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8012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温病学温病学学习学习体会体会 1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 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 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 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 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 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 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

2、变规律, 2 2、要运用卫气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 并相辅运用。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 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 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 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 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 为经, 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 换句话说, 以三焦辨证为纲, 以卫气

3、营血辨证为目, 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 确地施治。 3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 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 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 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 1、 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

4、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 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2 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 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 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宏观泛指。 2 2、 对比前后版本的教材, “具体诊断 (如是风温还是春温)对比前后版本的教材, “具体诊断 (如是风温还是春温) - -证型论治” 以及 “诊证型论治” 以及

5、“诊 断(如是温热类还是湿热类温病)断(如是温热类还是湿热类温病)- -证型论治”的思维模式哪一个更好更适合临证型论治”的思维模式哪一个更好更适合临 床,两者是否有矛盾?床,两者是否有矛盾? 3 3、 温病学在现代传染病中的运用是否是温病学现代发展的契机或者潜力所温病学在现代传染病中的运用是否是温病学现代发展的契机或者潜力所 在?在? 当然,温病学是以指导急性外感热病的治疗为最大目标。温病学中虽然对具 有致病性强、传染性强的病型阐述不在最大篇幅,但也包括了对某些传染性疾病 的研究以及治疗。结合包括温病在 SARS 疾病等现代新传染疾病发展过程中体现 出来的作用,是否可以窥见温病学在现代流行病传

6、染病中的运用潜力呢? 二、对温病学教与学的几点建议二、对温病学教与学的几点建议 1 1、要重视对温病源流著述的学习要重视对温病源流著述的学习 只有“崇古远志”才能做到“汲古求新” 。对比伤寒与金匮,前二者教学上将 条文选列并按照条文逐文解说, 而温病学则先阐明温病学的病因病机治病特点辨 证论治以及临床运用,将前人的总结糅合在其中,结合现代发展用现代语言来阐 述,二者各有其特点。但是,个人认为从本学期温病学的学习过程来看,教学上 对于温病学相关条文相关古籍的学习并不放在其重点, 这一方面也间接使同学们 对条文的学习有所忽略。当然,这与本专业的教学时间安排等客观因素也有关。 仅建议教学上同学们也要

7、重视学习温病源流著述,才能更好掌握温病学的内涵。 2 2、在课时压缩的限制下、充分发挥在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在课时压缩的限制下、充分发挥在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 温病学的教材不断更新,其教材内容并不多的那是温病学的内涵却很丰厚, 而课时不断压缩,给教学带来很大限制。 3 3、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以及运用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以及运用 目前同学们能了解到的或者在课堂上认识到的温病学在临床的运用都比较有 限。 虽然老师也竭力为大家介绍很多自己的临床经验,但是在科目或者病种上相 对也比较局限。 故建议在教材或者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 以及运用,以便同学们的学习。 3 后话:感谢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教导与付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