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生活数学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91460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生活数学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年整理生活数学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年整理生活数学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年整理生活数学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年整理生活数学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生活数学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生活数学课程标准.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数学课程标准 (2016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 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生活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工具。一、课程性质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生活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

2、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1.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2.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

3、生体验、理解、思考。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3.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活动,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整合教育资源,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创造条件开展个别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4.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按照个别化教育计划,有效实施差异性评价,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

5、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语言表达、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5.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教具学具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三、课程设计思路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

6、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获得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按以上思路具体设计如下。(一)学段划分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本标准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 年级)、第二学段(46 年级)、第三学段(79 年级)。(二)课程目标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

7、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等行为动词表述(行为动词解释见附录)。(三)课程内容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常见的量”“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综合与实践”五个部分内容。其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常见的量”的主要内容有:有无、大小、多少、长短、高矮、粗细、厚薄、轻重、宽窄、人民币、时间、长度、质量等。“数与运算”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

8、计等。“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轴对称等。“统计”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常见的量”“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数学课程中,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

9、的数量关系。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分析观念主要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

10、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感受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活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

11、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3. 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科学意识。总目标包括如下四个部分:知识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常见的量的过程,掌握常见的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点数物体的个数,并能说出总数、按数取物,掌握计数原则。 经历数的抽象、运算等过程,掌握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

12、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 初步建立常见的量的概念,感受常见的量在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观的能力。 初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参与观察、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初步发展思维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 初步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初步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

13、与他人合作交流。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养成独自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持续以及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二、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 3年级)(一)知识技能1.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常见的量的过程,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量。2.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

14、数的过程,理解10 以内数的意义;体会“加”和“减”的意义,能计算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3.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球)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球)和常见的平面图形;初步形成识图能力。4.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标准,对事物做初步的分类。(二)数学思考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量,感受常见的量在生活中的作用。2. 运用10 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初步形成数感;通过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3. 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三)问题解决1.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发现简单问题,并尝试解决。2.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四)情感态

15、度1. 在他人的引导下,感受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2. 在他人的引导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3.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第二学段(4 6年级)(一)知识技能1.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常见的量的过程,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量。2.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120 各数的意义以及百以内数的意义;能计算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借助计算器辅助进行百以内的加法、减法计算。3.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4.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对事物做初步的分类和记录。(二)数学思考1.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量,感受常见的量在生活中的作用。2. 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3. 在他人的引导下,学会思考数学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三)问题解决1. 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一些数学知识,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和简单计算有关的问题。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