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表格)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89930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表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表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7 课课题7 开国大典 教学 目标 知识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引导学生背诵68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体 会文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 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开国大典的录像片。 2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 课型讲读课 课时2 课时 板 书 设 计 开国大典 典礼前-精心布置场面热闹盛况空前 大典中-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 阅兵盛况 大典

2、后- 群众游行热烈庄严充满光明,美好未来隆重庄严 声势浩大 课后 反思 内容: 针对教学实际,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 成功与不足之处、在教学机智、学生创新、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真 切感悟。 课时 教学过程 (主要知识呈现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媒体导入 ( 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 ):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吗?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 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 )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 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 )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成立以来, 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 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 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初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要求: 1通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生字:宾、檐、擎、诞、钮、瞻、聂、臻。 新词:协商、汇集、预定、爆发、宣布、宣告、雄伟、肃静、旗帜、检 阅、制服、诞生、瞻仰、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

4、句话。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三、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1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 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2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 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会场、典礼、阅兵、游行) 第一个场面:大典之前14。 第二个场面:开幕式510。 第三个场面:阅兵式1113。 第四个场面:群众游行1415 四、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14 自然段,了解作者怎样介绍大典开始前的情况。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

5、这是“大典”?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 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 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 (1) 参加大典人员的语句。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 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 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2) 出示会场布置的语句。 抓住方位顺序画广场。 抓住重点词体会“挺立” (3) 出示群众入场的重点句子。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 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6、。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引导感情朗 读,体会人们心情。 3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书写生字及词语。 3练习读熟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今天,就让时间回到 70 年前,回到我们的祖国诞生那神圣而庄严的时刻。 我们继续来学习 (课前板书:开国大典生齐读 ) 。 二、精读第二部分。 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 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 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 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 年 10 月 1 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 重的场

7、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 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 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1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 )( 奏国歌) (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 ) (升 国旗,鸣礼炮 )(宣读公告 ) 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 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

8、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 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 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 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 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 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 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 “欢跃”, 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 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 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

9、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3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 激动、兴奋、喜悦 ) 4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 重点练习朗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感受 自豪,扬眉吐气 ) 5找出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 排比:两个“传到”。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 (感受开国大典中, 人民群众热爱党、 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6试着练习背诵68 节。 三、阅读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 2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3小组合作,讨论试

10、写排比句:全场30 万人,为 _ 而_ ; 为_而_;为_而_。 四、阅读第四部分。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朗读第 14 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3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重点:“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 象征什么? “红流”指的是游行的人,人数众多,擎着灯和火把,如同“红流”。 描绘出了人们的热情以及激动的心情。“光明”指灯和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象征着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使中国脱离黑暗,获得了光明。 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五、总结全文。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 个怎样的场面。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

11、旗”、“红灯”,群众的“掌声”、 “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内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情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 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 的,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 想感情。 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 (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选择最能体现中 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这三个内 容进行详写,其他的略写,这样有详有略,让文章的主题更突出。) 六、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背诵、抄写课文第7 自然段。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