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编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汇报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94540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4编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624编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624编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624编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624编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24编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4编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汇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规范国有资产运行程序 我县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资产 清查、事业单位及所属企业产权登记等工作,为进一步加强 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现将我县国有资产管理 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我县明确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 门,负责本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财政局内部专门设立国 资股负责管理全县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按照国有资产 国家所有、单位占用使用、财政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总体 思路,通过制定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财政部门、主管部 门、

2、占有使用单位对国有资产的三级监管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并建立了“单位申请政府(财政)批准财政拨款 政府采购(或构建)产权登记资产处置收益收缴”的 业务流程。 二、全面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运行程序二、全面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运行程序 (一)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与投资评审、政府采购工作 相结合,国家投资项目经财务竣工决算审计完成后或政府采 购物质供货后,将批复决算或物质采购的情况同时通知国资 2 股,由国资股及时监督单位将已完工程或采购物质记入固定 资产。 (二)进行国有资产清查,摸清家底,完善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机制。去年我们对全县 124 个单位展开了国有资产全 面清查工作。清查过程中,

3、首先让单位自查,并把自查结果 上报财政局,采用深入到每个单位对会计账簿与国有资产管 理系统进行核对、 询问的方式, 查看固定资产是否帐账相符、 账卡相符、帐实相符。采取全面和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对资 产闲置、处置数量较大的单位及单位的大宗资产(如车辆、 房屋及土地)进行重点清查,对土地、房屋建筑物采取现场 测量与查看相关产权证件相结合, 进行重点核实。 通过清查, 我们掌握了相关单位资产的具体情况,使单位的资产真正做 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为处置、出租或调剂闲置资产提 供了依据。 (三)开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根据上级财政 部门对事业单位及所属企业产权登记的步署,我们在资产清 查的基础上

4、,要求资产占有单位结合推进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工作,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总账、明细账、台账和卡片账,并 明确国有资产管理责任人,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 相符,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 (四)明确国有资产处置程序,做好对闲置资产的管理 工作。要求各单位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发 3 生国有资产调拨、转让、置换、出售、报废、报损等资产处 置问题,以及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 营性资产行为时,按照“单位申请、部门审核、财政审批” 的程序办理。在发生国有资产处置和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 性资产行为时,由财政部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或资 产评估,在审计或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拍

5、卖、招投标等公开交 易方式进行。特殊情况不宜公开竞价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可 以协议转让。对产权不明确的,先进行产权界定,在未明确 产权归属前不得擅自处理。在办理房产、车辆过户、工商登 记、土地出让手续时,未出具政府或财政部门审批的资产处 置证明材料,相关职能部门不予办理。 (五)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我县印发了沽源县国有资产出租出借 收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处置国 有资产形成的收入属于国家所有,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 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 收益和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担保、处置以及利用国有资产 经营取得的收

6、入,属于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按照政府非 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六)搭建平台、科学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 网络化。我县 124 个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安装并运行了财政部 门统一配发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将所有固定资产 4 数据和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 通过对软件的“登记、申报、查询、分析、统计、审核、处置” 等系统功能, 基本实现对全县国有资产从 “入口” 到 “出口” 的全过程监管。 三、存在的问题三、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会计制度不规范、不明确。一是会计核算不 规范。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从核算上对经费的收入、支出账 都算的很明白,但对

7、资产的增加、减少核算不严肃、不规范, 往往是一支了事。尤其是基建工程完工,不能及时按照基建 财务的要求及时进行财务决算进行资产移交,将国家投资形 成的资产按国有资产进行登记。二是执行会计制度不明确。 表现在经费开支形成的国有资产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要求记入国有资产,按基建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形成的资 产也能按要求记入国有资产,但有一部分资产尤其是涉农专 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单位在会计处理上无所适从,大多没有 按国有资产进行反映,造成国有资产管理上的漏洞。 (二)账实不符,“家底不清”。有些单位由于开支渠 道不同,增加的固定资产,不列入固定资产账,这样就有一 部分资产成了账外资产,无人管理,处

8、置时不上报、不审批 ; 有些单位接受其他单位的捐赠资产,不入账,视为己有,用 完了自行处置;有些单位拆迁、报废资产,不报告,不办手 5 续,有账无实,致使国有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管理混 乱 (三)日常管理不完善、账务处理不及时。一是日常管 理不完善。通过资产清查了解到,虽然大多数单位设有固定 资产明细账,但部分单位存在不及时记账的问题。有的单位 只设总账进行核算,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乡镇政府机关大 多数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基础工作和日常管理不完善。二 是账务处理不及时。部分单位虽然根据县政府安排进行了资 产调整,但相关单位没有根据资产管理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致使单位无法进行账务核算。清查中

9、还发现,尚有部分单位 没有根据上次资产清查的结果及时进行调账。 (四)职责缺失,配置资产的职能无法落实。从目前的 管理模式看,财政国资管理部门只行使资产的处置权,而没 有真正落实资产的配置职能,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谁想买 啥就买啥,造成资金开支增大,形成国有资产不必要的浪费 ; 在资产调剂方面, 有些单位办公用房和办公设备过剩、 闲置, 而有的单位没有办公用房,设备紧缺,还要政府拿钱租赁办 公场所。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造成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 (五)监管手段单一,资产管理手段落后于实际。目前, 我县国资管理部门用于行政事业资产的监管手段主要是产 权登记、资产处置审批、清产核资等,基本局限于资产处

10、置 环节,而无法管理单位的资产“入口”。同时,各单位的资 6 产管理是否到位,并不影响财政资金分配部门对他们的年度 资产预算安排。 管理的好与坏, 对下年底资金预算没有影响, 无形中使单位只注重资金管理,注重资产的购进,而不在管 理上下功夫。致使各单位对资产管理重视不够。 (六)经营性资产和收入管理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由于 国家专项资金的投入,积累了规模相当大的经营性资产,由 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中尚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的管理机 制不完善,预算执行监督、财会管理没有与经营性资产监管 相结合;二是经营性收入不能及时、足额上缴。目前虽然明 确了国

11、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上缴 财政专户,但在具体征管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如 单位经营性收入的具体范围界定不清;对经营性收入的征收 主体尚不明确;经营性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后,其支出管 理尚不明确等。 (七)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资产管理越位的问题。突出表 现为:有的单位,尤其是主管部门越权擅自行使本应属于财 政部门行使的资产管理权,随意报废资产、随意调拨资产、 随意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等。还有部分单位办公 用房临街,单位擅自将门面房对外出租,租赁费自行支配, 没有遵守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四、加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四、加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7 (一)严格国有资产配置。坚

12、持资产配置与各单位履行 职能的需要相适应,通过设定前置性审批环节,严格资产配 置审批。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充分考虑各单位国有资产占用情 况,努力实现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编制紧密结合,加大对各 单位国有存量资产的调控力度,逐步建立国有资产调配和处 置的有效机制,推进国有资产的整合、共享、共用和合理流 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 (二)强化管理职能。管理职能到位是管好行政事业资 产的前提条件。县政府应明确将资产的配置,调剂职能真正 落实到财政国资管理部门,明确县政府及各部门在各自的职 责范围内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各行其职,以有利于国有资产管 理。 (三)完善制度建设。根据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 我

13、县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以资产产权管理 为基础,以资产配置为核心,以资产处置为关键一整套可行 有用的制度办法。 (四)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经 营性资产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点,也是资产管理工作的难 点。要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公共房产统 一管理、公开招租的制度,防止低价出租、造成国有资产流 失。同时,完善资产经营收入管理制度。单位使用有形和无 形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内部经营产生的收入都应做到 8 应收尽收, 及时、 足额收取。 同时, 资产经营收入要按照 “收 支两条线”原则上缴财政专户,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杜绝隐 瞒、截留、坐支、挤占和挪用资产经营收入。 (五)加强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要与纪检、审计、财政 监督检查等部门一起加大监督力度,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 理的内容纳入日常审计、监察范围,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 打击侵占、私吞国有资产的违法行为,对那些国有资产管理 意识淡薄、无视管理法规,随意购置、处置国有资产,低价 处置国有资产,隐瞒、逃漏国有资产收益,造成国有资产严 重浪费、流失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进行处理,依法追究相 关责任,维护国有资产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