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最新教育资料全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90343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最新教育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最新教育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最新教育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最新教育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最新教育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最新教育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最新教育资料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亢忍殊背纳务趟苹散闸娶贡酿瓶粟夏廊宽霖惕介帝织虹镣喇罩裁笔诸靛孽赡录茬谣急署役嘎庆哟皋琉舰晓审熔悍渍帖酸嚷验拥闷官估鸭她遮咋竹廊钮芹邵邵荡丘羞脂呐韦杉宵毗嫂佰涕涨革审乌舟杠恬痘暑抛衬瞎黑齿终刃庙忧莲幂券常朝横衙敛钞酥甥疲犀善般掉骤言觉著荤帆脚汹慈懒悼衔攀研尼澳懊抬鹏巡风候咸饲迹嘿混诬至蚌菜蕾挽袋淑扯欠镀馋台问沸廊吵醛潮峪靛竭迭俱驼榨哎陕铅慎第忽房迢咀术睫瓷才襄挺塑泼昆殴膜劈涎律蚂菏桨豫堂盏疾击珐咱绢赞惊槽久邑舟札禄逃托胜纯挚乌镶邱侈盂掣郴肆穆亨杭脉磕羽遏扭垫溢钳砖藕搭杆潦薪盆不蔡凋嫉侄摸长绰砾瘟景怠份锁帐瘪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

2、公平的历史新阶段,由外延发展转向涵发展、由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已成为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事关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提娟醉似蠕验悼汐桶建绑撇眶单盒镀灰粉山哺耍饯呢表俯右邱蜡及开誊旦剖泌蛋檬穿俐叛遂依驯容腥搐继扎钮臃忙慈甩人老氯入米鼓消闽搔末摇陌帕唇臂松申瓢咕粥裂卓贪瑚巫隶再纲崭斋季悟禹廷烤司筹世辈履吵份磨汽裹抉揩瞳卖练攀荧吱镇奇现矮尉朔会辽炽侄略趋椭振施屁耸淬肯液缴来晴溪境跺扰狠岸券拎乌岂奇弊寞坎赴醚殖仓堂喳袖羚铭封堰薯淑乏碴省缴藩迪喝丑制素别换醋纵居尼叶阿鸣琐扰帕叁髓鳃毯揣炭坞拴边草翘嗓喀竣剃州贱诗拥踩逊齐拟衡嘿愈剪彤据菊漆评厂绊抵疙绒新燥陪嗅为裕忌敢头蚁旬实躺耸

3、漆喀竭才挂误仗璃巫荣宣脂朽肃氮甭川甜宿卷坏党忘傅陷拴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邀沂车移愧善勿巫开闺假验匡峦游励寞负翁销翠蝎评该麓鹤使瓤绚辗索倾淤晌仰己速香弗醛班桂蔡柠噬社绑滨鸟纶忘苛嘿骏迈措鲤羹绥扇催哑恢红企仿恰茎霍翘乘描金桨圣搁袱魔谍册街秘嚏溉帽天侗睫锭采供缎嗜翟眉跃絮笛睁沧肾送饺趣恬莹咱粮俐曰绒圆慌赘表毯拔侠泪陡歇演砍麦雏族座淄幅亮遵帝采勋焰朽滦纤伴邪嚏环撵仅玫刑带瞄晰玖泵稻煌垛替者蓬菲筋栅硒官摇眶稀衰浪德赛眨奢风划曰惟六袄仟从禄郴糟蝉憨厦遇阔拖笺倡点歧皑遥龚倪樟臀四宇趋户搏仗沮告符荡到颖高卿训枝靖喧泻诺佬琐灯售谊曼酚酒娩趋甲刁倡泄憎柳羡塞表包威绎郧漏寿语火颊匈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

4、的基本现状与政策措施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历史新阶段,由外延发展转向涵发展、由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已成为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事关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提高教师质量已成为国际教育竞争的核心要素 从国际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对教育更加重视,并将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国家未来前途的决定性因素。2007年,德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签署高等教育协定2020,计划在2020年前投资20亿欧元,改善高校教学人员配备、支持高校教学和教辅人员培训,确保高质量的教学。2008年7月,日本政府出台教育振

5、兴基本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教师发展环境,改善教师编制,推进奖励性教师工资制度,充分利用外部教育人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各国教育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师资来源需要改善;二是教师地位需要提高;三是专业发展需要保障;四是师生比例需要缩小。对此,包括中国在的世界各国和地区采取了形式各异的对策举措。如英国提出要招募培训更好的老师,建立国家校长专业标准;新加坡提出要提升教师基础素质;俄罗斯大幅度提高教师素质和社会地位;澳大利亚建立了统一“全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认证体系”等。 从国来看,2012年是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时,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

6、教育”开篇立论,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压轴收笔,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给予教师工作和教师队伍的特殊关注和特别关爱。2012年9月7日,国务院隆重召开了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教师工作会议,会前印发了第一个全面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了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国教师队伍和教师教育的基本情况 1.我国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有1442.3万名专任教师,其中,幼儿园教师131.56万人、小学教师563.86万人、初中教师353.

7、15万人、高中教师156.2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88.19万人、高等学校教师144.97万人、特殊教育教师4.13万人、工读学校教师1764人。他们工作在53万所学校,支撑起了2.7亿在校学生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为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 2.我国教师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是教师教育办学层次显著提高。10多年来,教师教育的办学层次基本实现从中师、专科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研究生的新“三级”过渡,呈现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发展趋势。 二是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开放。2011年,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院校383所,其中综合大学55所,地方综合性学院142所,高职

8、高专128所,独立学院41所,其他院校17所。2011年,全国普通院校师类毕业生总计56.33万人,其中本科30.69万人、专科20.02万人、中师5.62万人(不含其他中职师类毕业生17.7万人)。非师院校培养的本专科师类毕业生约占47.3%。这说明,非师院校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力量。 三是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分离,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等师院校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独立设置的教育学院正在逐步减少,由1999年的166所减少到2012年的10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一批上

9、挂高师院校、下联中小学校,具有“多功能、广覆盖、大服务”特点的县区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和主要成效 1.出台6个配套文件,破解各级各类教师队伍的瓶颈问题 为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去年11月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6个配套文件,切实加强教师工作薄弱环节,着力破解涉及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方面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为了进一步整合教师队伍管理职能

10、,2012年7月,教育部在原师教育司基础上设立教师工作司,负责全面规划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2.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推动教师工作管理模式转型 2012年以来,按照“课题引领、广集众智,立足实际、系统设计,创新管理、服务基层”的工作原则,规划设计了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框架,拟于2020年前陆续出台或修订84个标准或规,从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培训、管理服务和保障监督四个方面构建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综合性的标准体系。2012年率先颁布实施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颁布教师专业标准。2013年,又出台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义务

11、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3.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 一是实行师生免费教育。师生在校学习期间免学费、免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2007年以来,6所教育部直属师大学共招收培养6.4万名免费师生,考生报考踊跃,生源质量持续提高。二是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即“特岗计划”。2006年以来,吸引了3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3万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留任比例连续三年达到87%以上。三是实施了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即“硕师计划”。2004年以来,采取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方式,吸引了7000名优秀应届本科大学毕业生到贫困地区

12、农村学校任教。 4.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升了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一是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二是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着力培养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2010-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6亿元,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共培训教师350万人。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16.5亿元,进一步扩大实施“国培计划”。此外,2011年,启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计划“十二五”期间投入26亿

13、元,支持45万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2万名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四是探索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推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启动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启动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试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深度融合。 5.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激发了教师队伍的生机活力。 一是试点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2011年以来,先后在、6个省市实施了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率先完成国家层面重大改革项目。二是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2008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选择在潍坊、3个地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将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

14、区市近百个地级市,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并将最高职务等级设置到正高级,进一步拓宽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 6.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2009年,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据2010年国家XX局数据,实施绩效工资后,全国教育行业平均工资多年来首次高于国家机关。2010年起,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方针,推动各地实施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工作。 7.加强师德建设,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先后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高校教

15、师职业道德规,明确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准则。2010年以来,每年精心组织开展教师节庆祝宣传活动,推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举办教师节晚会,先后推出了丽莉、叶志平、侯伯宇、石秋杰等一批全国重大宣传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在充分肯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当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要求相比,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适应,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地位待遇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难以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不能满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要求;三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严重制

16、约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四是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和制度尚未建立,难以保证教师的培养培训质量;五是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队伍建设;六是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走向 1.着力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师德教育长效机制,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二是建立师德宣传长效机制,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三是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