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5黄河颂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90269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5黄河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5黄河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5黄河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5黄河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5黄河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二单元 5黄河颂 知能演练 活用 夯基达标 1.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 (1)A.用你那英雄 的体魄。 B.多少英雄 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 (2)A.筑成我们民族 的屏障。 B.我们民族 的伟大精神。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哺 育(p )澎湃 (p i)气魄 (p ) B.山巅 (di n) 狂澜 (l n) 屏 障(p ng) C.浩荡 (shng ) 浊 流(zhu ) 滋 长(z ) D.赞 歌(z n) 发源 (yu n) 宛 转(w n) 3.黄河颂的押韵富有特色,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下面这段文字的韵脚

2、是,押的韵是。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 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4.下列对黄河颂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赞美中华母亲河的颂歌,诗人借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B. “ 望黄河滚滚 ” 的“ 望” 字,一直统领到 “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既有写 实的成分 ,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 “ 你” 来称呼黄河 ,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歌词部分分为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写黄河景色 ,后一部分

3、抒发了豪迈的思想感情。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 58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 望黄河滚滚 ,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 掀起万丈狂澜 ; 浊流宛转 , 2 结成九曲连环 ;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 从你这儿发源 ; 多少英雄的故事 , 在你的身边扮演 !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 浩浩荡荡 ,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 我

4、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5.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黄河)把中原大地 /劈成 南北两面。 (2)啊!黄河!/你一泻 万丈 6.分析下列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3 (2)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 强! 7.诗人称黄河是 “ 中华民族的摇篮 ” ,如果把 “ 摇篮 ” 改为“ 灯塔” ,可以吗 ?请简述理由。 8.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课外拓

5、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 912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9.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10.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 “ 是无穷的源泉 ”

6、 和“ 有母亲的情怀 ” 的。 11.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内在联系。 表达交流 1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 “ 黄河” 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 对身边的战士们说道 :“ 藐视黄河 ,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4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浩 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 发扬滋长 !” 体验中考 14.(2019四川成都中考 )童

7、谣,融入我们的生活 ,伴随我们的成长。请结合下面思维导图 的提示 ,用四字短语补全空缺处。 答案: 夯基达标 1.B解析 A 项,“ 哺” 应读“ b ” ;C 项,“ 荡” 应读“ d ng” ,“ 滋” 应读“ z ” ;D 项,“ 宛” 应读 “ wn ” 。 2.(1)不一样。 A 句中的 “ 英雄” 是形容词 ,意思是“ 具有英雄品质的 ” ;B 句中的 “ 英雄” 是名 词,意思是 “ 不怕困难 ,不顾自己 ,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 ,令人钦敬的人 ” 。(2)一样。都是 名词,意思是 “ 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 3.巅、南、澜、转、环、边、面an

8、4.B解析 B 项,“ 望” 字统领到 “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 。 课内品读 5.(1)“ 劈成” 能够渲染出黄河贯穿中原大地的宏大气势。 (2)“ 泻” 字可以形象地表现黄河水滚滚奔腾、不可阻挡的气势。 6.(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强调黄河给人雄奇的印象,更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叹。 (2)运用反复修辞手法表达人们对黄河的敬仰,更表达人们对黄河的深情依恋。 7.不可以。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所以诗人把黄河喻为 “ 摇篮” 。“ 灯塔” 具有指路的作用 ,不符 合黄河的特点。 8.坚毅执着的流向 ,汹涌澎湃、一泻千

9、里的气势,百折不回的韧性 ,横断南北的气概。他借 此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为拥有黄河而骄傲 ,为自己是黄河哺育的中华儿女而自豪。 课外拓展 5 9. “臂膀” 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10.说长江 “ 是无穷的源泉 ” ,是因为长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它滋润养育了 两岸的动物、植物 ;说长江 “ 有母亲的情怀 ” ,是因为长江哺育了各族儿女,在这里作者把 长江看作母亲 ,长江无私地奉献了那 “ 甘甜的乳汁 ”“纯洁的清流 ” ,这宽广的襟怀就是母亲 的情怀 ! 11.解析 通过抒情句 “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我们依恋长江 ” 来把握作者的思想 感情。 参考答案 表达了作

10、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中华儿女将发扬长江的伟大精神,建设 祖国,迈向新时代。 12.解析 注意从写法、立意等方面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 两首诗歌都是以物喻人 ,长江之歌热情赞美长江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 象;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两首诗歌风格相近 ,都直抒胸臆 ,热情豪迈。 13.示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创、勇往直前的伟大精 神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 (或“ 母亲河 ” )。 14.解析 解答此题 ,要仔细读图 ,明确图表围绕 “ 童谣” 展开。第一空抓住 “ 诗经 ” 这个 关键词 ,根据提示和文学常识可以概括为“ 历史悠久 ” ;第二空主要说童谣分布的范围,可 概括为 “ 分布广泛 ” ;第三空说童谣连幼儿都能理解,可概括为 “ 内容浅显 ” ;第四空列举童谣 的表现形式 ,并以省略号结束 ,可概括为 “ 形式多样 ” 。 参考答案 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内容浅显形式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