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成长(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284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满分作文——成长(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满分作文——成长(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满分作文——成长(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满分作文——成长(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满分作文——成长(2020年整理).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一人生际遇既有顺境,也有逆 境,激励 与挫折,成功与失败,都能促人成长。请你根据亲身体验将 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 学校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题目:我在_中成长 一一 我在逆境中成长 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在逆境中, 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要多考虑怎样克服困难。彼得逊说过:“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 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

2、经得起逆境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古今中外 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过来的。失聪的贝多芬,艰难跋涉于荆 棘丛生的黑白键上,用手指重重地扣响了神圣的命运之门,挥洒出一部音乐家顽强与厄 运抗争的辉煌乐章。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 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因此,逆境是强者攀登高峰的垫脚 石,是弱者走向毁灭的万丈深渊。 无须赞美逆境, 无须企盼逆境, 但必须正视逆境, 一旦身处逆境, 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有恒心,有勇气,有毅力,有实干精神,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要想到会峰回路转,柳暗花 明。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

3、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人。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 境。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七十 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到临终的一天还不忘做科研记录。他们战胜了多少 艰难困苦! 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该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体现出来,许多先进人物都为我 们做出了表率与说明。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让我们学会坚强,学会抗争,用 奋斗走出逆境,这将会成为我们巨大的财富。我很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人的生 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

4、丽的浪花。” 二二 我在读书中成长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 在灿烂的阳光中,在膝上摊开一本书,闻着薄薄的纸上散发出的淡淡的油墨的清香,旁 边放上一杯水,听风吹开书页的美妙声音。妈妈为了熏陶我爱读书的品性,在家的墙壁上安 装了一个红色的小书架,我总是站在前面,仰着头看那些花花绿绿的小册子,我知道,对书 的喜爱,从那时起,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无论是厚重肃穆的字典、精巧感人的小说、空灵芳馨的散文集,抑或是精辟真挚的小故 事,他们或让我了解了人生的至真至纯,或使我懂得了世界的广大、知识的无限,但对我影 响最深的还是一本叫做再试一次的书。 我的物理一向不好,无论我怎么认真听讲,努力做题,成绩永远是在

5、80 分上下晃悠。 来回考了几次成绩都无太大变化, 我有点心灰意冷地想放弃努力。 看到我不思进取想后退的 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妈妈没有多言语些什么。只是在我生日时,送给我一本书,名字叫再 2 试一次 。 这是一本并不起眼的书,淡蓝色的封皮,淡雅而普通。讲的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商海 中艰苦创业,摸爬滚打,失败了许多次最终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情节并不时髦,甚至有些 俗套,但是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当你失败了许多次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因为如果此 时失去成功的信念,之前的失败就白费了,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对你的考验,多一次失败你 就离成功又进了一步,再试一次,或许你就成功了。”这本书,告诉了我短短的两句

6、话,却 又是一个对我影响深远的道理。我了解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学习中,每当我失败 后伤心沮丧时,我就会想起这本再试一次我总是在心里对自己说“再试一次,我就会成 功”,终于,我的物理成绩一跃排在了班中的前几名。面对着我的进步,我笑了,妈妈笑了, 我觉得那本书,也笑了。 其实我真的应该感谢书, 书不仅给了我许多有形的知识, 更给我注入了许多无形的力量, 教给了我许多深刻的道理,为我人生的航程指明了方向。 三三 那棵槐杨伴我成长 不知从何时起后门外就长有一棵高大的槐杨树。 记忆中它伴随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那棵树伴我度过了幼儿时代。我还隐约记得当年在树下嬉戏的情景。它的种子是那么奇特。

7、我天真地称它为“馄饨”还问妈妈它们长大了是否就变成咱们所吃的那种了。就这样我怀着 好奇心成长着。 几度叶落,我上小学了。记忆中在树下度过了最欢乐的日子。躲在一旁干涸的水渠里捡 些枯枝败叶我们学会了烤红薯烟熏得伙伴们流下了眼泪。 我便会躲到它的身后因为我知道躲 在它身后就不会流泪了。于是它像一位慈善忠厚的长者伴我度过了欢乐的少年。 几次抽芽,我步入了初中。烦恼随着日子的流逝而萌芽,她便成了我的一位无话不说的 朋友。也许这跟她的年龄不相称,可我仍喜欢这样比喻。当我因失败而快要灰心时,看着她 用种子传递的心声,我明白了:我决不能放弃;当我为挫折而感到痛苦时,看着她笔直的身 躯,望者她饱经风霜的脸,触

8、着她爬满沟壑的皮肤,我懂了:眼前的这点困难算什么;当我 为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时,站在树下,仰视着她,顿时感到:自己错得是多么离谱。 春日里,那棵槐杨缀满了我的视野,它用它的嫩芽告诉我要努力奋斗;夏日里,它用它 浓密的树冠给我撒下一份份请凉,让我明白了人活着要学会奉献;秋日里,她用它挂满枝头 的果实告诉我,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冬日里,它又用它特有的方式启迪我,人还得学会忍 耐与等待。 原以为可以永远拥有这份情,不断聆听她的叮咛;原以为可有一天,当我放学回家 时, 却不见了往日的那片绿, 不闻了昔日的那鸟鸣。 只有那依旧粗壮的树桩悲壮地立在那儿。 我才知道树主已把她卖了;我这才记起她并不为我所有

9、。数着那一圈圈的年轮,心如刀割, 眼已模糊,泪已朦胧。 纵然伤痛,纵然悲哀,纵然无奈纵然您教会我如何面对这些;可您并未教会我如何 面对失去您的痛苦呀。纵然您已经不在,可您的根枝却早已在扎我心中。 那棵槐杨,将继续伴我成长。 四四 我们在成长 每一缕星光都闪烁着如歌的往事, 每一个清晨都预示着无限的启迪。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 3 口, 我回头望一路上的点点滴滴, 如同沙滩上的脚印, 真真实实地刻在心头, 时刻提醒着我: 我们在成长。 站在成人门槛外, 眼前身后或许仍然是一张张稚嫩的脸。 年轻而明亮的眼睛, 透露出那么一丝愤世嫉俗;寂寞的笑容里潜藏着淡淡的忧伤。也许成长就是这样,忧伤和着 欢喜、失落

10、和着欣慰、喧哗和着宁静。 曾经五味的日子,在回忆的画面里,已酿成芬芳。 每当夜幕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而来, 白昼的繁荣和喧闹渐渐销声匿迹, 在朦胧和宁静的夜晚, 我常常陷入无边的回忆之中。在回忆中,那曾经许下的愿望与美丽的诺;那执著的坚持与不 懈的努力、都化为幸福的叶片,被我精心收藏。 在成长的路上往往是孤独的, 要学会在没有别人喝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加油。 不用畏惧, 不用担心,勇敢、坦然地面对成长中遇到的一切;给自己鼓励、给自己信念、给自己快乐。 在成长的旅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从容地经历,平静地感知,勇敢地面对。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若成长是一篇著作, 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

11、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我也曾在一棵树下安静 地休憩过,凝神思考着自己在寻找什么;我也曾在松手的一瞬间被甩出老远,需要花费更多的 时间站在原来的起点上重新开始; 我也曾孤单一人夜行百里, 来到这个荒岛打算过远离人世 纷杂的日子但从始至终我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我一直都不曾放弃。 为了寻找儿时的梦想,再次整装出发; 为站回原来的起点, 毫不顾虑外界的讥讽与嘲笑, 艰难地向前爬;为赎回自己出卖的灵魂,找回内心的那一份感动,努力着为这个生命, 用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就在我快要放弃时,桑地亚哥这句“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 的” ,退缩将不再是理由;就在我快要放弃时,

12、拿破仑这句“在我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难 这个字” ,困难将不再是借口。 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跌倒, 又不断地爬起。 失败的人会说: “老 天没有给我机遇” ;成功的人会说: “上帝把我从门里踢出来,我再想办法从窗子爬进去。 ” 这就是一种成长。 是的,成长记录着痛苦,也镌刻下欢乐;成长承载着汗水,也衬托出努力。沿着成长的 足迹,一次次、我们追随星光梦影,迎向成熟,走向未来。 成长是一种痛, 但我不愿让它留下伤痕。 成长是一种蜕变, 经历了磨难才能破茧而出。 成长之路可能是灰暗无光的,如同收拢华美翅羽的孔雀,但不能放弃期待,因为快乐可能就 在那里等待。千帆过尽,总会有雪白的海浪载你去彼岸的快乐之岛。成长之路可能是荆棘丛 生的,但至少我们一直都在路上,感受着生命里的单纯与温柔。 终有一天,等我们都变成了老头、老太婆,还会记起青春的长虹与此时此刻最美丽的微 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