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继续教育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8104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继续教育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继续教育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继续教育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继续教育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继续教育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读新课标读新课标 20112011 版导读与教学实施版导读与教学实施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 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青山学校 曹宗祥 2001 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且印发的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 建了有中国特色、反应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 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大范围引导了 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 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 泛认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 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 生命力

2、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 工作。 新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的。 它强调以人为本,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 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实 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 现在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种种问题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 上体育课, 课堂内容以竞技体育为主, 教学方法类似运动员训练, 学 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所学体育知识、 技能与现实生活脱节, 不能为其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服务等,因此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身心 健全的一代,为中华民族的强盛,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是现 代学校

3、体育的任务。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各学习阶段的联系, 面 2 对学习阶段间的区别有所忽略,导致许多体育项目的开设低水平重 复。应以学生身心特点发展的内在逻辑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去排列 目标和教材,像流水线,各司其职,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为实现整体 体育教学的目标服务。深入研究体育课程目标和教材的内部逻辑性, 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发展。体育教学的内容,应当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 -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我国的国情来确定,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 应贯彻健身性与文化性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继承性与时代 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划分 体育与健康课程

4、标准根据三维 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改变了过去按 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 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 的内容体系,拓宽 了课程学习的范围,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关于五 个领域的划分: 第一,增强了可操作性。 每一堂课,每一个教法都是为一个教 学 目标服务,学习内容的清晰划分,使教师能合理地-针对性地开展 运动项目,锻炼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 第二,凸现了整体性。不同的训练手段方式方法各异,但均可以 达到殊途同归。 第三,层次清晰。 在每一学习领域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 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置了不

5、同的学习水平,每个学习水平都设置 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成就。 3 五个领域的划分真正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发挥体育课程健身育人 的功能。 新课程标准既从教法着手改革,也从学法进行探究。 在教法方 面倡导的目标教学法、主题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信息教学法、创设 情景法等。 在学法上,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 究性学习、延伸性学习、信息化学习、评价式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浓 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 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应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 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 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标发展的核心是新课标理念的落 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 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所以我们广大教师必须要进行新课程 理念的认真学习,深入探讨教育理念是哦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