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孟杰-20120103173-汉三--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968016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耿孟杰-20120103173-汉三--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耿孟杰-20120103173-汉三--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耿孟杰-20120103173-汉三--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耿孟杰-20120103173-汉三--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耿孟杰-20120103173-汉三--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耿孟杰-20120103173-汉三--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耿孟杰-20120103173-汉三--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号:20120103173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系 别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201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三班 姓 名 耿孟杰 论文题目 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 指导教师 贾齐华 职称 教授 2016年 4月20日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论文题目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学生姓名耿孟杰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1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三班学号20120103173指导教师贾齐华学 生 承 诺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1.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遵守学院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和道德,毕业论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2.在毕业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

2、了注释和说明。3.如有违规行为发生,我愿承担一切责任及相关的消极后果。学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承诺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经过本人认真的核查,该同学的毕业论文中未发现有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的现象。指导教师: 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一、狐自古以来的意象1二、聊斋志异中作者为何涉及狐男2三、狐男形象分析 3(一)严慈相济的狐父3(二)内外兼修的狐书生5(三)性格两极的狐仆6四、结语7参考文献8论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 学生姓名:耿孟杰 学号:20120103173 系 别 :中文系 专

3、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贾齐华 职称:教授 摘 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的鬼狐精魅形象,其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狐,但大多数人注重于对狐女形象的研究,而我所关注的却是对狐男形象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把狐男形象划分为狐父形象、狐书生形象和狐仆形象。这些狐男形象又具有各自的特点:狐父形象就是现实中人间父亲的真实写照,狐书生则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理想和情思,狐仆形象为作品增添一些活泼因素。 关键词:聊斋志异;狐男形象;狐父;狐书生;狐仆 Abstract:Pu Songling in Liao Zhai Zhi Yi created many ghost fox charm image .

4、The readers to the most profound impression is fox, but most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study of the image of the female fox, and my focus is on the male fox image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division of fox image of a male father image for the fox, fox image of a scholar and fox servant

5、image.These fox male image and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fox father figure is in reality human father true portrayal, fox scholar is pinned the authors deep ideals and emotions, fox servant image works add some active factors. Key Words: Liao Zhai Zhi Yi ;fox male image; fox father;fox scholar

6、;fox servant 狐这一意象最初代表着图腾、祥瑞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到清末时期蒲松龄的笔下狐则具有了完整的人的意象。蒲松龄笔下大多数是狐女形象,对狐男的描写比较少,所以人们对于聊斋志异中狐形象的研究多数是狐女形象的研究,对狐男这一形象的研究比较少。鉴于这一现象,本文对聊斋志异中狐男形象进行简单分析研究,即对狐父、狐书生和狐仆形象的研究。一、狐自古以来的意象 现在的人们提起狐狸两字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妖媚迷惑人的美女子,狐狸两字意味着欺骗、美丽和贪婪,也意味着对传统道德的背离,人们对于它充满了鄙视厌恶的心理,带有贬义的色彩。但是,狐在最初的文学作品里出现的时候所代表的却是图腾、祥瑞之意

7、。早在先秦时期狐狸的意象就在神话与文学作品之中出现,此时狐是作为女子的象征,这一说法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禹娶涂山女”的神话。吴越春秋卷六中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夫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之,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赵晔:吴越春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6页。这个神话是说大禹走到涂山的时候,看到一只九尾白狐,恰逢此时听到涂山的人在唱九尾白狐歌,就觉得自己命中注定的妻子就在涂山,于是便娶了涂山女子为妻。在这个神话故事当中九尾白狐实际上就是一个象征物,在某种程度

8、上也可以说九尾白狐就是涂山的象征、化身或者灵兽。禹在涂山见到九尾白狐就认定自己的妻子就在涂山,便有了后来娶涂山女为妻。因为远古时期生产生活条件有限,人们偏向于图腾崇拜,所以我们可以推知其实涂山氏应该是一个以九尾白狐为图腾的氏族部落。此时在人们的心中狐就是图腾崇拜的意象。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这样说:“狐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后大,死则首丘,谓之三德”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8页。这句话是说狐狸皮毛的颜色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而它头小尾大的体型特征符合了循序渐进之意、也凸显出中国封建传统的尊卑有别;在狐死的时候要死在自己的洞穴之中还要头向着洞穴,古人认为狐的这种做法是仁的

9、表现。狐的“三德”刚好与当时所流行的祥瑞观念相符合,所以在汉代狐就有祥瑞的征兆。在汉代人们对于西王母像比较推崇敬畏,而后人考证发现西王母座旁汉石刻画像以及它的砖画之中的祥瑞动物常常有青鸟、白兔、蟾蜍和九尾狐。可见这里九尾狐是祥瑞之狐。但是其意象发生转变也是在汉代。山海经南山经中曾这样记载狐:“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5页。而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也说过“狐,妖兽也,鬼所乘之”。此时人们对于狐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崇拜和祥瑞之意了,已经开始把狐作为妖、作为兽来写。人们把狐当做吃人的兽、吃人的妖,它的负面形象在慢慢的掩盖着

10、它当初的祥瑞之意。时代在慢慢的发展,人们的知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人们在把狐狸妖兽化的同时也在慢慢的赋予它人性化。东晋的郭璞在玄中记中说“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夭通,为天狐”鲁迅:鲁迅全集.古小说钩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216页。这里狐可以幻化为人形。到了唐代,以狐为题材的小说比较繁盛。狐不再仅仅只有人的外表,笔者赋予了这一群体情感和个性,开始把他们当做人来描写。而到了明清时期,狐这一形象更加的鲜明活泼,狐不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也相当的世俗化。正如马瑞芳所说“蒲松龄写狐狸,用诗意化的“狐

11、性”激发、弘扬、美化人性,把狐狸的生物性特点即狡猾隐化成狡黠、聪慧等人性素质,再沿袭狐狸未卜先知的特点,创造出一大批成功的狐狸精形象”马瑞芳: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这个时期作者笔下的狐开始有了鲜明的个性,丰满的情感,可以说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人。二、聊斋志异中作者为何涉及狐男?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当中用了绝大部分的笔墨来写狐鬼精魅的故事,而他之所以这样写在很大程度上和他的个人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也是个书香世家。封建时期下层的人民要想立足于封建统治阶级、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科举,生在明清之际的蒲松龄也不例外。蒲松龄在二十

12、五岁之前的生活还是比较安逸的,他的父亲弃儒经商,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他有充足的读书条件,十九岁的时候在科举考试的县、府、道三试中都是名列榜首的,成为了秀才。可惜好景不长,两个哥哥娶妻之后家中不得安宁,在蒲松龄二十五岁的时候父亲给儿子们不公平的分了家。不论是房屋、土地还是粮食蒲松龄都是分的最不好的。此时的蒲松龄就要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了,读书再也不是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即使这样,他们家生活还是特别艰难,温饱都成为了问题。十九岁的三试中的第一让蒲松龄满怀信心的走上了科考做官之路,但却事与愿违,在以后的考试之中他次次名落孙山,主要原因在于他背离了当时科考要求的八股文,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蒲松龄在科

13、考的道路上挣扎了自己的大半辈子,直到最后才熬了个岁贡生。他的一生可谓是郁郁不得志的,所以“则不难感知他笔下的狐鬼故事大部分是由他个人的生活感受生发出来,凝聚着他大半生的苦乐,表现着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憧憬”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编)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蒲松龄生活在清朝初期,此时上层统治阶级严格控制着社会文化思想,文化专制,最典型的就是文字狱。“在那个时代,官贪吏虐,乡绅为富不仁,压榨、欺凌百姓,是普遍的现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编)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他不可能用比较明显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所以只好借用狐鬼精魅。在聊

14、斋志异中关于狐的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在狐的描写中多数写的是狐女,只有很少的部分写狐男。而蒲松龄写狐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孤愤”,当狐女不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尽的时候狐男这一形象就应运而生了。而狐男的行动举止又刚好能帮助作者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抑郁。在作品当中蒲松龄所塑造的狐男形象大都属于内外兼修型的,长相比较秀美,而且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都是正面的人物形象。其实蒲松龄是想借助作品中所描绘的狐男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与不满。在狐男的描写之中他揭露出了当时科考的弊端,进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感。尽管在对于狐书生的描写之中蒲松龄赋予了他们不以科考做官而读书的色彩,但是从内心来说蒲松龄还是希望他们能取得功名的,以此来弥补自己心中一生以来的遗憾。而文中对于狐父的描写实则是对当时人们思想禁锢的抨击,其意在于鼓励人们思想解放,冲破对封建枷锁的束缚。 三、狐男形象分析 在蒲松龄的笔下,无论是鬼亦或是妖,都有人的情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蒲松龄赋予了他们人一样的七情六欲,他们“有凡人的喜怒哀乐,有凡人的穷通祸福,和凡人交友、通婚甚至共生死,他们是净化了的人,是诗意化的人,是有思想有道德观念甚至有门第概念的人”马瑞芳:狐鬼与人间,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当然,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