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点.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90436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一、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们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那个阶段。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4、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5、三个代表: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2、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简述题1、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P23-24一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二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三是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四是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五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P28-29(1)含义:特指我们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那个阶段。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

3、不发达阶段。(2)意义:一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P29-30(1)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从量上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地导向作用上。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地导向作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

4、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依靠大型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的经营优势。通过国有资本的经营优势来支配其他非国有经济。原则: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是初级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4)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发展非公有制

5、经济的关系。多种所有制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基本前提;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应该是平等和竞争的关系。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促进技术的进步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三、论述题1、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共同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的经济制度。(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生产关系和经

6、济制度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应考虑到生产力落后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条件。(3)初级阶段,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存在,公有制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直接与市场机制联系在一起,并且必须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各种分配制度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5)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兼容的。因为,一是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二是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起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

7、调节作用;三是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阐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P25-28(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发达确定的,是其他理论的基础。(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是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它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标准。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8、阐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区别以及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而实现共同富裕是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联系的。(3)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一是改革的性质是一场新的革命,既不是对传统经济体制的修补,也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要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及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二是在评判改革成效的标准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新体制,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理

9、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两者是可以兼容的。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政策: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二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三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五是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六是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等等。(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劳动标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所有权标准。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一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二是在引进和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的

10、同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三是有效运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名词解释1、市场: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2、市场机制: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3、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4、

11、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5、渐进式改革: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按渐进方式进行的市场化改革。二、简述题1、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32(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界定和保护产权。(2)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3)契约自由和体现消费者主权,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规模、结构由市场需求决定。(4)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调控经济运行过程。三、论述题1、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34-35(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

12、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所有制基础。一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二是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三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特点:一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二是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三是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这就是说,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发展和完

13、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2、试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35-38(1)重构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各类市场及市场要素总和而成的有机整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一般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体系又是市场主体活动的空间领域,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必

14、要前提条件。(3)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应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国民经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4)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作用的结果,会增大社会成员生存和生活的风险。社会保障体系犹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减振器和稳定器,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第三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与实践一、名词解释1、华盛

15、顿共识: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北京共识:以中国改革经验为基础的原理,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原理:一是创新价值; 二是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三是自主发展理论。2、等级规则:是指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再界定每一个行为人在这个等级构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力。3、产权规则:是指一个人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即拥有的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就越大。4、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即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5、宪法秩序: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6、“诺思悖论” :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7、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8、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安排和权力界定而自发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