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材料(20200924101806)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94642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溺水安全教育材料(2020092410180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防溺水安全教育材料(2020092410180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防溺水安全教育材料(2020092410180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防溺水安全教育材料(2020092410180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防溺水安全教育材料(2020092410180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溺水安全教育材料(202009241018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溺水安全教育材料(2020092410180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关镇游坟嘴小学 防溺水安全教育材料 2017 年 5 月 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溺水事故的原因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水上救生员要根据各种不同情况, 进行有效的预防,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做出贡献。 第一节溺水事故的原因 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心理原因:指怕水,心情紧张,一旦遇到意外时,就惊慌失措,动 作慌乱,四肢僵直等导致溺水; 二、生理原因:指体力不支,饱食、饥饿,酒后等导致溺水; 三、病理原因:指患有不宜在水中活动的疾病的人,如患有心血管系统 疾病,精神病(含癫痫病者)等下水后引起病发导致溺水; 四、技术原因:指游泳技术不佳,或技术失误者出现意外等导致溺水; 五、其他原因:指游泳场所

2、的组织管理不规范、设施有隐患,游泳者缺 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导致溺水。 第二节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 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 一、不小心从池边、岸边等处落入水中; 二、在水中滑倒后,站立不起来; 三、身上的浮具脱离或破裂漏气,沉入水中; 四、游泳技术不佳,在水中遇到碰撞等意外,惊慌失措、动作忙乱; 五、突然呛水,不会调整呼吸; 六、过于逞强; 七、入水方法不当; 八、冒险潜水; 九、被溺水者紧抱不放的其他游泳者; 十、嬉水时,被人按压; 十一、游泳场所设施不当等。 第三节溺水事故的预防 溺水事故的预防,是指发生溺水事故前的防范工作。防范是救生工作的 根本。科学、合理、严密、细致的防范工作,将给水

3、上救生工作带来高质 量的工作效果,把溺水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是工作的基础。在救生工作中如果对预防工 作认识不足,态度不端正,必然会给救生工作带来各种各样的疏忽和失误, 导致溺水事故比率升高,反之,溺水事故的比率就会降低或消除。 所有开放的游泳场所,必须抓好三类人员的教育工作,即管理人员、救 生人员和活动人员。而管理人员和救生人员是重点教育对象。重点工作做 好了,由他们对活动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和严格管理,在开放场所形成良 好的预防氛围,溺水事故的预防工作就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二预防工作的要求 预防工作必须坚持 “以防为本”的指导思想,做到计划

4、科学、组织严密、 方法合理、用人得当、确实有效。 1加强对骨干的监控机制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充分调动管理、救生人员的积极性,发挥 他们在预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2狠抓制度的落实 场所领导应带头坚守岗位, 做到为人师表。同时,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如场地器材设备的检查,各种特定信号的检查,人员到位的检查,水质卫 生的检查等等。通过检查,保证不留事故隐患死角,把事故苗子降到最低 限度; 3加强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对进场所活动的人员进行广泛的宣传和 教育。如宣传栏、标语、警示牌、专用通道、监控系统等,形成良好的活 动环境,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4加强管理的力度 在开放期间

5、,对少数不服从管理的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制止手段,进行 强制性管理,以保证广大活动者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的活动环境; 5加强对重点群体的监控 对在体质较弱、能力较差和初学者的群体,应进行重点监控(老人、儿 童、妇女等)。 三预防中的自我保护 加强对参加水上活动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是预防工作中的一个重 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参加水上活动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预防 工作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1熟悉水域、场所和环境 一切进入水上活动场所的人员,必须认真了解本场所的活动环境情况 (如场地大小、深浅水区的划分、 对活动的各种要求及各种警示的标志等); 2及时呼救意识 在水中活动过程中,如遇到意外或危

6、险时,应迅速、及时地发出求救信 号,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自救处理(在有能力的基础上); 3争取时间意识 呼救后,如有能力进行自救,可以采取适当的技术自救。如已经不可能 进行自救,则应尽量放松身体, 采取仰卧姿势使身体漂于水面 (继续呼救), 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待获救; 4靠岸意识 在水中遇险后,如当时情况许可,还是应采取积极的自救方式,在有能 力的情况下,努力向岸边靠拢(边靠边呼救),靠岸越近,获救机率越高。 总之,预防意识和预防自救能力必须在平时培养和训练,而在水中遇险 之后,又必须建立在沉着、冷静、积极的基础上,运用合理、正确的自救 手段和方法,达到自救或被救的目的。 特别注意:遇到有人溺水时

7、,须运用最安全的方法,如能在岸上施救的, 绝不要下水去救;如能用器材去施救的,绝不要徒手去救。不论使用那一 种救生方法,都要先要求自己本身的安全,才能谈到去救助他人,千万不 要变成“人溺己溺”。 第四节水中自救方法 在水中活动,如果突然发生身体不舒适时,必须喊“救命”,救生员或 其他人听到了会来帮助你。但是如果没有人来帮助你,你就必须要冷静, 设法自己救自己。在水中自己救自己的方法,称为水中自救。 一、水中求生 (一)利用漂浮物求生 如救生圈,救生袋,救生枕,木版木块等漂浮物,利用其在水中的漂浮来 求生。 (二)徒手漂浮求生 利用本身的浮力(如水母漂,十字漂,仰卧漂等),在水中漂浮自救, 即用

8、最少的体力,在水中维持最长的生机。 二、肌肉痉挛自救法 人在水中活动时, 由于肌肉受到刺激而突然发生强直性收缩的结果,,造 成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也称肌肉抽筋) 。在没有他人救助的情况下,通过自 身的解救办法,保住了生命安全。根据统计:发生肌肉痉挛,在1 分钟内 者占 45%,3 分钟左右占 39%,5 分钟以上的极少。 发生肌肉痉挛常见的部位是手指、手掌、脚趾、小腿、大腿和腹部等。 无论肌肉痉挛发生在什么部位, 都要及时采取拉长肌肉的办法, 进行解救, 否则容易出现危险,具体方法有: 手指肌肉痉挛解救法 如果手指肌肉痉挛了, 解救的方法是先将手握拳, 然后用力张开,伸直, 反复做几次后即可消除

9、(图1) ; 图1 2手掌肌肉痉挛解救法 手掌肌肉痉挛的解救方法是用双手合掌向左右 按压, 反复做几次即可消除; 前臂及上臂前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前臂肌肉及上臂前面肌肉痉挛的解救方法与上面(图1)基本相同,即 用一支手抓住痉挛的手尽量向手臂背侧做局部伸腕动作,然后放松,反复 做几次即可缓解; 前臂后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前臂后面肌肉痉挛时,解救的方法是用一支手托住患臂的手背,尽量做 屈腕动作,然后放松,反复做几次则可缓解; 上臂后面的肌肉痉挛解救法 如果上臂后面肌肉痉挛时,解救方法是先将痉挛的手臂屈肘向后,用另 外一支手托住其肘部弯向后,即可对抗后面的肌肉痉挛,反复做几次则可 缓解(图 2) ; 图

10、 2 大腿前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当大腿前面肌肉痉挛时,解救的方法是用同一侧手抓住痉挛腿的脚,尽 量使其向后伸直,反复几次后即可缓解; 大腿后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大腿后面肌肉发生痉挛,解救方法是用同一侧手按住膝盖, 然 后另一支手抓住脚趾, 尽量往上抬起或双手抱住大腿使髋关节做 局部的屈曲动作也可缓解; 小腿前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当小腿前面肌肉痉挛时,先用一支手抓住脚趾尽量往下压,藉以对抗小 腿前面肌肉的强直收缩也可缓解; 9小腿后面肌肉痉挛解救法 小腿后面肌肉痉挛是最常见而多发的部位,解救的方法是先一手按住膝 盖,另外一支手抓住脚底(或脚趾)做勾脚动作,并用力向身体方位拉, 反复做几次以后,放松片刻,肌肉痉挛部位则可缓解(图3) ; 图 3 10腹部肌肉痉挛解救法 如果腹部肌肉发生痉挛,可在水面先挺住一会。然后用双手做顺时针按 摩,按这个办法反复做几次,腹部肌肉痉挛就可缓解。 思考题: 一、发生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什么情况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三、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四、如何进行自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