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2016届中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9645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2016届中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2016届中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2016届中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2016届中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2016届中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2016届中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2016届中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中国古代的科技 1、四大发明: 指南针: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候制成指南针,南宋时期广泛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造纸术: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纸始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质优价廉的“蔡侯纸”。 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标有最早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2、: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 2、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被称为“17世纪中国的工艺百科全书”。 (二)、中国近代的科技 1、詹天佑和“京张铁路”:1905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三)、中国现代的科技 1、邓稼先和原子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 2、钱学森和导弹:19

3、64年,我国第一枚导弹试验成功。 3、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4、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世界上首次育种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四)、世界古代、近代的科技 1、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的十个数字的计数法,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2、牛顿:英国科学家牛顿在他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系统阐述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牛顿力学,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3、达尔文和物种起源:英国生物学家,撰写了物种起源,提

4、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主张,创立了生物进化学。 4、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德国犹太人,后移居美国,提出“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被称为“物理学的泰斗”。,二、三次科技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科技,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科技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它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如汽车的发明,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大气污染和交通事故等问题的出现。电子计

5、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信息化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青少年不健康上网,也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二、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英国等西方列强为掠夺原料和市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用战争手段打开了中国大门,破坏了中国主权。政治上,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国际市场;思想上,清政府内部分化出洋务派,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新思潮。,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为满足资本输出的需要,掀起瓜分中

6、国的狂潮,并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经济上,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思想上,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化为学习政治制度。,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顺应经济全球化,制订发展高新科技的863计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感悟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一个必然结果,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是一次良

7、好的机遇,同时也会带来风险与问题。,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专题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 4、要大力推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5、要坚持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把我机遇。,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人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即全球化1.0版本,这期间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为中号。世界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实践也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中间因大萧条和

8、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这期间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1950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版本。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是何含义?,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两例 “世界近代民主思想实践”的史实。,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 举例: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现的火车、汽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飞机、汽车以及电话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互联网的应用)等。,(3)阅读材料一,使世界从中

9、号“缩水”为小号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举例说明有哪些“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主要得益于什么的广泛运用?,材料二 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材料三,(4)材料二与材料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问题有哪些?(举一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增大、

10、自然环境恶化、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 原因: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逐步形成。,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使用的动力是什么?英国中世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蒸汽机

11、做动力。 利用火车、汽船等新的交通工具远行,人们的出行更快捷,更远了。,材料二 泰晤士河被英国人习惯地称为“老父亲泰晤士”。它曾经是一条清澈、美丽的河。然而进入19世纪之后,泰晤士河却风光不再河中行走着很多轮船喷发出的浓烟都十分呛人;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污秽不堪。(右上图)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 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 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 的强盗”。(右下图)画面为象征 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笨拙周刊这一举动的背景和意图,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的国家;近代城市兴起。 意图:揭露环境污染

12、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引起英国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启示: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重蹈历史上英国的覆辙,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3)结合所学,请你举一例论证科学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险”。谈谈人类应如何应对科学“潜在的危险”。,例如:火车的出现,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煤炭的大量使用也极大地污染了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国

13、协作应对环境、气候危机。,材料四 卷土重来的PM2.5,不只是北京的烦恼。从华北到江浙再到四川盆地,普遍是一片大雾弥漫。污染是自由流动的,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对浩荡的车流、高耸的烟囱、飞扬的烟尘,我们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以为不在自己家门口就没事。PM2.5的危害,已经像无孔不入的雾气一样,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改编自新华网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的认识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我们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拒绝发展拒绝进步拒绝文明,因噎废食;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建立健全环境监控体系,加强环境监管,严惩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 C.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律意识。,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材料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