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失自己的“世界”走出来吧

上传人:h****q 文档编号:14594564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迷失自己的“世界”走出来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迷失自己的“世界”走出来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迷失自己的“世界”走出来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迷失自己的“世界”走出来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迷失自己的“世界”走出来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迷失自己的“世界”走出来吧一、背景1、幼儿基本情况小琪,男,5岁,入园一年,就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对于任何集体活动,他从不愿参加;每天来园都会大声啼哭一阵子;对于主要教养人奶奶极度依赖。我们与他的父母沟通,父母都认为小琪行为表现没有任何异样,一切都是源自于“年龄还小”。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如非必要(吃饭、如厕等),永远都默默地坐在自己座位上,眼神空洞地看着某一点。对于其他一切的声音,充耳不闻,仿佛隔离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儿童世界之外。2、家庭基本情况三代同堂,父母居住在农村,但工作都在市区,主要教养人为奶奶。父母工作很忙,由于上班距离远,起早贪黑,与小琪相处很少,但是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但是却对小琪的

2、种种“特殊”表现,听之任之。而身为只要教养人的奶奶则对小琪极其溺爱,生活一切所需都包办代替,每天奶奶都选择婴儿推车接送小琪,仿佛小琪在她眼里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婴儿”。二、实录:又到了户外运动的时间了,在热身运动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奔向了操场中最大的滑滑梯,瞬间到处都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在这时,蹲在滑滑梯旁不远处的一个小小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小琪双手抱着脚,仰起头,小小的身体缩成一团,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滑滑梯,不时的有孩子从他身边经过,有些孩子还主动邀请他一起玩,可是他就好像没听见别人的话一样,对别人的邀请不理不睬,依然一动不动、默默地看着远处的滑滑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这样的情况

3、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三、成因“自我世界”的形成1、祖辈教养,互相依赖小琪进入中班后,每天早晨入园时,依然大哭不止,不愿意离开奶奶,而奶奶则不顾老师的劝说,依然“坚持”每天送小琪进教室,并且在小琪大哭时紧紧抱着小琪不愿意离开,老师上前劝阻,奶奶甚至提出陪伴小琪一起上幼儿园的要求。在与奶奶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小琪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奶奶退休后在家生活比较单一。有了小琪后,她所有的生活重心就完全集中到了小琪身上。可是自从小琪进入幼儿园后,奶奶觉得自己的生活一下子没了主心骨,同时她还反复强调小琪离不开她,她也舍不得小琪。2、父母强势,孩子封闭在发现了小琪的“与众不同”后,我们前往了小琪的家里进行了家访,

4、在家访时,妈妈也告诉我,小琪从小胆子就小,而且她认为外面太不安全,所以就很少带小琪外出,长此以往,小琪就更不愿意到外面去,也不愿意和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之外的人说话了。在我们与小琪交流时,我们也发现,爸爸妈妈非常急切地想让小琪开口回答问题,但是每次都缺乏耐心等待,取而代之的是比较强势而又主观的替小琪进行回答。如:看到小琪在画画,我们问他,“小琪,原来你喜欢画画呀,可以介绍一下你在画什么吗?”小琪对我们的提问置若罔闻。妈妈立即接口道,“快告诉老师呀,你是不是在画幼儿园呀?”然后马上对我们说,“我们小琪就是这样,除了我们之外的人和他说话,他都当没有听见”之后就开始当着小琪的面开始向我们滔滔不

5、绝地数落着小琪的种种事情,而小琪则至始至终都没有抬头注意我们,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四、策略“自我世界”的“裂缝” 一个孩子个性的养成,不仅仅是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引导教育,也要来自于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如何能让小琪走出这样“冰火两重天的小世界”,让他慢慢融入集体生活,这也让小琪的爸爸妈妈很着急,通过一段时间的家园联系,对小琪和其家庭情况的了解,教师为小琪的家庭提供以下几条建议:1、 家庭会议,明确主次 由于小琪的父母工作很忙,所以抚养甚至是教育小琪的重任则完完全全的落到了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身上。针对这一情况,让小琪的父母明确隔代教养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绝不能代替亲子教育则显得刻不容缓。必须

6、让小琪的爸爸妈妈认识到他们应当担负起对孩子抚养和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尊重祖辈家长发挥隔代教育作用的同时,要协调好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既能让孩子从父母那儿感受到严格和理智,又能从祖辈那儿体验到宽厚和慈爱。还可以让孩子逐步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策略去对待不同的事情。2、 转变态度,给予自由分别说服小琪的爸爸妈妈抽时间多翻阅儿童心理学,积极参加我们的家庭教育活动,转变强势的态度,共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心情愉快的生活,并为孩子创设语言交流环境。如,多为孩子买些简短易懂的故事书,激发孩子的讲述欲望,多带孩子到外面走一走。如,串门、购物、郊游等,给予小琪与

7、外界交往以及自主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鼓励小琪多看、多讲,取代代替小琪表达想法。3、循循善诱,融入集体 老师给予小琪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他慢慢适应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的环境和规则。具体做到尽量多与小琪接触,让他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可亲。感到幼儿园像家一样的温暖。比如,每天早晨迎接孩子入园时,先把他揽在怀里呆一会儿,握握他的小手,吻吻他的脸蛋儿,摸摸他的头,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先有安全感。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游戏中有意找小琪回答问题、交谈或一起做游戏,从谈话和游戏中逐步提高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小琪与老师、小伙伴们交流的自信心。如有意安排开朗活泼的幼儿陪小琪做游戏、玩玩具等,让他们和小琪讲话。慢慢卸下小琪

8、的心理防备,同时让小琪渐渐了解与同伴交往的方法。适时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增加小琪的社交能力,如“到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我为小弟弟、小妹妹做件有意义的事情”等,利用小伙伴之间的友谊感化小琪,循序渐进的让他和小伙伴们无拘无束的玩成一片。五、成果走出“自我世界”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小琪慢慢地开朗活泼起来,对幼儿园的生活已经完全适应,和小伙伴们相处得其乐融融,再也不是那个永远沉默的小男孩了。和过去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在期末的“家长开放活动”中,小琪的妈妈看到孩子的表现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面对眼前阳光开朗的小琪,从前那个似乎总与大家格格不入的灰色背影形象在我脑海里已慢慢模糊,这让我心里感到由衷地欣慰。

9、从小琪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家庭环境是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的基地,幼儿园则是使孩子从单一环境中走出来的快乐天空。帮助孤僻内向的小朋友走出自己的世界,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是教育指南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当好一名幼儿教师除了应该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爱心、热心、关心、细心、耐心。小琪的事例,再一次地告诫了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爸爸妈妈,不要因为你们工作忙碌耽误了孩子一辈子的幸福。引发我们更深思考的,是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了隔代家长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而且祖辈家长更易溺爱,造成孩子的依赖性、惰性以及缺乏自信,所以“隔代教育”才是夺取孩子未来的更大“妖怪”,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指导家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成为引导孩子走向灿烂明天的“红丝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