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答题技巧(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294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答题技巧(2020年整理).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中考政治答题技巧 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 2.是什么 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 么)。 3.“为什么”的别名 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4.怎么办 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5.国家怎么办 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6.青少年怎么办 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

2、 等)。 7.怎么办的别名: 出主义+建议+办法+启示。 8.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9.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 式 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10评价问题: 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 2 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11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 在关键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 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 结合材料分析 回归提问得出结论 表态(青少年的做法) 12实践题 班会: 主题

3、,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 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 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 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 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 答题方法答题方法 1、书本知识掌握运用 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 2、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 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 3、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 解题方法: 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 XX、反映了 XX、符合了 XX B、分析

4、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 C、解决问题(怎么做)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 具体是: 3 A、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 B、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C、学校、家庭上如何做好教育、榜样、示范; D、个人上如何提高认识、意识,形成习惯、落实行为; 特别提示: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中必须根据材料扣准题意作答 4、关于“图标、表格”类题型 解题方法: 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 二是横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 三是纵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 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5、漫画、图画要

5、抓两点 一是这个图式的名称是什么? 二是图式的构成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 解题方法: 看标题; 看文字; 看画面。 6、 建议型题目 常见问法: 针对某事或某现象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解题方法: 国家、政府应该 (政策,法律、制度等) 4 针对我们身边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社会、学校应该(风气、氛围、教育、培养人才) 家长、青少年应该 (监督、引导、学习、理想等) 7、意义、作用型题目 有助于(有利于 是的需要是的必然要求) 8、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1)(思想上)树立 XX 方面意识,增强 XX 方面观念,提高 XX 方面的是非判别能力 2)(行动上) 在学习上, 我们应该 XX ;

6、 在生活上, 我们应该 XX; 在工作上, 我们应该 XX 3)(影响他人上)勇于批评指正 XX 等不良行为,坚决与 XX 作斗争, 9、“评析”“评价”型题目专项练习 解题方法: 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判断(对、错或不全面)(即是什么);其次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一 些法律规定,或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即为什么), 最后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即怎样做) 答题思路答题思路 说明:以下所总结的答题思路步骤仅为一般规律,在考试组织答案是要根据材料并视题目分 值选择思路中的所有步骤或其中几个步骤。 1、直接式设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

7、?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2、 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 么?”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5 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 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 什么反映了什么。 基本思路:现象本质 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 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怎样做) 3、启示(告诉道理、体现了哪些观点)、警示等 基本思路: 这类题目

8、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谈谈你的体会”,或“这件事对你有什 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是: 启示是从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经验、教训,而警示则侧重于从反方面行为中认识其危害 并应吸取的教训,其语言表述多为“应该”,有部分题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 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或摒弃坏的(针对材料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应怎么做?)。 4、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感悟、感想、体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问题的认识(理 解)”,或“谈谈为什么要怎样”等,重点

9、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 深度。 这类题目解答对策是: 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结 合课本内容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6 (即“怎么做”)。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联系教材, 思维要发散,角度要多样。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下思路具体怎么展开,应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不宜生搬硬套。 是什么现象+本质(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为什么原因+意义 怎样做分清角度;国家、社会、公民、经济活动参与者、青少年(要点的组织视 分值的多少而定) 5、谈作

10、用、影响、意义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基本思路: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 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 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 些题目作答时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及从现实意义角度考虑。这类题目可以套 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 等。 6、简要说明这样做的道理?为什么要样做(说)?(理由) 解题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

11、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等,有时也要 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 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一般答题时侧重于为什么) 7 是什么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多用于进行设问转移) 为什么原因意义或不这样做的危害 7、怎样解决问题、避免现象或提出对策、为提议? 基本思路: 首先要明确所提建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分清对象(即给谁提合理化建议,由谁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青 少年(个人) 怎样解决?注意建议的角度(如:国家、政府、社会、公搑个人,或政治、经济、文 化,或教育、道德、法

12、律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8、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步骤: 1.找准行为 2.行为定性(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3.寻找依据(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正确行为-符合哪些法律、原则、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4.后果(正确行为-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行为-危害) 5.应该怎样做 单个人物(或一类人物)单一行为评析。 单个人物(多种行为)或多个人物(多种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侧重是什么、为什么。 步骤: A、仔细阅读题干,找准、找全行为和人物。 B、针对每种行为进行具体行为定性,说明依据点到为止。 8 9、青

13、少年应怎么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作为中学生,面对某某问题你应该怎么办(怎么做),”或“你怎 样用实际行动来应对某某问题”或“你打算怎样去做”等。解答此类题目应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上树立什么理想(或观念,或意识或精神); 二是在行动上具体有哪些做法。 下面为几种常见的模式: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观念(意识)行动(宣传+具体行动)(一般针对某一领域的建设,如环保、诚信、 节约型社会等说明怎样做时,可用此思路) 树立远大理想, 正确树立成才目标, 肩负历史使命;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和发扬 精神(艰苦奋斗、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等),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增强体质, 磨砺意志,将来为(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家乡、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