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材料分析题(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417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材料分析题(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思修材料分析题(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思修材料分析题(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思修材料分析题(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思修材料分析题(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修材料分析题(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材料分析题(2020年整理).pdf(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思修材料分析题思修材料分析题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 生活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 超过 1.78 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 1.3 亿人。 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 题,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反响。 下列是有关交通问题的一些调查数 据: 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 其原因的调查 个人反感的不文明开车行为 不文明开车的 原因 斑马线不减速 让行 2156 票 乱停车挡道 1687 票 司机素质普遍 有待提高 2269 票 夜间会车不关 远光灯 2045 票 胡乱鸣笛 1412 票 跟风,随大流 1469 票 “加塞儿”, 并线不打灯 1928 票 司机出口成 “脏” 10

2、76 票 行人不文明导 致司机不文明 757 票 2 雨天不减速水 溅路人 1902 票 抢黄灯 944 票 因车多路堵无 法文明驾驶 464 票 某市交管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的数据 统计 全年查处交通 违章总数 207 万起 比例:100% 其中:机动车 违章 112.2 万起 54.2% 非机动 车违章 80.5 万起 38.9% 行人违 章 14.3 万起 6.9% 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 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 射出某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 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 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回答问题: 3 (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

3、呼 唤,也是法律要求”? (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 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文明礼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文明出行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帮助人的表现,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 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文 明出行也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迫切需 要,体现了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文明出行也是遵纪守法的表现。为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 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 高通行效率,我国制定了道路交通安 全法,该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 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过人行横 道, 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

4、交通 信号的道路上,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 避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 4 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 伤人员;交通警察赶赴事故现场后,应 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对交通事故中的 受伤人员,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抢救,不得 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道 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 直接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良好 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 德,也要靠法律。 所以,文明出行“既 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2) 社会公共生活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要求构建文明的公 共生活秩序。 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 共生活秩序

5、的要求就越高。这就需要我 们从自身做起,运用道德和法律两种基 本手段,来维护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 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5 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 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 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 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践 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参加社会 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 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 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 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 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 织。 第二,要加强法律意识,培养法

6、律 思维方式,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 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 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文明 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1.被告人杨某,男,1994 年 5 月 1 日 生, 中学生。 2009 年 8 月 29 日杨某到同 学家玩,因同学出去了,感到无聊,想 6 找本书看,无意中发现抽屉里的小口径 步枪及子弹数发。由于好奇,随即拿起 枪并装上子弹,恰好这时候他看到楼下 街道上有一青年,便想吓唬他一下。杨 某用枪瞄准他前面的水泥地击发,结果 打中前面的一位老人,经抢救无效而死 亡。杨某后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当地派 出所投案自首。 试问: (1

7、) 杨某应否对自己的行为承 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 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 如何进行处理? (2)杨某行为时的主观罪过是 什么? 1答:(1)杨某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因为根据我国刑法 17 条规定,已满 14 7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对于过失犯罪, 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长或监 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 由政府收容教养。 (2)杨某的行为的主观罪过是疏忽 大意的过失。 2.被告人赵某,女,30 岁,系被害 人孙某的妻子。 因新婚,决定考验妻子是 否忠贞,故谎称要出差十天。第二天晚 上,孙某潜回家中,于是上床睡觉,其 妻以为是歹徒,忙拿起枕边的

8、铁锤朝孙 某头上猛击,孙某当场死亡。事后查明 被告人枕边的锤子是为防备歹徒而准备 的。 试问:(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是否 构成犯罪。 8 (2) 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 2答:(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 犯罪。赵某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 没有罪过,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意 外事件。即主观上既不是故意,也不是 过失。 (2)被告人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被告人赵某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误 认识。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 而被告人误认为是不法侵害,所以赵某 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 赵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 害社会的结果,因而主观上没有故意, 而且赵某的认识错误在那

9、种情况下不可 避免,她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也 没有过失。 9 3、 连续几天的时间里,10 月 13 日下午 发生在佛山南海的小悦悦事情让中国人 心境难宁。这一天,先哲早已大加挞伐、 今人尤有切肤之痛的“国人冷漠症”停 止了最彻底的扮演:面对遭面包车碾轧 的两岁女童小悦悦,在长达近七分钟的 时间里,18 名路人竟然熟视无睹、漠不 关心,直至拾荒的阿姨陈贤妹将小悦悦 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在见惯了老人跌倒无人扶持等类似 场景之后,按说我们对冷漠的承受力是 大大进步了。但小悦悦事情还是激起了 国人普遍的震惊和愤怒,对此有人从利 害关系上分析,扶持倒地者毕竟存在一 定风险,而小悦悦事情中,经

10、过的路人 完全可以经过打电话报警等近乎零本 钱、零风险的方式进行援助。虽然如此 惠而不费,那 18 名路人也不愿意选择, 容忍的底线再低,那 18 名路人必定都没 法经过。 谁应该为此而担任?无非有公民个 体和社会两种指向,比拟起来,指向社 10 会是最容易的一种方法,也自有充足的 理由。由于价值虚无、法纪不彰、道德 底线失守、势力者带头不守规则,我们 这个社会存在全面失范的风险,与这种 风险对立,个体的力气确实难免卑微, 同流合污乃成为最便当的选项。但也正 由于这种方法太过容易,不只使许多应 该遭受谴责的人逃脱了道德惩罚,而且 还常常让他们心安理得,并产生传导作 用,使更多的人一边诅咒道德失

11、范一边 却又主动放弃本人对社会的义务。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会, 小 悦悦事件,你我都不是无辜者 材料 2 “真是太冷漠了,如果有人及时将 他扶起来,老人也不至于惨死!”2010 年 12 月 16 日下午 1 点多,深圳市福田 区益田村,78 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 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 前搀扶。20 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 11 时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额头磕 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已没有了呼吸。 材料 3 杨善洲就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 前照一照, 我们与杨善洲相比差什么?我 以为关键是在两个字上:坚守。一个人 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认准了正确的奋 斗目标,就看能不能咬定青

12、山、不离不 弃,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一条道走到 底?贵在坚守,难在坚守。尤其是在功名 利禄面前,在声色犬马面前,在花花世 界面前,能不能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 寞、 抵得住浮躁?能不能始终笃行共产党 人的庄严承诺,能不能始终恪守人民公 仆的精神高地?就看能不能像杨善洲那 样顽固地、痴迷地“坚守”“一辈子”。 摘自人民日报,杨善洲 的坚守 请回答: 12 (1)小悦悦和“老人跌倒没人扶”事 件中的路人违背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哪些 观点? (2)为什么说“杨善洲就是一面镜 子”?结合杨善洲的事迹说明道德模范的 作用。 (3)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锤炼 个人品德,加强道德修养? 【答案要点】 (1)见死

13、不救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 小悦悦事件反映了部分人道德的缺失, 这违背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推崇 “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传统;违 背了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 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的传统;违背 了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的 传统。见死不救更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的核心,违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反映了部分公民个人品德的沦丧。 (2)“杨善洲就是一面镜子”是说杨 善洲作为道德模范,为我们提高道德品 13 质树立了典范。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 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 步的时代精神。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 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 在群众中提倡的一种导向、一种追

14、求。 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真实、具 体地再现了优秀的道德品质,给人以鲜 活、直观的印象,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 量的理解与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 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榜样的力量是 无穷的,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带给 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对社 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 用。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 到提高个人品德上,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贯穿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建设的始终。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 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 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锤炼个人品 德首先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 14 有效的道德

15、修养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发 展的需要和当代人道德修养的实践经 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道 德修养。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向 道德模范学习。 3、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 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 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 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 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这种精神,寄托 着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倾注了对中 华大地的兹兹之念,凝聚了对国家富强 的殷殷之望。国家强盛,百姓幸福,这 是爱国主义最为朴素的价值指向,也是 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重磅阅读 从这个目标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结束 了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 灾难深重的局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15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 路, 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这场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 革,奏响了爱国主义最为雄浑激荡的伟 大乐章。 从这个目标看,新中国成立 60 年特 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社会取得了 巨大进步,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 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 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 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6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的伟 大成就,本身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