的依据,1、课程目标应该是学习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学习者是课程目标指向的终极对象,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个体。 学习是一种本能,是一种生存、生活方式,是一种经历。 许多研究显示,热爱幼儿园、小学、初中

7、、高中学校生活的程度却是递减的。什么?究竟是什么夺去了学习者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是我们应该深入关注的问题。 2、课程目标应该是兼顾了社会规范与个人需要的。 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3、课程目标的制定还来自学科发展的需要。 进行课程目标制定时,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的建议深入融合,才可能使课程目标的制定更有操作性、更为科学化。,(二)从心理素质结构层面考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目标:P48 (1)开发自我智能 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注意力等方面的良好品质。 观察力主要指要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

8、条理性、理解性、复杂性、精确性和敏锐性。 记忆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 想象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想像的新颖性、主动性、生动性、丰富性和现实性。 思维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 注意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注意的广阔性、稳定性、分配性、紧张性和主动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目标,(2)掌握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规则和方法。 外显学习策略目标,掌握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实践应用和总结考试)的学习规则、学习方法; 内隐学习策略目标,即使学生掌握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

9、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 (3)改善学习品质 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激发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信心;学会正确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指形成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及对自己的积极态度与情感。如爱及感恩的情感、道德感、自信和负责的态度、学会感动、珍惜等等。包括: (1)协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性情感 (2)协助学生形成和提高情绪情感的表达与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认知和情绪识别;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帮助学生学会情绪主导和情绪平衡;帮助学生学会情绪控制和情绪宣泄;帮助学生学会

10、情感发展和情感培养。 (3)协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4)协助学生形成对自我、他人和环境及其关系,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志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如意志的独立性、果敢性、坚毅性、自制性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与训练; 要引导学生去克服意志品质的消极面。,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目标,个性主要是指能力(智力)特征之外的个性心理因素。 (1)促进社会适应。发展自我意识;促进沟通交流。 (2)完善个性品质。主要培养以下六种个性品质,即自主、勤劳、负责、坚强、利他与创新。,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目标,(1)掌握情绪调

11、节的技能技巧; (2)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如各种记忆术、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考试技巧等; (3)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三)从教育效应层面考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子目标所组成的目标体系。 1、基础目标从教育效应层面考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表现: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保健,掌握有关避免和消除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对自我心理健康状况有正确的认识,能够自我排忧解难,游刃有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困扰,保持乐观、稳定、积极向上的心态。,2、基本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如:应使学生逐步

12、具备下列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自尊、自信、乐观、积极、坚强、自制、勇敢、独立、温和、耐心、理智、善良、热情、慷慨、宽容、利人、踏实、虚心、合群、认真、勤奋、文雅、真诚、务实、有恒、灵活和适度外向等; 避免并矫正自卑、自弃、抑郁、消极、脆弱、任性、怯懦、依赖、粗暴、急躁、冲动、凶残、冷漠、吝音、狭隘、利己、轻浮、骄傲、孤僻、马虎、懒惰、粗鲁、虚伪、虚荣、无恒、固执和过于内向等不良个性心理品质。,3、终极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四)从年龄层面考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 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分

13、析、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人格个性。通过课堂教学和班级活动,从理性和感性上塑造他们的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年段目标: 低年级段:适应合群; 中年级段:乐学开朗; 高年级段:自立进取。,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内容 小学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内容,(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内容,1、自我意识发展教育。P53 2、情感教育。培养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提高调控消极情绪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3、学习心理辅导。提供必要的学习技能技巧辅导;排除心理障碍,

14、形成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 4、人际关系教育。协助学生形成人际交往所需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掌握人际交往所需的礼仪、规范与有关的技能技巧,明确相互尊重与互利互惠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5、青春期教育。(1)健康的心理培养:培养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度的抱负水平、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把心灵中的积郁倾吐出来。 (2)性心理教育:正确对待性心理体验,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性心理的意识与能力,养成良好的性心理与性行为习惯。 6、生活辅导。主要包括休闲辅导与消费教育(消费观教育、消费常识教育、消费法规与维权教育、生态教育)。,(二)小学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内容,1、一年级

15、(适应、意识、行为) 2、二年级(合群、乐学、自我认识) 3、三年级(善学、情感、学会关心) 4、四年级(自信、诚实、集体荣誉感) 5、五年级(角色、交往、审美、幽默) 6、六年级(进取、毅力、学习方式),1、一年级(适应、意识、行为),(1)目标: 适应新的环境; 适应校园生活、集体生活、学习生活; 乐与老师、同学交往; 培养学生角色意识、群体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2)一年级教育内容,主题:适应 学习辅导:我是一个小学生(学生意识、角色意识);和好习惯交朋友;提高你的观察力;校园“红灯”与“绿灯” (纪律意识、行为意识);课堂是知识的海洋 (适应课堂、适应学习);我是一

16、个顶呱呱的人(激发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等。 人格辅导:我是你的朋友;快乐的小精灵;分享快乐;克服不安、孤独、恐惧 (防范心理困扰)等。 生活辅导:新老师、新同学、新朋友 (适应群体、适应集体);我们也有一双灵巧手;我们的学校真美丽(适应校园、适应环境);迷途羔羊;管住自己、养成习惯 (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2、二年级(合群、乐学、自我认识),(1)目标: 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意识和集体意识。,2、二年级(合群、乐学、自我认识),(2)教育内容 主题:合群 学习辅导:我喜欢的课程;我的兴趣爱好;知识越学越有趣(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谁的发现好又多 (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告别“小粗心、小拖拉”(学习与行为习惯)等。 人格辅导:烦恼的小妖怪、1+1=?、遇到困难怎么办?谦让、友善朋友多 (交友体验、人际交往);我是好学生 我会做得更好 (自我认识、自我意识);克服厌学、依赖、交往障碍 (防范心理困扰)等。 生活辅导:礼仪小学生、我家来客人了;我爱我班 (集体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