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合格考高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1)(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271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0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合格考高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1)(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市合格考高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1)(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市合格考高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1)(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市合格考高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1)(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市合格考高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1)(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合格考高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1)(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合格考高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1)(2020年整理).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第二学期基础知识复习资料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第二学期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班 级:_;姓 名:_;学 号:_ 第五篇 人口 专题 16 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单位: ) 2、世界人口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思考:两类国家主要位于人口发展模式的哪个阶段?) 时期时期 出生率出生率 死亡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自然增长率率 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人口规模及发展趋势 工业化以前工业化以前 高 高 低 规模 小 ,增长 慢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初期 高 降低 升高 规模 扩大 ,增长 迅速 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中后期

2、降低 低 下降 规模 趋稳 ,规模 减缓 后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 低 低 低 规模 最大 ,稳定或下降 3、人口构成人口构成包括人口的 年龄 构成、性别构成、 职业 构成和 文化 构成等方面。其中,衡量 人口性别构成的主要指标是 人口性别比 , 即指某一人口中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如人口性别比为 103,则表示 100 名女性对应 103 名男性 。 4、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是一种形象、直观地同时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 年龄 构成和 性别 构成的 图像。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金字塔为 增长 型,发达国家为 稳定 型或 缩减 型。 (读图训练:在人口金字塔图内读取某国或某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

3、和性别构成数据)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其政策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主要人口问题主要人口问题 1、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 2、出生率高,人口自然增长快 1、老龄化 2、人口负增长,总人口数持续减少 引发的社会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 就业、教育、医疗、资源、环境 等压力大,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 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生活水平 下降 劳动力短缺, 社会赡养费用上升, 财政 压力增大, 青壮年负担加重; 社会需求 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人口政策或措施人口政策或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 鼓励生育或接纳移民,推迟退休 典型国家举例典型国家举例 也门等 德国等 2 6、我国人口

4、的基本国情基本国情: 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较弱 。 7、我国的人口政策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 8、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1)人口 基数大 ,每年净增人口多; (2) 人口素质 有待提高,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3) 人口老龄化 问题日趋严重; (4)人口 流动 带来的社会问题。 专题 16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1、人口分布与迁移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三种趋势:一是向 平原 集中,二是向 沿海 集中, 三是向 城市 集中。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 温带、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地形条件 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区 水资源 沿河、沿湖

5、地区 社会经济条件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 历史原因 开发时间早,人口较多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思考: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稀疏区又在哪里?) 分布分布 地域范围地域范围 东亚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 南亚 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东部 西欧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 北美东部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造成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湿热、干旱、寒冷、高寒。 4、 我国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特征是 东南多, 西北少 , 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 黑河腾冲线 (胡 焕庸线) 。 (比较:人口分界线两侧的气候、地形、农业生产方式等差异) 5、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有 劳务迁

6、移 、 难民迁移 、 智力迁移 等。 (分析:劳务迁移引起的人 口流动对迁出地和迁出地分别有何影响?智力迁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有何影响?) 6、目前,吸收移民最多和地区是 美国 、 德国 、 加拿大 和西欧。 中国 、 墨西哥 、 印度 和菲律宾是人口主要的移出国。 (思考原因) 7、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 自然资源与环境 、 科学技术水平 、 地区开放程度 和 人均消 费水平 。 (思考:人口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呈什么关系) 第六篇 城市 专题 19 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的基本特征: 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 ; 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 2、城市

7、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有 商业用地 、 居住用地 、 工业用地 和 农业用地 。影响地价 的主要因素是 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 和 交通的便捷程度 。 3 3、除了城市公共事业用地必须在确定的位置外,土地属于哪种使用方式,取决于这种使用方式 所能产生的 效益 和 地租支付能力 。 (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圆结构图,并解释:为什么城 市中心多为商业用地?为什么不能布局农业用地?) 4、城市主要功能区有 商业区 、 居住区 、 工业区 、 文教区 、 风景区 。 (结合题目训练) 专题 20 城市体系与城市群 1、世界三大城市: 纽约 、 东京 、伦敦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举例) : 巴黎 、 香港 、

8、 新 加坡 等。 2、我国的城市体系 我国城市体系 城市举例 1、 全国中心 城市 北京、上海 2、 跨省区的区域中心 城市 广州、武汉、重庆等 3、 省会城市 和 省区主要 城市 济南、青岛等 4、 省内区域中心 城市 宁波、苏州等 5、 县级中心 城市 昆山、江阴等 6、县以下 中心镇 周庄、朱家角等 3、城市群具备三大特征三大特征:一是具有一定数量、高度密集、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城市;二是以 一个或若干个特大城市 为核心;三是城市之间存在着 内在联系 。 4、城市群形成条件:一是优越的 地理位置 和适宜的 自然条件 ;二是社会经济 发达 、人口 密集 ;三是 交通通讯 发达,对外联系便捷

9、。 5、 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 以 纽约 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 北 美五大湖沿岸 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 日本太平洋沿岸 城市群、以 伦敦 为中心的英国城市 群、以巴黎为中心的 欧洲西北部 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 中国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专题 21 城市化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2、当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世界城市 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考试时,结合具体图表资料回答城市化特点)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考试时,结合具体图表资

10、料回答城市化差异) 国家类型国家类型 城市化起步城市化起步 现阶段城市化水平现阶段城市化水平 现阶段城市化速度现阶段城市化速度 发达国家 早 高 慢 发展中国家 晚 低 快 4、 郊区化是 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 ; 逆城市化是 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 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 (绘制郊区化和逆城市化过程示意图,比较学习,并思考:逆城市化的表 现是什么?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有哪些?) 5、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和社会问题等。 (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 解决措施) 第七篇 产业区位与分布 4 专题 22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重点:学

11、会从这些因素出发,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条件 ) 自然因素:气候( 热量 、 水分 ) 、 地形 、 土壤 ; 社会经济因素: 科技 、 市场 、 交通 、劳动力(质量和 数量 ) 、 政策 等。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 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条件 农业生产特点 水田农业 东亚、南亚、东南亚。我 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的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季风 气候区, 雨热同季 ,水分、 热量资源丰富;以 平原、丘 陵低山 地形为主;人口稠 密,劳动力 丰富 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 水稻 ,生产规模 小 ,产品商品率 比较低 , 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 较 低 ,精耕细作

12、,劳动力 集约化 程 度较高,单位面积产量 较高 旱作农业 中亚、南亚、非洲、拉丁 美洲的干旱、半干旱和半 湿润地区。 我国主要在 秦 岭淮河以北 地区 多数地区年降水量虽超过 250 毫米,但水资源并不丰 富;人口密度一般比水田地 区低,生产力水平不高 农作物以 玉米 、 高粱、 小麦、 棉花、 花生为主,该类型分布地区多为 发 展中国家 ,采用传统耕作方法,生 产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 牧场畜牧业 美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阿根廷(填南美洲国家) 等国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有优 良天然草场;地广人稀 实行围栏放牧, 经营规模大, 专业化 和商品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 游牧畜牧业 北非

13、、西亚、中亚及非洲 南部一些地区。我国内蒙 古、新疆、青海、西藏四 大牧区 降水量少于 250 毫米,天然 植被为草原、荒漠;人口稀 少;生产力水平低 游牧畜牧业为主。 各地的牲畜种类与 气候有关 高度发达的 商品化混合 农业 北美东部、 西欧 和中欧、 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 部;我国东北地区 处于温带、亚热带地区,水 热条件较好; 地形多为平原, 土壤肥沃;生产力水平高, 经济发达 农业规模 大 , 现代 化、 专业化, 商品 化程度高,多数地区实行农牧 结合, 主要作物是麦类和玉米。 国际 市场上的粮食主要由该农业地域类 型所在的国家提供 地中海型农 业 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 沿岸以及南

14、北美洲西海岸 的地中海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夏季 炎热干 燥,冬季 温和湿润 种植业以小麦、 大麦等越冬作物占绝 对优势;葡萄、柑橘、 油橄榄 等种 植广泛; 生产规模小, 机械化程度低 热带种植园 农业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一 些热带地区。我国分布在 海南 省及广东、 云南省的 部分地区 热带气候,生产力水平低, 劳动力较多 以 种植园 或以 农场 为主, 专门生 产一种或几种热带经济作物, 商品 化 程度高 专题 23 工业区位与工业区 5 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资源 、 环境 、 交通运输 、 市场 、 劳动力 、 科学技 术 、 集聚 和 土地价格 等。 (重点:学会从这些因

15、素出发,分析某地的工业区位条件 ) 2、不同生产特点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 工业类型工业类型 主导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 部门举例部门举例 原料主导型工业 运输 原料 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 减轻) ,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易变质) 等。 所以工业布局主要考虑接近 原料地 甜菜、甘蔗制糖业,水果、 水产品加工业等 市场主导型工业 运输 产品 成本较高(体积减小不多或有增 加)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 等) 。所以工业布局主要考虑接近消费市场 家具厂、印刷厂、啤酒厂、 石油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 能源主导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所以工业布局主要考虑接近 能源生产地 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 业 劳动力主导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 劳动力 。所以工业布局主要 考虑接近具有大量 廉价劳动力 的地区 普通服装业、电子装配业、 纺织业、制鞋业等 技术主导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 所以工业布局主要考虑接近 高 等教育和科技发达 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 密仪表制造业等 3、 劳动密集型工业 区位趋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资源密集型工业 区位受资源条件的束 缚有所减弱, 技术密集型工业 区位要考虑知识、技术、集聚等区位因素。 (除此以外,还有 资 金密集型 工业) 4、世界主要工业区: 北美 工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