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24诗词曲五首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8697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24诗词曲五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24诗词曲五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24诗词曲五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24诗词曲五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24诗词曲五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4诗词曲五首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纷纷暮雪 /下/辕门,风掣红旗 /冻/不翻 B.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C.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D.千古兴亡 /多少事 ?悠悠。不尽 /长江/滚滚流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舂 谷(chng )狗窦 (d u)松柏 (b ) B.瀚 海(h n) 风掣 (ch ) 兜鍪 (m ) C.都 护(d ) 零丁 (dng ) 羌 笛(qi ng ) D.踌躇 (ch ) 宫阙 (qu ) 惶 恐(hu ng)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

2、葵持 作羹(拿着) B.何处望神州 (中国的别称 ) C.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册) D.愁云惨淡 万里凝 (暗淡) 4.下列各项中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 ,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巧妙地借 “ 惶恐滩 ” 和“ 零丁洋” 两个地名 ,构成对仗工整的对 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 ,点明主旨 ,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 ,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 死观。 5.按原文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与回乡偶书中“ 少小离家老

3、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 有异曲同工 之妙的诗句是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 是:,。 (3)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抒发了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 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 2 (4)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句子 是:?。 (5)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揭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 最终的灭亡命运的诗句是:,。 课内品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第 67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4、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6.请描述 “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 所展现的画面。 7.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 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完成第 89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8.请写出这首元曲中表现

5、诗人同情百姓的语句。 9.试分析 “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 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第 1011题。 泰州 文天祥 予至海陵 ,问程趋通州。凡三百里河道,北与寇出没其间 ,真畏途也。 羁臣家万里 ,天目鉴孤忠。 3 心在坤维 外,身游坎窞中。 长淮 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好 ,通州路已通。 注南宋末年 ,诗人为避元军追捕 ,行经泰州 ,藏身于船十余日 ,后由通州出海 ,南归,继续抗 元。坤维 :指西南方 ,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 (后在福州登位 ,即瑞王 )都在西南方。坎窞 (d n):地底深穴。喻艰难凶险境地。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10.谈

6、谈你对颔联中 “ 心在坤维外 ” 的理解。 11.赏析“ 晚鹊传佳好 ,通州路已通 ” 两句。 综合性学习 12.为了弘扬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黄海中学九年级 (1)班决定开展以 “ 会诗词 咏经典 ”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 【会诗词】 (1)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 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道是梨花不是 ,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甲) 远远游蜂不记家 , 数行新柳自啼鸦 , 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 , 燕归无语傍人斜 , 晚风吹

7、落小瓶花。 (乙) A.卜算子B.浣溪沙 C.如梦令D.相见欢 甲:。乙:。 【咏经典】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演绎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 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 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 ,用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推广诗词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4 (2)有同学根据上面的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体验中考 13.(2018 广东)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 :“ 风” ,地方乐调 ,风诗是民间歌谣

8、 ,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 感;“ 雅” ,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 ,雅诗是宫廷诗歌 ;“ 颂” ,祭祀时用的歌舞曲 ,颂诗是 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 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 ,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 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 ,以国风为描述对象 ,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写一句话。 答案: 知能演练 活用 1.CA 项,“ 柏” 应读“ bi” ;B 项,“ 鍪” 应读“ m u” ;D 项,“ 躇” 应读“ ch ” 。 2.AA 项,“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

9、/冻不翻 ” 。 3.BB 项,“ 神州” 指“ 中原地区 ” 。 4.BB 项,“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表述有误。此联用的是 “ 双关” 手法。 5.(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 6.浩瀚的沙海纵横散布着遍地冰雪,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7.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8.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9.示例 “ 聚” 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怒” 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 ,这两句话分 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

10、了潼关的险要,暗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10.写出自己虽身陷坎窞 ,藏于船中 ,但自己未曾放弃恢复国家、重建家园的念头,表达了 诗人忧国思家之情。 11.运用了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传佳好 ” 赋予晚鹊以情感和动作,写出诗人因为 “ 路已 通” ,不再藏匿船中的欣喜之情 ;借“ 晚鹊” 之景,抒发欣喜之情。 12.(1)CB (2)咏诗词弘扬传统 13.示例 (1)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诗 经分为风、雅、颂 ,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5 (2)国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开创了古代诗歌的 光辉传统。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